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什么有“错失大千、不失和平”的美誉-杨和平
徐悲鸿先生曾说过“500年才有一大千”,说的就是一代巨匠张大千先生,在二十世纪20年代,张大千和其二哥张善子在上海西门路西成里客居时,因有缘收藏到明朝画家张大风所画《诸葛武侯出师图》,对此画爱不释手,加之对张大风的画艺十分倾慕,且又同姓张,故在极其得意之余,张善子、张大千即将西成里居室的厅堂取名为“大风堂”。今天我们来说一位大千先生的第二代传人,有“错失大千不失和平”美誉的人民大学教授,大风堂传人杨和平老师

杨和平,1955年生于河北冀州,当代知名艺术家、 中国美术家协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山西分会会员、人民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大风堂门下堂号:逸耘书斋.
杨和平自幼喜爱绘画,对水墨丹青情有独钟,1989年毕业于河北美术学院,获美学学士学位!多年来潜心研习唐、宋、元、明、清各时期的艺术思想和绘画的承传关系,得“东方之笔”张大千大师入室弟子萧允中先生指点,专心致意研习山水、兼工花鸟,并有幸观读大风堂藏书,饱览先贤遗墨!奠定了扎实的笔墨掌控能力,灵活掌握了多种中国画传统技法,揉合古人笔意含蓄凝重、墨色融合多变等长处,对色彩的掌控能力突出,在大红大绿的色彩使用中大胆且不失典雅!在青绿、金碧山水技法上达到前无古人的突破和创新!
除作画之外,杨和平主要从事美术教育工作,20年来培养了大批青年画家及美术工作者、美术教师!指教期间,他把传统技法与当代艺术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近年来发表有《传统水墨结构与色彩搭配》《笔墨纸砚使用技法》等教育论文。被国内外美术工作者争相抢阅,提高了大批青年美术工作者对于笔墨及色彩的掌控能力,被人民大学美术学院聘为客座教授!杨和平老师,每天除了授课之外,常年泡在图书室中,几乎翻阅了所有美学史籍,几十年的绘画经验和不断钻研中,他把传统技法与当代艺术融会贯通,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以及独特的教育风格,并且发表有《传统水墨结构与色彩搭配》《笔墨纸砚使用技法》等多篇重要教育论文。

杨老师平时注重教学,搞研究理论,平时忙于科研,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宣传,社会地位可能没有太大的高度,但笔墨地位是非常高,阅历丰富.杨和平老师获得美学学士学位,和同为河北美术学院崔景哲是校友,两人虽在年龄上有些相差,在艺术上却是出奇的一致,经常一起探讨中国美学.
1997年《华夏儿女一家亲》荣获庆祝香港回归全国书画大展优秀奖
1999年《古人论道》入选建国五十周年全国书画大展
2005年《华山峻峰》荣获首届“华山杯”全国书画大展优秀奖
2006年《华夏龙腾》荣获“迎奥运”全国书画大赛一等奖
2010年《龙行天下》荣获上海世博会艺术大展赛入选作品并被组委会收藏
2012年作品《众志成城》参加“心系汶川”艺术作品义卖活动
2015年个人传记入编《中国美术与书法人才库》《共和国功勋人物大典》
步入大风堂学艺,需具备绘画天赋和端正人品,并经张氏家人或好友两人推荐,再经递门生帖,行叩头大礼,即可算是入门弟子了。
其中有不少成了画坛泰斗级的人物,像何海霞,黄独峰,萧允中等!
在大风堂,杨和平拜萧允中先生为师,受益颇多,学习到很多张大千的创作技法,也正是这段经历,在国内享有“错失大千、不失和平”之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