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又做了反思与检讨!?3分钟全是干货

万科致歉了。在昨天(3 月 31 日)的业绩会上,万科是这么道歉的:「2021 年业绩表现让股东失望了,向 52 万名万科股东表示诚挚的歉意。」
致歉的原因是:净利润率下降了。这让万科紧张得直冒汗。这真是令人尴尬的场面:还没看到任何一家爆雷房企公开道歉,还健康活着(只是活得不如以前舒坦)的万科,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道歉了。
两条反思

当然,道歉没有什么大用处,关键是看怎么反思与检讨。在今天业绩会上,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是这么检讨的——
●反思与检讨一:管理方面,万科过去一直是采用充分授权、分布式的特点,造成了离散度大的问题
在市场非常好的时候,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迅速抓住市场机会;但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型复杂项目越来越多,单一城市公司和单一区域不具备完整能力,这就会表现出参差不齐和离散度大的问题,部分项目不及预期,拉低了整体表现。
●反思与检讨二:业务方面,多赛道同时探索的成本比预想更大,对过往业绩产生影响
2014 年,万科开始进行转型探索,尝试的赛道较多。以万科的规模体量,只有一两条赛道,不足以支持可持续发展。多赛道同时探索所面临的难度和付出的成本,超出最初的预估。过去开发业务增长速度快,承担了有关成本;市场环境变化之后,这些学费对业绩的影响就显露出来。
复盘和封装

为什么要关注万科的反思与检讨?首先是万科在房地产行业掌握着最大的话语权,更重要的是:万科的反思与检讨同样适用于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几乎所有房企。
特别是第一条反思,几乎是房地产业的管理通病。什么叫「离散度大」?什么叫「参差不齐」?还是以万科为例:很多人会有这种感受,这个城市的万科跟那个城市的万科怎么感觉是两个万科啊。
怎么解决问题?万科是这么说的:「以开发经营本部为主导,推进集团「一盘棋」建设,解决能力分散、操盘表现不稳定的问题。」
「开发经营本部」是啥机构?你可以简单地把它理解为万科的地产总部。这个部门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对每一个项目进行产品管控与绩效管控。
从产品管控的角度看,把一两个项目做好,是相对容易的;但如果要把所有项目都做好,这是非常艰难的,这需要极其强大的能力输出标准。万科是有不少做得非常好的项目,但这些项目的成熟经验处于离散状态,没有被锻造成为整个万科集团的标准。
「开发经营本部」的其中一个任务就是「封装」这些成熟经验,使之成为标准。正如开发经营本部的负责人张海在他的 2021 年新年致辞中所写:「优点如果没有经过复盘和封装就不能转化为优势,宝贵的经历就会白白流失。」
从绩效管控的角度看,万科现在的做法是对整个集团 1413 个项目按照难度和竞争烈度分为 8 个等级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每个项目都有自己唯一的代码和多个关键的控制点,一个控制点如果不能达标,就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
无论是产品管控,还是绩效管控,都需要「中央集权」。显然,万科正在加强「中央集权」。我们以前批评万科说需要加强「中央集权」,很多朋友说你能不能不要说得这么赤裸裸啊。现在好了,万科自己找到了更文雅的表达:「推进集团『一盘棋』建设」
适用于整个房地产行业
万科公开致歉了,万科也公开反思了。但我们要说的是:这一切,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整个房地产行业都需要公开反思。
当然,你也可以不用像我们这么严肃。你也可以一笑而过:哈哈哈哈哈哈,万科致歉了,万科在做检讨了……
文|刘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