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杂谈】为什么腾讯游戏又坑又赚钱?
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
赚钱的游戏是腾讯众多游戏中的一部分。
坑钱的游戏也是腾讯众多游戏的一部分。
二者并不能划等号。
结合我五年心悦会员,基本都是心悦二的经验来看,腾讯非Next Studio出品的游戏基本可以分为四类:
口碑型、新发型、稳健型和雪藏型。
这四类游戏的运营理念完全不同,因此你的付费体验也完全不同。
口碑型游戏,腾讯以活跃度和流量为主要运营目的,从单位玩家身上压榨利润的需求不高,需要注意的是,活跃度和流量与游戏评分没有半毛钱关系,典型例子是王者荣耀。
腾讯以口碑型运营思路运营的游戏首先必须具备大流量的基础,或者是作为IP,成为另一个游戏的流量基础。
口碑型游戏的盈利点不完全存在于游戏本身的付费上,还包括IP延伸价值以及电竞价值等内容。
所以很容易发现,腾讯目前以口碑型游戏运营思路的游戏基本都是竞技向游戏。
目前能明确算口碑向的游戏大概有《王者荣耀》《和平精英》《英雄联盟》《穿越火线》(《欢乐斗地主》算吗?)
我原本以为《使命召唤Online》也算的,然而刚刚一查,发现连上腾讯游戏页面的资格都没有,好吧,难怪玩家普遍感觉越来越坑了。
可以看到这几个游戏都具备竞技潜力,除了穿越火线之外,社交属性也极强,评价一个非女性向游戏社交属性最粗暴的方式就是看女性玩家的比例,因为非女性向游戏中的女性玩家大部分都不是奔着游戏本身去的。(我这样说会不会被人打拳?)
唯一的穿越火线,除了是腾讯目前电竞产品线中的FPS一哥之外,还是手游《枪战王者》的核心IP保证。所以相比此前英雄武器推出之后一段时间的井喷式英雄武器乱局时代,现在游戏的平衡性和多样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英雄武器的实际售价只有标价的四分之一甚至更低,还送同属性无特效的源系列武器,是不想从玩家手中坑钱了吗?不是,是因为腾讯目前运营穿越火线的核心目的不是捞钱,而是为了其电竞可能性,以及通过同名IP效应向更能赚钱的《枪战王者引流》。
这类游戏,对于不付费的玩家以及付费期望较低的玩家都会有比较好的游戏体验。
当然,我前面提到,流量和人气才是选择口碑型运营的关键,没有流量和人气,哪怕是大IP,也不可能享受到口碑型游戏的待遇。
第二个类型,新发型游戏,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新公测的游戏都能获得新发型游戏的待遇,如果游戏在测试阶段没有好的反响,是有可能直接被腾讯打入雪藏冷宫的。
如果一个游戏在内测阶段的评价不算太差,那么这个游戏在公测的时候,就能享受新发型游戏的运营待遇。
新发型游戏一般拥有比较多的运营和策划,来帮助调整和解决公测之后比较明显的游戏问题。
这个时候的运营策略一般是以想办法扩大游戏活跃度和付费率为主要目标,并不会设置非常明显的付费深度,除非腾讯一开始就知道这个游戏面向的群体比较狭窄,那么这个游戏就不会归为新发型游戏。
一个游戏的新发期根据反响可能有长有短,新发期过去之后,这个项目的大部分运营和策划就会被抽调到其他项目组,这也是为什么腾讯大部分游戏的内容更新速度都极慢,付费深度却越来越高的原因。
第三个类型,稳健型运营策略,游戏的新增玩家数开始下降,玩家人数不再呈现增量,整体游戏人数开始平衡,就开始进入稳健型运营策略了。
进入稳健型运营策略之后,负责游戏开发的研发会根据人气被大量调走,如果人气高的,留下来的多一些,人气少的,留下来的就少,很现实,腾讯不会因为游戏的发展需求而决定运营策划的人数需要,只会根据盈利能力来分配。
但人数少了,指标要求是不会变的,因此进入稳健型运营的游戏,必定会进入收割玩家→玩家流失→回流玩家→收割玩家的死循环。
一般来说,进入稳健期的游戏,大概两三年之后就会被扫入雪藏期了,除非有特殊的IP加持,比如《堡垒之夜》《火箭联盟》《FIFA Online》这类,但IP加成不是万能的,至少《极品飞车Online》就已经被腾讯雪藏了。
这里我要说一个奇葩的例子,如果按照运营规律,《逆战》早就应该凉了,但《逆战》目前还能算上一个稳健期的游戏,一直再割韭菜,但又始终没到捞一把跑路的程度。
为什么说《逆战》早就应该凉了呢?首先,腾讯不需要《逆战》的电竞属性了,其次,目前《穿越火线》和已经被签下来的《Valorant》的IP地位比《逆战》高多了,国产自研?这光环对腾讯这类资本主导的公司来说一文不值。
而《逆战》能活下来,则是因为一个非常奇葩的原因,《逆战》目前来说应该算一个免费内购制和点卡制共存的游戏。
你是否充满了问号?逆战哪来的点卡制啊?
逆战的租号业务是蓬勃发展的,氪佬花钱买装备,然后挂在租号平台上出租使用时长,一年付费几千块,租号平台每个月回本几百,综合下来,近乎于游戏理财,图也不用自己肝了,就算自己能玩的时间没那么自由,没那么多,但对于已经步入社会的老玩家来说,本来也没有多少时间。
而轻度玩家支付几块钱一个小时的费用,就能体验用氪金武器割草的快感,就相当于使用点卡来玩逆战,游戏体验有了,也不需要一年花费几千块钱的氪金成本,毕竟如果你不是每天玩上四个小时以上,氪金还真比租号贵。
腾讯不想管吗?真要管不是管不了,但综合下来,只要平台的反挂做得好,租号平台不管最好。
首先,如果没有租号平台,这些氪佬大部分不会选择继续氪金,选择租号玩游戏的玩家,基本不会选择为了玩游戏而氪等量的金,逆战反而会进入前面的收割加速死循环。
其次,租号平台我没记错有地方政府的保护,租号玩目前做大了,能给地方政府提供税收,能作为“产业转型”的典型来给政府涨面子,那政府就会回护平台,腾讯法务部虽然牛逼,但没事不会闲得去惹这样的麻烦,这比跨省外挂作者要麻烦多了。
第三个,租号平台反挂比腾讯更积极,原因很简单,因为外挂断腾讯财路是间接的,如果外挂玩家影响了正常游戏玩家的游戏体验,达到一定程度才会造成付费玩家的流失。而一旦有人租号开挂,导致账号被封,租号平台是直接损失的,包括账号被封的赔付金,这个账号被封禁期间的租金分成损失,还有出租者对平台的信任度下降。在租号平台的启动器下开挂,真有可能比在TenProtect下开挂更难。
不过话说回来,也只有逆战算是能和租号平台实现比较良好的共生关系了,别的游戏不是流量不足以维持租号生态(CODOL),就是付费道具的价值太低(CF),也不知道这样的共生关系能维持多久。
很多买回来的IP改编作都是维持在稳健期的这个水平,在热度过去之后基本不可能有什么新玩家的加入,哪怕他也被这个IP圈粉,但不给宣传资源也很难成为新用户,指望稳健期那坑爹的付费能让玩家去向别的玩家安利游戏?难于上青天好吧。
但不得不说,这类有IP加持的稳健期游戏真的能给腾讯带来不少收入,比如《魂斗罗》《火影忍者》,还有我朋友去实习了一段时间的《完美世界》手游,这些游戏一部分靠真爱粉用户存量生存,一部分则是纯靠氪佬维持,不过估计也只有腾讯能有体量玩得转这些IP了。
至于雪藏期,则是顾名思义,只给予最低限度的运营资源,但仅剩的运营和策划却需要完成越来越高的KPI指标,等什么时候玩家付费低于服务器的运营成本,那就停服,哪怕是大IP也一视同仁。
大IP和普通游戏的区别或许只有大IP还有因为手游改编走出雪藏期的机会,普通游戏连这个资格都没有。
而出生就进雪藏期的游戏不是没有,如果游戏一开始就是针对某个群体的捞钱作,自然是得不到什么开发资源的,这样做出来的游戏内容会空洞无聊,反响自然就非常糟糕,然后刚出来就被砍,这样的游戏多得是,前段时间碰瓷《明日方舟》的《妖怪名单》就是这样的典型,他连抄袭明日方舟都不够格,想知道的,去看一下柞木的分析评价就知道了。
腾讯一向对买回来的东西非常珍惜,但自己的IP就随便糟蹋,我也搞不清楚腾讯这样的心理,很多玩家的直观体验其实是对的,腾讯一日握着移动阅读不放,国产IP的游戏改编就不可能有光明的未来,在这方面看,真的需要社会主义铁拳来将腾讯互娱这个文娱怪胎给彻底砸散,才有改变现状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