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和弦和写文章一样:切莫为了堆砌华丽的词藻而忘了好好说话
贝多芬320、配和弦和写文章一样:切莫为了堆砌华丽的词藻而忘了好好说话

有什么比较好的和弦进行?——网友提问
…和:见《牛顿35》…
(…《牛顿》:小说名…)
…弦:见《牛顿44》…
…和弦:见《贝多芬109~152》…
…进、行、进行,和弦进行:见《贝多芬222~302》…

…
Rax Xu(编辑于2018-03-11 15:41,54 人赞同了该回答):
楼上的一些答案我认为已经说得很好,
…楼上的一些答案:见《贝多芬301~319》…
以至于我只能补充一些内容。
…内、容、内容:见《欧几里得66》…
(…《欧几里得》:小说名…)
事实上,
…事、实、事实:见《欧几里得6、7》…
我们很难列举出什么样的和声(两个以上不同乐音混合在一起,就构成和音)进行是好的。
因为它永远都只是音乐的一部分,
…音、乐、音乐:见《欧几里得146、147》…
对于流行歌曲来说,「一段相对简单平庸的和声进行、但是贴切旋律」永远比「一段相对复杂的和声进行 却旋律不通畅」强。
…相、对、相对:见《欧几里得69》…
…简、单、简单:见《伽利略13》…
(…《牛顿》:小说名…)
…旋、律、旋律:见《贝多芬71》…
…复、杂、复杂:见《欧几里得133》…
其实这跟写文章一样,
切莫为了堆砌(qì)华丽的词藻 而忘却了好好说话。
所以我们只能列举出「常用的和声进行」,却不能总结出「好的和声进行」。
…总、结、总结:见《欧几里得86》…
「常用的和声进行」有几个特征,保证了它能成为万能公式(比如对“主—下属—属”的功能循环规律高度遵守,
有些又有连续的上四、下五度进行等等)。
…特、征、特征:见《欧几里得32》…
…公:见《欧几里得1》…
…式、公式:见《欧几里得132》…
[
不同级数的和弦,有不同的功能。
打个比方,就像你上学的时候,班里有学习委员,有体育委员,有文艺委员。
一级和弦,叫主和弦;
五级和弦,叫属和弦;
四级和弦,叫下属和弦;
放在C大调里,主和弦就是C和弦,属和弦是G,下属和弦是F。
其他的二、三、六、七级和弦,有的跟属和弦关系近,有的跟下属和弦关系近,我们把它划进属功能组、和下属功能组,
具体来说,二、四、六级和弦,都是下属功能组,而三、五、七级和弦,是属功能组。
而在一首歌里,和弦进行一般是按照功能组来循环的。
——见《贝多芬225》

传统的音乐作品,总是从稳定主功能趋向于不稳定功能,然后引向更不稳定的功能,最后回到稳定的功能,从而形成 T — S — D — T 的和声进行的基本逻辑。
——《贝多芬231》
两音之间音频比数越单纯,两音越协和,反之 两音越不协和。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更直观,我们对这种音关系,采用“音程”的概念来描述。
比如同度(一度)音程上两音的频比关系为1:1;
八度音程上两音的频比关系2:1;
五度音程上两音的频比关系3:2;
四度音程上两音频比4:3。
这些音程上的两音,都属于“完全协和的音关系”,所以,称这些音程为“纯音程”。
——《贝多芬109》
]











“多注重和声节奏的变化,在大的调性框架下设计和弦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请看下集《贝多芬321、华语流行音乐缺乏的东西是什么?》”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
欢迎关注哔哩号“中国崛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