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王国史一卷】第四章——二世雄心初磨刃,一朝出鞘天下惊

2022-10-10 09:36 作者:是凑数酱包哒  | 我要投稿

在历年来的学习生涯中,林福奇留给林甯翊的遗产可不仅仅只是个王位。参政日久的林甯翊,不仅知道如何做一个平帝去衔接先父的政治工作并加以延展创新,更是早就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与雄心壮志。

他已经将自己的人生规划出了泾渭分明的三大阶段。尽管未来将发生什么,哪怕是神也不曾知晓,但计划是死的,人是活的。

林甯翊自信自己能驾驭住时势的巨浪。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太宗治国策》

————————

避讳一事,林甯翊对其表达出赞同意见,或有人会以为这是林甯翊虚荣权势的体现,抑或觉得他不过是一个平庸之主——然而,这仅仅是他表面上的观点罢了。

林甯翊本人对避讳与否并无立场——如果奏上来的是民众普遍反对避讳行径,那他照样会予以“禁止避讳”的支持。

林甯翊只是在借助这些事,理解当今朝野内外人心所向,并借风起势而已。

之前也提到过,林福奇晚年对老臣们有强烈的不信任,于是他便时常在无人时刻喃喃低语着自己的困扰,偶有对林甯翊的教诲。因而,这一份情感也作为遗产完完整整地传承给了林甯翊。

「侯公不一事,王业不偏仗,礼也,靖国柱石可以自异否?乃将去其鼎,可以为塔。」——《卡斯蒂亚王朝史·君臣夜言其二》

林甯翊生于卡斯蒂亚建国十余年后,没经历过义军革命时的峥嵘岁月,常时在宫服内外走动,因而对他父亲以前常说的那三句口号不怎么感冒,更何况林福奇之后慢慢也不说这六个字了。

对先王朝间的那些老臣,他也只有模糊的叔侄念想,或许与维塔和姆卡还能有些师生情谊。

这些情感,对林甯翊而言并不重要。

在他眼中,重要的事只有一件,那就是把从先父那里传承下来的国家守护好,并在这一基础上尽可能的使其发扬光大。

临朝参议这些年来,林甯翊一步步跟在林福奇身后看着这个国家成长起来,如何分封,又是如何立制。他早就有一些自己的意见了,可每当他提起自己的想法,林福奇总是只敲敲他的脑袋,或一言不发便不了了之,或说一句“如此识人不可”也就结束了。久而久之,林甯翊便也不再提这些事了。

不过,林福奇似乎却对这些话记忆深刻。每当看到老来行动不便、时常思绪不清的父上嘟嘟囔囔些君臣权谋之忧时,伴在其左右的林甯翊心里总有些如愿以偿的快意闪过。但他很快就会把这一丝思绪扼杀,宽慰父上,乃至被姆卡推崇为父慈子孝的天下模范。

如今,林甯翊初登大宝,他所想的第一件事,也是他帝王生涯的第一个阶段,便是收权。从先父的臣子那里收权,从四境地方那里收权,尤其是——从靖文公与商誉公那里,收权。

秘殿中的林甯翊微阖双目,不经意地用余光扫视身边侍坐的几位死忠士子,思考下一步的处理对象。

曾几何时,林福奇在这间屋里与姆卡维塔多次商议大事,而如今,林甯翊也要做一些相似而不相同的举措了。

————————

与其父的乐观思想不同,林甯翊并不信任人的情感与承诺。在他眼中,这些都只不过口头虚言、过眼云烟,不过一时情绪兴起便热血沸腾。纵有真心人,亦不如互惠互利,只有手握把柄人情,彼此才能真心合作。

于制度而言,林甯翊也把持着这样的观念。林福奇认为制度只要明文存在便必然会僵化,而林甯翊却只觉,宁滥勿缺。哪怕只过一遍形式,也比所谓高效地绕过程序要强得多。

不可说孰对孰错,只可言孰优孰劣,是否贴合实际。

先父在世时所立下的那些规矩制度在林甯翊看来简直摇摇欲坠、不堪一击,给林甯翊带来了极大的不安全感和焦虑感。但他深知凡事应徐徐图之,不可急功近利,因而只能把烦躁压在心中,只有这种时候才会在言语中跟自己从小绝对信得过的死士透露一二。

他只能祈祷,祈祷在自己立威之前,不会有篡逆之辈颠覆国家;在自己改制之前,不会有天灾人祸将一切毁之一旦。

莉莉丝心有所感,将注意力投向秘殿所在,思绪万千。

————————

林甯翊展开羊皮纸,其上用墨书绘着卡斯蒂亚王朝八十九诸侯万方地图。他用手捻捻羊皮纸那顺滑秀丽的卷角,眼角却稍稍一皱,拿来自己的记事卷本,在其上浩如烟海的扭曲符号下又标了一行字。

这些符号只有他自己看得懂,所记录的大多是他决意于大权在握时修改、订正、创立的事。

这次,林甯翊写的是:

「一羊四纸,需改贱,可以民用。」——《卡斯蒂亚宫廷解密·太宗卷》

回过头来,林甯翊盯着这张地图,心里规划起下一步首先要针对的对象。

先王麾下有许多跟父上同等秉性的文武老臣,他们的存在对林甯翊而言无利而大害。


所幸,大多数前朝老臣与权臣已经被分封出去带着自己的一点班底武装拓边披荆斩棘了,他们在自己的诸侯国发展起来前无力干涉中央朝政。况且他们对福奇的长子还算信服。这让林甯翊的压力骤减,也避免了一场可能的腥风血雨。

现如今,唯一还能令林甯翊感觉到威胁的,便只有身边的这两位诰命大臣了。尽管姆卡、维塔并不用这份权力,但有而不用,和完全没有,终究是不一样的。

林甯翊沉吟片刻,心中已有定夺。

「王约二公殿议,曰:“公之所寿,大盛也;公之所谓,世袭罔灭。若曰为民,则公至伟,若以在民,可以答乎?”二公默然。

又曰:“夫国之所在必有其制,乃可以自维自持。我朝出召,言必出于公,置百官行之若无。如是,莫不恐将曰‘本朝假借民主,其实寡裁’乎?依于独夫,其国必限,独夫且亡,其政必息,帝国故事也,况我朝之本在民耶?”二公惶惶。

“夫民者众,而欲调之事无度,故予有德以为长,此明上下之利也。然德者无恒长,天命不壹系,独则罔,恒则殆,古今道理也。故设百官以合作,可以明民也。公若忠国,何不支柄于官,奈何自守?”王敬伯酒,二公许而使其出。」——《卡斯蒂亚王朝史·君臣夜言其二》

林甯翊望着缓步秘殿的商靖二公背影,轻轻把酒杯放下,竖直向上伸出右臂,手掌下压,弥漫在殿内外四周的无名杀意便一扫而空。

同时,一道光团出现在林甯翊手中,转瞬即逝。王都如有明眼人此时观天,定能发现一道流星自宫禁飞向大教堂。

林甯翊知道,自己布置的这些后手实际会起用的概率微乎其微,但他还是布置了这些——这是一种信号。

如若刚才二公稍有表现敌意,他便会把酒杯猛摔在地上,埋伏在侧的死士就会群起而攻之。林甯翊知道他和他的忠信者不可能打得过实力深厚的二公,因而他们也不为杀伤对方为目的。

林甯翊准备了近百个便携闪光魔弹,一旦冲突爆发,这些魔弹就会把整个京城照得宛若白昼。同时,埋在殿内四角的风魔法留声装置会自动将所记录音频化作记忆团发送给莉莉丝,由祂决定是否激化冲突,广告天下。

他在赌二公的智慧,赌他们就算不忠,野心谋国,也不会因为没脑子而在这时候举事,闹得卡斯蒂亚王朝天翻地覆。

倘若莉莉丝不支持他选择秘而不发,而姆卡维塔强大到能迅速击溃林党并完美压下这场政治风暴,那林甯翊也只能服输,不过他相信对方不敢尝试。

事实证明,林甯翊赌对了。

在此基础上,他的这些举措代表着他的态度。

如果二公真心不忠,那在这之后便会立即着手准备政变相关事宜。时间一长,这些事在有着风魔法亲和,同时因性格原因而专精于情绪感知的林甯翊面前,不可能瞒得过去。如此便是引蛇出洞,可以彻底放下心来准备斗争了。他相信,在二公威望笼罩范围之外,还有更多会为其所号召的人民。

如果二公服软,暂时认可了林甯翊,那他同样可以大展拳脚,以此权柄快刀斩乱麻,立下制度,政治制衡,从此彻底把朝堂掌握在林氏手中。

如果二公忠心,那便会得到林甯翊完全不信任他们的信息,以二公之智与和林甯翊经年累月来相处的经验,他们一定能明白林甯翊到底是因为什么不信任他们,进而顺水推舟,使林甯翊再不受制肘。

这是不忠者的死局,也是林甯翊先发制人的必然结果。

因而,后世权谋之士皆赞之曰:「杯酒释公权」。

如今,真正掌握大权的林甯翊,正笑容满面地重看秘卷,挑其中一条决策实行。

若令旁人识之,字字惊心,句句惊人。

【王国史一卷】第四章——二世雄心初磨刃,一朝出鞘天下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