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珍妮的艺术高峰《The Velvet Rope》

The Velvet Rope - Janet Jackson 1997.10.07(25周年)
珍妮·杰克逊身上总是有“Michael Jackson的妹妹”的标签,但实际上她的音乐早在93年就已经和杰克逊家族脱离开来。86年的翻身之作《Control》和90-1的《Rhythm Nation》倒还是杰克逊家族New Jack Swing的典型模板作,不过当时全美国乐坛的歌手全在模仿MJ(x)。但到了93年的同名专辑《Janet.》,她走出了自己的路,而她实现艺术转型的方式,是用黑白结合的慢板rnb做“软性涩情”。比起麦当娜,她对于生理需求的处理更纤细也更安全,对于身体自然美和情欲的抒发反倒成为了一条更亲民的道路。和麦当娜的《Erotica》相比,这张专辑要轻盈不少,卖的也要好不少。
1997年,睽违4年的专辑《The Velvet Rope》也走向了阴暗的路线。可能是受到家暴和友人因艾滋离世(《Erotica》也是)等事的影响,这张专辑打头阵的同名曲便思考“We have a special need/To feel that we belong/Come with me inside/Inside my velvet rope”,完全没有性挑逗的灼热感,反倒是在激烈的工业音效中对人之处境的思考,带着“就因为这种希望得到归属得到爱的‘病态需求’,我们才如此落难”的沉郁。title中的蓝丝绒的暗喻更是指向x行为中的权力不平等。
专辑中还探讨了被家暴的愤怒、伤痛和对离世之人的祝福(《Together Again》是这张专辑商业成绩最好的歌,全球开花,也是为数不多的轻松明亮的歌曲),也有紧跟潮流,从刚刚兴起的互联网聊天来探讨亲密关系的建立。采样Joni Mitchell的《Got 'Til It's Gone》风味十足,而开门见山的《Rope Burn》让人想起Beyonce同名专辑的《Rocket》。总之这张丰富多彩(you chou you chang)的专辑很值得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