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淞滨印象l苏州河沿岸优秀历史建筑调查-11上海亚洲文会大楼

2023-03-08 14:42 作者:淞滨印象  | 我要投稿

上海亚洲文会大楼位于虎丘路20号,是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于1931年—1932年建造的一幢5层大楼,被列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立即删除

0历史沿革

19世纪30年代的亚洲文会大楼,是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的所在地。该机构由寓沪英美外侨裨治文、艾约瑟、卫三畏、雒魏林等人组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西文化交流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得以积累下来的两万多件自然标本、六七千件历史文物和艺术藏品,为今日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贡献了原初的典藏。一万四千多册中西文藏书并入徐家汇藏书楼,为上海图书馆贡献了业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立即删除

在很长一段时间,亚洲文会大楼与当时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法国吉美博物馆等国际重要的博物馆建立了藏品和业务合作关系,成为当时最大的东方学术研究中心,也是上海知名的“公共文化”教育机构。

0建筑风格

原初的亚洲文会大楼由上海著名的公和洋行设计,1933年建成。其为六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布置呈长方形,立面整体上属于当时西方世界流行的装饰艺术派风格,垂直构图,强调竖向线条,正面向西,入口为券门,两侧对称的八卦窗,一对石狮神态威武。二层为石质栏杆,顶部、阳台和铁门采用中国传统图案进行装饰,体现出浓厚的中西融合特色。大楼面积仅2300平米,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西侧为装饰艺术风格的楼梯间,东侧一至四层是功能不同的大厅,五层以回廊形式与四层形成共享空间,室内装饰手法朴素,但细部处理细腻,建筑用料考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立即删除

0现状

如今近一个世纪过去,亚洲文会大楼有了“新身份”——上海外滩美术馆,作为“原身份”的另一种延续。今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外滩美术馆,没有刻意恢复已经无法百分之百考证的历史原貌,却在最大程度保持历史建筑的精神和满足现代建筑的功能上取得了平衡。设计者在这幢建筑主体立面上均以大楼建成时的原貌为依据进行修缮。和“洛克外滩源”的其他十栋历史建筑一样,对于大部分未涉及构造安全的立面只进行了专业清洗,保留了建筑不可替代的岁月美。不得不替换的区域则进行换砖处理。修缮后的整个街区建筑和谐且统一,既重现了历史风貌,又焕然一新。大楼室内的更新则相对复杂,原建筑各层大厅已被全部拆空,装修几乎荡然无存。但主楼梯间明显的装饰艺术元素和设计风格,二层大厅里井字梁的天花,带有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建筑特色的钢窗和简洁完美的空间比例,仍让人可窥见当年大楼的风华。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立即删除


淞滨印象l苏州河沿岸优秀历史建筑调查-11上海亚洲文会大楼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