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战锤·旧物分享】外国网友都编了啥?——扶桑外国同人军书相关翻译

【这是我老早就翻了的东西,现在从其他地方发到这里来,出于我个人不同平台上的习惯原因,会与原版有所不同】
社会阶级与天命秩序
扶桑人相信所有的生命,甚至是所有的存在,都被天人的意志构成了一个等级制度。这个制度被命名为天命秩序(Celestial Order),这是扶桑人在帝国建立之初从神/kami那里得到的启示,他们将其看作是毫无质疑的神圣天意。忽视或者违背就是对天命秩序本身的亵渎。因此,朝日之国的人民们被划分为了三个不同的阶级,每个阶级又会被分为几个子阶级或者附属阶级。一般来说一个人出生在哪个阶级,那他就将在这个阶级当中过完一生,不过凡事总有例外。

处于扶桑社会顶端的是武士阶级,他们是统治者,“真正的人”,拥有绝对的权力和义务,当然武士阶级本身也被划分为了kuge贵族和buke侍者。Kuge包括天皇,高贵的皇家官员和大名,各个宗族的最高捍卫者,以及宗族内各个家族的大名。其他所有武士都属于侍者。当然这其中也会存在社会划分,从位于其中最高级的地方大名和城市总督,再到治安官,顾问以及军官和其他普通官员,最后是数量庞大的底层战士,廷臣,以及为帝国服务的神职——也就是所谓的“执笔武士”,一般除非有更加强力的理由,不然一个武士是不能反对或者质疑地位比他更高的人。

反过来讲,一名武士也可以轻松地凌驾于那些地位比他更低的武士,并且可以指望这种对待可以为他带来持续的尊重。扶桑人认为,即便是面对仇敌,武士之间也得保持着礼貌和尊重,因为在公开场合失礼是对礼仪本身的侵犯,甚至会造成“丢脸”,一种不可原谅的社交过错。
处于武士阶级之下的是凡下bonge——平民,也被称为布衣heimin或者“半人”,这个阶级负责维持国家和经济运转,他们通常不被允许拥有武器,但也有另外情况,比如足轻(征召的农民兵)和budoka(武士的私人武装),武士阶级可以在不支付报酬的情况下从平民那拿取任何东西,也可以杀死任何不服从或者不尊重他的平民。当然天命秩序会规划好每一个阶级的社会职能,这一点在像《天书》这一类的书籍当中得到了强调,所以虽然平民担负着生产和服从的责任,但武士也得担负起保护和管理的责任。尽管如此,凡下的生活依旧艰苦,充满着苦难和辛劳,只有那些少数的幸运儿能够为那些真正关心他们的武士所服务,大部分情况下他们的领主即使不是残忍,也对他们是漠不关心的。当然,布衣们对武士总是服从且尊敬着,因为不这么做的下场就是得到他们的愤怒,但除了恐惧和尊敬,他们对于其主人也很少有其他任何的感觉。
即使是在凡下阶级的内部,也存在着社会划分。布衣中地位最高的是农民,因为他们种植着帝国所需要的粮食。农民之下还有工艺师傅和技工——石匠、木匠、铁匠、酿酒师傅、裁缝等等。虽然他们不种地,但是他们仍然在制造有价值的物品,一个熟练的工匠事实上还可以获得来自武士的尊重。(说起来,一些武士自身也是一名工匠,虽然他们更多追求的是艺术性,比如绘画和制作刀剑,而不是做那些简单活儿,比如做家具和敲马蹄铁)处于最低层的是商人,武士们对商人这一职业抱有一种轻蔑的态度,因为他们并不会为自己产出任何东西——他们只是将别人产出的东西拿取买卖。然而商业对于帝国经济的健康兴旺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无数家族依靠商业来充实扩大自己的财富,因此这种矛盾困扰了不止一名武士。为了解决这个矛盾问题,一些武士自命为“商业代言人”,监督和指导平民商人们的活动,从而使得他们能够在进行商业活动时不需要亲自参与到这种可厌的活动当中以至于脏了自己的手。

僧侣在社会当中地位特殊。他们不是武士,严格来讲他们不能被视为布衣以外的任何阶级。但是,帝国传统宗教的拥护者身份使得他们能够享受到平民享受不到的尊重。大多数武士对僧侣都抱有一定程度上的尊重,有时候他们还会邀请僧侣当中的杰出者到宫廷为大名提供建议和指导。
如果僧侣的地位属于他们的专有特权的话,那么ronin浪人——那些没有主人,宗族和家族的武士的日子就要困苦得多了,理论上浪人仍然算是武士阶级,由于没有任何领主或者家族来保护或者照顾他们,他们只能依靠自己在这个世界过活——也因此他们被称为浪人或者流浪者,由于浪人没有津贴和家族,所以他们的大多数会去当佣兵或者保镖,靠刀剑吃饭。一些浪人可能会利用体力劳动来养活自己,但因为是武士,所以他们认为这很可耻,他们中的大部分会最终去犯罪或者落草为寇,而不是像常人一样度日。
比凡下地位更低下的是这个社会的最底层,hinin“非人”,扶桑人认为生在这一阶级的人精神上是不纯洁的。这一阶级的工作要接触很多不洁的物质,比如血液,垃圾,死肉。丧葬人员,皮革工人和拾荒者组成了这一阶级的绝大多数。这些人被认为是比什么都不如,连农民都可以鄙视虐待他们。非人的生活是痛苦的,他们的唯一希望就是在天命秩序的体系下完成自己的职责,然后在下一轮转世当中能够上升到更高的阶级当中去。扶桑的其他阶级都尽量忽视他们,但是这些人的工作十分重要,因为只有他们才会去干那些其他人不愿意接触的“不洁”的工作。
扶桑的战争
武士道又被称为“战士道途”,虽然扶桑的宗教通常更注重和平和怜悯,但绝大多数帝国的武士都是在武士道当中成长起来,并被教导要在战场上寻求荣誉和威名。在朝日之国上,大小战争几乎是生活的常态,不同的宗族在那争夺着权力和威名,大型战争也会时常性地爆发,战争冲突是每一位武士生活的正常组成部分。
军队和战术
扶桑军队的主力是步兵。扶桑本土的矮种马并不强壮,所以他们无法维持一支重骑兵部队,虽然这种马很适合给骑马步兵或者侦察兵使用。
因此,扶桑唯一一个采用真正的骑兵战术的武士叫做Taneka(译者:我觉得这是想玩武田Takeda的梗,但是说实话乍一看我以为这是田中Tanaka),他从震旦进口了大型马。其他扶桑军队则是发展了一定水平的反骑兵训练和战术,但由于缺乏大型马,他们无法在战场上部署自己的重骑兵部队。

当军队进入作战的时候,他们通常会被部署在一个矩形当中。然而,扶桑人并没有方阵作战或者盾墙之类的概念,当两个军队预计在战场上发生冲突时,双方士兵都将与对方展开个人战,所以扶桑军队会以比旧世界军队更加分散的阵型行进,一旦与敌人接触,阵型立刻会化解为数百个小混战,因此战术上他们更注重接触前的机动调遣。
对外关系
总体而言,扶桑并不是一个有多么开放的社会,而且除了震旦人,他们不信任任何外国人,并且他们还视旧世界人为一群野人,当幕府将军一统日本结束战国时代的时候,他对外国人施加了限制,并限制本国人出岛,外国人都被束缚在一个封闭区域,与他们打交道的一般都是商人这样的低等人。
与帝国
扶桑与帝国的交流很少,因为很少有帝国商船会涉险前往远东,然而帝国急于改变这一情况,特别是因为马林堡在与扶桑和远东交流外贸当中占据着令人羡慕的地位。于是卡尔弗兰茨皇帝派遣了一个外交使团前往了扶桑。不幸的是,当他们抵达扶桑时,一切进展都是十分缓慢,他们被局限在了首都的外国人聚集地,数日都没有见到扶桑官员,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翻译都是来自马林堡的商人之神亨德里克的神职,有谣言认为这些翻译在交涉时从中作梗。然而,现在帝国人已经将当地少数人转化为了西格玛信徒,有了这些信徒,或许帝国就能因此有所收获?
与埃斯塔利亚
在远东贸易商,埃斯塔利亚一直和马林堡展开着竞争,甚至双方船只曾直接发生冲突,由于这些事情十分令人为难,所以双方都将此事掩盖了下去。在与扶桑的贸易当中,埃斯塔利亚人并不像马林堡人那样成功,但他们还是成功占据了东海岸的一些商业区,马林堡人对他们的存在感到十分不满,有谣言称双方都在试图破坏对方的生意。
与马林堡
扶桑在旧世界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便是马林堡。大约在二十年前,马林堡人为扶桑带来了火枪,其中一个马林堡商户的继承人还与当地大名的女儿Katsi Okumoto小姐结婚。虽然他们和帝国一样大部分时间都得呆在外国人聚集地里。但是他们已经占据了一座小岛供他们为所欲为。这座小岛拥有自己的码头,这样船舶就可以在此停泊,当马林堡人第一次抵达扶桑时,他们便被赐予了这座岛屿,以使他们的影响力能够远离人口稠密的扶桑。幕府将军在那里有他的眼线,还经常有渔民把他们的船停泊在岛上。马林堡人虽然很乐意参与他们的宗教活动,但是他们并不信仰这些。在马林堡也有一个扶桑人社区。
与奥苏安
在混沌入侵之前,高精曾经居住在扶桑的几个城市里,但是当 Tor Elithis遭到混沌攻击时,绝大多数高精都离开去捍卫它,而几个小型高精社区仍然存在于此,但是在随后的几年里,他们很快也走了一些人。大多数高精选择回到了奥苏安,但仍然有高精选择留在那里而不是回去加强驻军。高精在扶桑很受欢迎,尽管他们经常感到害怕。凤凰王虽然想夺回Tor Elithis,但现在他更关心的是维持大海上的那几座岛屿领土,包括黎明要塞,星辰之塔,太阳之塔和Tor Elasor。事实上芬努巴并不在意扶桑,他认为相比之下震旦和印地更具价值。然而这并不会阻止高精船只开赴扶桑东海岸。虽然很久以前,黑暗精灵的一艘黑方舟从新世界开到了震旦沿海,但幸运的是这艘黑方舟已经被摧毁了,这杜绝了以后可能存在的杜鲁齐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