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系列第三集:沼泽【羊羊地理 | 手绘动画28】

【沼泽】

一.什么是沼泽
1.概念:土壤过度湿润,生长湿性植物,有泥炭累积或潜育层存在的土地

2.土壤过湿
(1)根本原因:水分收入大于支出
(2)具体原因
①水分收入—主要看垂直方向降水和水平方向地表径流汇入
②水分支出—主要看蒸发、下渗、水平方向径流流出
3.泥炭
(1)原因:沼泽水多,土壤缺氧,厌氧条件下,植物残体不能完全分解,累积速度大于分解速度

(2)地区:寒温带,有机质分解速度慢,更容易发育泥炭。西伯利亚沼泽大多属于此类
4.潜育层
中国东北三江平原大多数沼泽属于此类

5.沼生植物
(1)习性:喜湿,耐涝,根系常常浸没水中,为了适应缺氧环境根系有发达通气组织
(2)举例:荷花、睡莲、香蒲
00:50
二.影响因素
1.气候因素
降水较多、气温低蒸发弱的地方易形成沼泽
2.地质地貌
(1)地势低平的地方排水不畅,有利于水分汇集与停滞。
(2)如果某处地下有不透水岩层,导致水分难以下渗,易造成地表积水,从而形成沼泽
3.水文因素

4.土壤因素:土壤颗粒越细,质地越黏重,透水性越差,地表越易积水。冻土层发育也会增加下渗难度造成地表积水
5.植被因素
(1)一方面增加地表摩擦力,延缓地表径流
(2)另一方面某些沼泽植被具有吸水保水能力,可以增加地表储水量
6.人类活动: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导致地下水位抬升,地表水补给增多,地表过湿,促进沼泽形成

03:05
三.形成路径
1.水体沼泽化
因泥沙堆积、水深变浅、水生植物残体被微生物分解演变为沼泽
eg.湖泊可能因机械沉积作用和生物沉积作用形成沼泽
2.陆地沼泽化
因排水不畅或蒸发微弱、地表过湿,大量喜湿植物生长形成沼泽

05:02
五.沼泽功能与保护


06:21
六.习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