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实验小课堂”走进江夏区金口小学
食品安全“实验小课堂”走进江夏区金口小学
中国视界纪实湖北讯(长林、罗晓萍)近日,食品安全“实验小课堂”在江夏区金口小学四年级开展,志愿者周婷老师为大家展示了如何用色素、香精和水勾兑出“诱人”的“饮料”,只见每一位同学都俨然科学家,尝试着用试剂管和滴管兑出“饮料”:先往试剂管中加入清水,再滴几滴色素和香精,盖上小盖子后上下摇晃混合均匀。此时,混合液体散发出一股浓厚刺鼻的香味……

由武汉市妇女联合会、武汉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承办的“全国儿童食品安全守护行动”走进江夏区金口小学四年级一班,旨在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提高食品安全意识,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更好的服务广大家长和学生,共同守护大家“舌尖上的安全”,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课堂上,志愿者周婷老师给大家播放了一个“路边‘美食’变形记”的视频小故事,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听得聚精会神。紧接着,周婷老师向大家介绍了“路边摊大家庭”——油条、麻辣烫、奶茶、凉皮、烤肠、烤面筋、臭豆腐、铁板鱿鱼等,这些看起来美味无比的食物,其实对身体有着极大的危害:长期食用高盐高糖高油高脂的食物,会加重肾脏负担,加速血管病变、增加肥胖风险。
然后,在“实验小课堂”上,学生现场制作了果汁,跟平时喝的有些饮料味道差不多。学生纷纷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感悟:原来我们平时喝的好多饮料都是直接用化学药品勾兑出来的,对身体健康百害而无一利。我们不能喝勾兑饮料,要喝原汁原味的果汁或自制的果汁。在了解到“路边摊大家庭”成员的原料来源和危害后,学生们表示一定要远离路边摊,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最后,周老师给大家分享食品安全的五大要点:1.保持清洁;2.生熟分开;3.烧熟煮透;4.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5.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这五大要点就好比打开食品安全大门的五把钥匙,牢记这五条秘诀,就可以顺利地打开食品安全的大门。
“全国儿童食品安全守护行动”让学生树立食品安全观念,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既是关爱学生、担当社会责任的具体行动,也是贯彻落实儿童发展规划,落实儿童优先原则的有力措施,对于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责编:林宇、马丽 编审:赵剑 校对:黄琳
链接:https://xueqiu.com/2001161475/248374349
来源: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