未来虚无主义是什么
未来,是许多人都向往都考虑的话题。
当下决定未来,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但是,这个未来,究竟是未来到什么时候,以及如何定义?
对于每个人来说,各自的未来是不一样的。
未来按照时间单位来说,分为年月日;而按照人生的标准来说,分为立刻(一年),近期(五年),长期(十年以上),和半永久(死后直至人类文明),永久(不论变动)。
而未来虚无主义建立在后一种上面。
简单来说,未来虚无主义指的是,你所做的一切,几乎没有意义。
在我们看来,人生死没死分几个标准:肉体,知名度,劳动价值,精神。
能够传承的无非这四个东西。
其中,一般来说肉体的保质期是最短的,其次是知名度,再是劳动价值,最后精神。
因为一般创造出什么技术或者做出贡献都能被扯到精神。
说几个比较出名的,比如大庆油田、居里夫人、 甚至火之意志。
实际上,即便是精神的传承,也是根据时代需要来决定的,并不是说这个精神想要传承就能被传承下来。
要么是统治阶级需要这个精神,要么是统治阶级需要被统治阶级有这个精神。
而如果需要又没有现成精神的情况,那么这种精神就会被造出来,取代之前的精神。
举个例子,封建社会的精神是吃苦耐劳,资本社会的精神是消费主义。
然后讲讲肉体。
肉体的传承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肉体延续,一部分是肉体保鲜。
延续的部分,就是传承。
封建宗法制是真理,毕竟延续到今天的活人,哪怕是穷人,基本上祖先都是从远古时期一直阔到近十代内,要不早就被淘汰了。
也就是说,即便是未来的穷人,他们的活在今天的祖先也是富人,因为穷人是由富人的一部分后代阶级跌落造成的,而不是代代相传的。
在这个基础上,富人也会通过找合适的对象以及利用一些基因手段改善子代的基因,让子代颜值、智商、健康等方面更完美。
但全改是不可能,因为全改涉及到几个问题 :
1.技术能否实现
2.全改了之后,相当于直接创新了一个人,自己除了投钱资助科学家没有额外参与感,甚至参与感最大的是科学家,而自己还得把家产给这个科研产物。
所以富人也会尽可能地改到合适就好,让自己基因的参与感能多一些。
但是子代也这么想,但由于本身子代已经比较完美了,因此他认为上一代富人那些不好的也可以改掉,这样还是能保留大部分自己的基因。
三四代过后基本这个富人的后代基因已经和他本人没什么关系了。
接着说说肉体。
肉体也和技术挂钩,但区别在于你是否还是你?
肉体的保鲜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直接克隆拿克隆器官替换原有器官,另一方面是拿机械器官辅助或替代原有器官。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到最后富人的全身都会被换一遍,而意识又是依赖于物质而存在的,也就是说,富人到最后本质上还是给自己造了一个克隆人,而本身的存在可能已经随着脑部或是身体的替换淘汰了。
并且,因为肉体占据空间大,而且难以修复,难以高效处理信息,接入信息系统也是十分必要的。
甚至再久远一点,当身体的大部分都被替换为机械后,反而可能会有一种机械才是主体的错觉,进而完全淘汰肉体。
而在知名度方面,也不乏留存的想法。
有些人想要流芳千古,这将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个问题:
你需要通过创造什么价值流芳千古?
因为群体是在不断变化的,利益诉求也会变动,你所创造的价值并不适用于每一个群体,甚至你以一个完全伟光正的形象出现时,你仍然会遇见两种声音:
1.道貌岸然,假仁义
2.有缺陷的人才是人,人不应该被套上桎梏
而另一部分人,则直接选择遗臭万年。
但即便是想要臭名昭著,也要考虑你惹出的事够不够大,以及当局需不需要把你当典型。
很多时候,上位者极有可能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成功的,自然更不可能大肆宣传。
更不要说随着社会进步,价值观也天差地别。
再说说劳动价值。
劳动价值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首先被淘汰的就是体力劳动。
因为体力劳动可以通过各种器械取代。
而在脑力劳动方面,随着除了具体的理论,其他方面很难能够为未来创造收益。
并且因为信息的指数级增长,储存空间会变得更加珍贵。
到那个时候,更多的是收录使用方法,信息都是直接调用的。
直接调用的信息,也大部分都是有实际用处,能够创造收益的信息。
这个时候,脑力劳动的主要价值不在于解决需求,而在于提出需求,结合AI和数据库提供指导方向。
在理论的正确性方面同样存疑。
很多理论其实认识并不是很全面,只是基于现有理论的一种假想推理,并没有经过充分的实践证明。
也就是说,现阶段认为正确的知识,到未来可能被否定。
以上这些还是建立在人类文明能在宇宙中笑到最后情况下。
谁也不敢保证外星文明或者单纯的宇宙灾害不会毁灭人类形成的文明。
如同病毒、核武,以至于近期的核废水事件,人类甚至可能亲手掐灭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