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翀】《三体》——从黑暗森林到内卷

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中,描绘了宇宙“黑暗森林”的状态,意思是:在宇宙中,任何暴露自己的存在都将会被消灭。这样一个看似离我们很遥远的概念,却不知不觉的在生活中显露了出来。
这就是现在学生党无尽的噩梦——内卷。
UP作为一名高二的学生党,也是一名《三体》的狂热粉。最近又把三本书复习了一遍,其中也蕴含了一些对于小说内容的思考。就像小说中罗辑掉入冰湖中的一瞬间悟出了黑暗森林一样,我也是最近才悟出了黑暗森林与内卷之间的联系。当我得出这个结论之后,我震惊于内卷竟然可以与宇宙中最黑暗的法则相提并论,其影响可知其大。

在引入之前,我们先来讲解一个经典的情景——囚徒困境。
故事讲了两个囚徒(无亲无故),将二人分开进行审讯。审讯前,审判长分别告诉两人审讯的规则:
如果二人都招,那么每人判5年。
如果二人都不招,那么每人判1年。
如果一人招一人不招,那么招的人直接释放,不招的人判10年。
那么二人会如何选择?
看似两人都不招是最好的选择,但真实做出选择时,这个选项却无法被选。
原因很简单——猜疑链产生了(关于猜疑链详见下文)。
注意有一个前提:两名囚徒无亲无故,另一人死活与自己无关。
假设这两名囚徒分别为甲和乙。那么甲的心路历程如下:
我不知道乙招不招。
我不知道乙认为我会不会招。
我不知道乙认为我认为他会不会招。
……
由于无法进行信息交流,猜疑链会被延伸至无限长,因而甲会惧怕出现自己不招而乙招的局面出现,所以甲会选择招,反之乙亦是如此。
因此,两人都会招。

那么,内卷是怎么和黑暗森林挂钩的呢?我们先来温习一下黑暗森林理论的推导过程:
首先,两条公理构成了整个理论的基本骨架——
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另外,还有两个重要概念,猜疑链和技术爆炸。
(附属概念:善意文明指不主动攻击和消灭其他文明的文明,恶意则相反)
由于在距离人类最近的恒星系里出现了高等智慧文明——三体文明,由此可以类比出,宇宙中高智慧文明绝对不在少数,他们密密麻麻地分布在整个宇宙。
根据公理一,可以推出任何文明不会做出任何危及文明生存的事情。
根据公理二,可以推出一个文明的扩张,必定会引起另一个或一些文明的缩减或消失。
猜疑链:在信息交流困难、沟通无效的情况下,任何人无法准确揣摩对方的心思。
技术爆炸:每个文明都具有技术突飞猛进的潜力(比如人类现阶段用了几十年时间发展成果就超过了前面几千几万年甚至几百万年的发展成果)。任何因素都可能是导致技术突飞猛进的导火索,导致技术出现质的飞跃。
在宇宙中,如果文明甲发现了文明乙,那么文明甲可能做出如下选择:
①与乙交流
但这样会暴露自己的存在。在暴露存在之后,可能会有如下几种情况:
(1)乙是恶意文明,比自己强大(或平级)——甲被消灭
(2)乙是善意文明,根据猜疑链,但甲不能确定乙是否认为自己是善意文明,也不能确定乙是否认为自己认为他是善意文明……反之乙也是如此。——乙无法与甲建立稳定的信任,乙为了文明生存,甲被消灭
(3)乙比自己弱小,但乙随时可能会发生技术爆炸,超过自己,然后变为(1)和(2)的情况——甲被消灭
唯一能让彼此信任的方式是交流,但交流的前提是彼此信任,所以无法做到彼此信任的局面。因此,不管是哪一种情况,交流是不可行的。
②沉默
换位思考,既然自己可以发现乙,那么乙也可以发现自己。有如下情况:
(1)乙比自己强(或平级)。发现自己也是迟早的事
(2)乙比自己弱小。但技术爆炸随时可能导致其变强,超过自己,变为情况(1)
因此,沉默也不可行。
③消灭乙
因为三者必选其一,所以,消灭乙是甲的唯一选择。而推导过程中分析过了文明乙以及文明甲的全部可能的价值取向(善恶)以及技术水平,均得出了此结论,因此,这个规律对于宇宙中所有文明均适用。
关于以下推论,原著中做出了如下总结——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必须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这就是对费米悖论的解释。

从宇宙的黑暗森林理论中,我们延伸出内卷的基本模型。
同样,具有两条公理:
一,升学是学生的第一需要
二,学生数量以及总体成绩水平不断提高,但高校录取名额总数保持不变(或者变化不大)
另外,还有两个重要概念:猜疑链和成绩爆炸。
由于每个学校都有一定数量的学霸,稳居学校名列前茅的位置,因此,可以推断出,全国上下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
根据公理一,可以推出学生不会做出阻碍自己升学的举动。
根据公理二,每当有一名学生的名次前进,必然会有一名或多名学生的名次退后
猜疑链:任何学生无法准确判断其他学生是否参加了课外补习等活动来额外提升成绩。
成绩爆炸:每个学生都具有成绩突飞猛进的潜力。任何因素都可能是导致成绩突飞猛进的导火索(包括顿悟),导致成绩出现质的飞跃。
假设有两名高中生甲和乙。甲有如下选择:
①甲不参与补习
如果这样,那么面临着如下几种情况
(1)乙参与了补习,成绩碾压自己——甲被淘汰
(2)乙原先没有参与补习,根据猜疑链,但不能确定乙是否认为自己参与了补习,也不能确定乙是否认为自己认为他参与了补习……——乙无法与甲建立稳定的信任,乙为了争夺升学资格,毅然参与补习,甲被淘汰
(3)乙比自己成绩差,但乙随时可能会发生成绩爆炸,超过自己,然后变为(1)和(2)的情况——甲被淘汰
因此,这种选择行不通。
②甲参与补习
因为二者必选其一,所以,参与补习是甲的唯一选择。而推导过程中分析过了乙和甲的全部可能的补习情况以及成绩水平,均得出了此结论,因此,这个规律对于全国所有学生均适用。

最近也有不少人提出,要打破内卷,他认为所有人一起放弃补习,天下太平不香吗?既可以保持公平竞争,也能减负。但内卷真的能被打破吗?从理论上讲,内卷是如同智子封锁一样坚固的牢笼,任何人无法从中自主挣脱。所有人无法揣摩其他人的心思,谁也说不清其他人是否会自己课下偷偷加码,或者认为自己会不会偷偷加码,为了杜绝可能的淘汰,只能投身于无尽的补习之中。即便是位于食物链顶端的学霸,也因为成绩爆炸的存在,不敢肯定是否身后会涌出无数匹黑马,因而变为同前者一样的情况。在高中升学的巨大利益诱惑下,没有人会拿自己的成绩开玩笑,即便教育局统一发布“减负”政策,也无济于事,因为自己知道其他人必定会反水,也知道其他人知道自己会反水。内卷不是人造的,是这个时代必然出现的事物,是囚徒博弈论中必然出现的结果。如同宇宙黑暗森林理论一样,任何人无法打破它,也不能不承认它,不尊重和承认黑暗森林的文明都会逐渐在打击中消亡,不尊重和承认内卷的学生都会在时代的潮流中被吞没。在这股黑暗的风暴中,我们只能适应,与这股浊流融为一体,挥笔奋战在高考的战场上。
最后,我引用智子的一句话送给同样奋战的高中学子们:
希望你们都能吃到食物,而不是被当作食物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