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迟来的INFI75上手感受

作为一个并不怎么专业的机械键盘爱好者,在各个平台上见过不少关于它的资讯和测评,也想过入手一把看看到底怎么事儿。恰巧入职酷品,老板就让我体验上了这把INFI75!

INFI75的爆火因其:过硬的产品素质,Hi-Fi级别的声音体验,出色的性价比以及对客制化和量产键盘的大胆结合。
人红是非多,键盘也不例外,爱的爱死,恨的恨死(手动狗头)。

不足之处
首先就是这把键盘上最具争议性的旋钮和屏幕的设计,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从我的审美角度来看,旋钮的质感还算看得下去,但这块屏幕.....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十年前一百块钱买的MP3上的“高清彩屏”(算是复古吧)。


为了采用了旋钮+屏幕的设计而舍弃了一部分功能键位,实际使用体验也是的确糟糕,把我的DEL还给我!!(据说他们原先想做热插拔的可以替换按键的屏幕,可惜这个设计没有达成)。而且它没有右Ctrl键而是保留了毫无卵用(对我而言)的右Alt键,挺难懂的。

然后就是无线接收器的收纳仓位于键盘侧面,问题有两点:硅胶套巨难打开;接收器只能通过立起键盘倒出来的方式取出来,非常阴间(这把键盘重量超过1kg)。不过它确实主打的不是便携,这样的设计也不为过。
INFI75没有支脚,高度没法调节;前高过高,对于我这种无手托选手简直是折磨。

那么我为什么还是喜欢这把键盘呢?毕竟它的优点远远多于它的不足。
我手上这把是凯华水晶酒红轴版本的(欢迎各位在评论区补充对西子轴版的评价)。清脆的麻将音入耳十分讨喜,我更喜欢称之为鹅卵石相互碰撞的声音。
其实我原本以为它的Hi-Fi音主要归功于轴体,但事实证明我狭隘了。INFI75独特的“匀音腔体”,以及首次引入量产键盘的铝合金中框结构,不仅消除了空腔音,而且由于铝比常规的塑料外壳能更好地传导声音,造就了它完美的听觉效果。

我将另一把键盘上的轴装到INFI75上之后,对同一个轴体在两把不同键盘上的表现进行了横向对比,听完之后只有一个感觉,就是想把另一把键盘砸了。我也是第一次这么鲜明地感受到外壳对敲击声音的影响。
“声优垫”的加入,使得灯光得以和完美的敲击声共存,让这把键盘在视觉和听觉上都做到了极致。
这块“复古”屏幕的功能还是足够实用,将灯光效果、颜色、亮度和速率的调节通过屏幕来实现,极大的方便了我这种喜欢频繁更换键盘灯光效果的人,再也不用因为按过头错过想要的效果而重新把所有光污染轮个遍了。
都说INFI75揭开了量产键盘大内卷时代的序幕。从产品本身来说,它无疑是优秀的。五百多的价格,结合了客制化和量产化各自的优点,并且在其中堆叠了最为实在、优秀的用料和创新,做出这么一把外观、手感、声音都可圈可点的键盘。

希望INFI以后给我们带来更成熟、更完美的作品。
欢迎各位有各种想法、意见的玩家来评论区讨论、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