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昭明传奇》第三部 三界归心(2020修改版)第三章 微服江南

2020-02-29 10:02 作者:昭然慕-明泽  | 我要投稿

      好久没看到劲哥发抖音视频,无论他在哪里,忙碌着什么,只愿他安泰,只愿他安泰🙏🙏🙏

      佛家说念力无疆,让敬他爱他的我们,一同用心企望🙏🙏🙏


修改备注: 

        本章脉络不变,内容全部改写。



第三章  微服江南

展昭奉旨寻圣驾  仁宗西湖遇高僧


法辰待玉帝三人远去,忙走到展昭近前,不好意思地挠着光头道:“我要知道老爷子是兄弟的外公,就不拿狗肉跟他打趣了!”

“小妹方才更是失礼!”楚香红着一张秀脸,满眼都是愧疚。

展昭淡笑着道:“两位不必介怀。”

“兄弟!”法辰道:“其实,我和楚姑娘刚才那副样子,无论在谁看来,都不值得结交,老爷子让你远离我们,也是理所当然。”

“是啊,展大哥!”楚香也劝道:“所谓‘关心则乱’,老爷子若非真心在意你,也不会如此疾言厉色。”见展昭漠然不语,索性不再提此事,仰头看看天上的日头,对展昭与法辰道:“时候不早了,小妹还要去临县会一个富商,咱们就此别过!”

法辰道:“我要去趟当铺,正好跟展兄弟一起入城。”

三人当即拱手作别,互道“后会有期”。


楚香走后,展昭问法辰道:“大哥为何要去当铺,可是急需银两?”

法辰道:“三日前,我在来京的路上,捡到一个物件儿,辗转寻了半日,也找不到失主。”从袖中取出一个赤金镂空香囊道:“我看这东西很是金贵,既然无法物归原主,不如拿去当了,多换些银两,周济贫苦百姓。”

展昭一见此物,眸光一惊,接过来仔细端详了一番,心中暗暗疑惑:“这是思恩给皇上的香囊,日日挂在皇上腰间,怎会出现在出京的路上?”忙问法辰道:“大哥是在哪条路捡到的?”

“就是南边那条。”法辰见展昭对此物如此在意,探问道:“兄弟认得这个香囊?”

展昭知他向来粗中有细,口风甚紧,对他坦言道:“此乃御用之物!”

法辰惊得圆睁着一双大眼道:“难道有人潜入禁宫偷盗此物,在逃离京城的路上,不小心又把它遗失了?”

“倒也不无可能。”联想到皇上数日未曾临朝,今日又不准众臣入宫探视,展昭心中更加担忧,当即对法辰道:“此物事关重大,我要将它带回去交给包大人。大哥可否帮我做一件事?”

“兄弟尽管说!”法辰郑重道。

展昭道:“有劳大哥一路向南,沿途暗中查访,看是否能找到相关线索。”

“好!”法辰拍着胸脯道:“这件事包在我身上!只要查到线索,我就托丐帮的兄弟传信给你!”

展昭拱手道:“多谢大哥!”


回到府衙,展昭本想先向包拯禀报,不料一炷香的时候之前,包拯已奉太后密诏入宫。这次是太监总管陈琳亲自来传的旨,离府之前还留下话来,让展昭回府之后,即刻进宫觐见太后。


烈烈骄阳之下,金钉红漆的大内宫门闪烁着耀目的晶光,八名侍卫手握红缨枪,昂首分立两旁。

展昭策马赶至宫门,尚未出示御前护卫的腰牌,众侍卫已下跪放行。

原来陈琳带包拯进宫之时,早已传了太后旨意,除了展昭和南清宫的人,不得放任何人入宫。

展昭一路快行,很快便进入了福宁宫,距大殿尚有百丈,已能听到殿内的谈话。

只听太后道:“为了让皇上安心为淑妃超度,哀家五日来都不曾去打扰,连他每日到哀家宫中请安都免了,怎料他竟已悄悄离宫,只留下一封书信,说是出京散心……”合目一叹道:“宫外危机重重,皇上只带了两名大内侍卫,让哀家怎能不忧心?他身为一国之君,丢下朝政,说走就走,叫哀家如何向满朝文武交待,如何向天下百姓交待?”

展昭眸光一惊,心道:“皇上果然已不在宫中!”

接着,又听八贤王道:“五日前,皇上将陈琳派到太后身边伺候,今晨,陈琳奉太后之命回到皇上寝宫,叩请皇上临朝,才发现这封留书。太后看到留书,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只能隐瞒皇上出京之事,以龙体欠安为由,免了今日的早朝。”

此刻,展昭已行至殿外,太后得知他到来,当即传他觐见。

展昭步入殿内,下跪向太后行礼,方一起身,便听太后道:“展护卫,皇上他……”

展昭拱手道:“太后方才的话,臣在殿外已经听到了。”

“那就好,”太后看向包拯道:“包卿,哀家命你率开封府所属即刻出京,以“代天巡狩”为名,寻找皇上。”又对展昭道:“展护卫身为南侠,江湖人脉甚广,可通过江湖朋友暗中查访皇上的去向。”

包拯闻听,面有难色,并未马上接旨。

“太后,”八贤王道:“如今天下皆知皇上因病不能临朝,包大人此时若骤然离京,难免惹人疑窦?何况,皇上无法亲自理政,主持朝局的重担便落在了诸位重臣身上,开封府执掌京畿,更加不容有失。”见太后点头,继续谏言道:“不如让展护卫策马先行,寻找皇上行踪,再命狄青率数百精兵,以巡查各州府防御为名,沿展护卫查到的路线,随后赶去接驾。”

“就依八弟所言。”太后道:“只是皇儿行踪隐秘,展护卫纵有江湖朋友相助,要及时找到皇上,也恐非易事……”

“启禀太后,”展昭道:“皇上的去向,臣已有线索。”说着,取出一个团花龙纹的赤金镂空香囊,交给近旁的一位小公公,对太后道:“这是三日前,臣的一位好友在来京的路上拾得的,请太后过目。”小公公忙将香囊传给陈琳。

太后接过香囊,只看了一眼便惊道:“这……这是皇上的贴身之物!”神色顿时有些慌乱:“莫非皇上路遇悍匪,已遭贼人劫持?”

八贤王也是心急如焚,看上去却依然沉稳:“太后多虑了,想必皇上只是一时不慎,将此物遗失。”

“八王爷所言极是,”展昭道:“上个月,皇上途径御花园,这香囊已然掉落过一次。”

陈琳连忙躬身附和道:“当日奴婢也在。”

包拯道:“吾皇乃是真龙天子,自有百灵庇佑,即使路遇危难,也会逢凶化吉。”

太后知道众人都在竭力为她宽心,但思及皇上安危,心下愈发忧急,眼中不禁浮出怒意:“皇儿啊皇儿,你身为人君,身系万民,行事岂能如此轻率?”

包拯道:“太后明鉴,皇上年纪虽轻,却是贤明圣主,决不会枉顾国事,轻率离宫。此番微服南下,必有机密要事,不便事先言明。”

太后闻听,更是怒上心头:“纵有机密要事不能说与臣子,难道也不能说与哀家?哀家可是他的生身之母!”

“太后息怒!”包拯劝道:“皇上大孝,与太后自是母子情深,然而太后母仪天下,不仅是皇上之母。”

听到包拯的话,展昭不禁心下怅然:“倘若外公并非玉帝,方才在林中的相见,或许就不会是那般情形。”

太后见展昭神色有异,心想:“莫非他知道皇上出京的缘由?”当即探问道:“皇上离宫之前,可曾对你说些什么?”

展昭被她问得一怔,忙道:“没有!”

看到展昭的反应,太后更加确信自己的猜测,见他不肯明言,便不再追问,于是对他道:“哀家给你一道密旨,你出京之后,可随时在当地府衙调派人手。若有人敢违令不从,以抗旨论处!”吩咐陈琳将香囊交给他,继续道:“此物既是由你寻回,还是你亲手交还皇上吧。”

随即,包拯奉太后之命拟好圣旨,待陈琳取来玉玺,在上面加盖了宝印。

展昭跪接了圣旨,又同八贤王商定了一路上与狄青传信的具体方式,便对太后道:“事不宜迟,臣即刻出京。”见太后仍是眉心紧锁,劝慰她道:“太后放心,微臣定会尽快找到皇上,与狄元帅汇合,护送圣驾安然回朝。”

太后望着眼前这个身形单薄,却一向能担起千斤重担的年轻臣子,回想起石国柱谋反一案,展昭为救皇上,身中剧毒,险些丢了性命,忍不住叮嘱他道:“你也要安然回来。”

“谢太后!”展昭拱手向众人告辞,目光触及包拯的一瞬,并无言语,只在心中与他互道“珍重”。

八贤王见展昭走出殿门,忙起身离座,对太后道:“臣尚有些私事要说与展护卫,请太后恩准。”

想到近日宫中关于展昭与思恩的流言,太后当即明白了八贤王的心意,于是对他点了点头。


八贤王谢过太后,追出殿外道:“展护卫请留步!”

展昭闻听,即刻回身走到他面前,问道:“八王爷尚有何事?”

八贤王关切地望着他道:“展护卫此行务必小心!王妃对你和皇上都视如己出,无论你二人有任何闪失,孤王都无法跟她交代!”

“是,王爷!”展昭拱手道:“您与王妃也要多多保重。”


殷红的衣摆拂过黑漆栏槛,展昭迈步踏出了宫门,飞身跨上白马,直奔南城而去。

行至城郊,毫不意外地遇到了小顺子。

小顺子已打点好行装,背在身上,见展昭到来,上前拉住缰绳道:“少主,普阳公主得知皇上离京的消息,忽然记起数日前,皇上无意间曾跟她提到‘杭州’,当时的言语神态颇有些耐人寻味,公主料想皇上此次离宫,定是去往杭州。公主已派御林军程统领入宫禀报太后,同时派岑副统领来府衙告知包大人,不巧大人和少主都进宫去了。公孙先生断定少主会即刻出京,命奴婢务必设法将皇上的去向禀报少主。”

展昭微蹙剑眉道:“皇上为何要去杭州?”

“公主也不明所以,”小顺子道:“不过,等咱们见到皇上,一切就清楚了。”

展昭早知小顺子也要跟去,对他道:“你不能去,留在府衙保护大人。”

小顺子道:“有四位校尉大人在,又有周、鲁两位统领率众守卫保护,包大人不会有事的。”双眼透着伶俐之气道:“何况,一旦找到圣驾,皇上身边总要有个可靠的人伺候。”

展昭垂眸一笑,算是默许了,正欲起行,忽然想起一事,问小顺子道:“外公方才下凡,除了舅舅,二外公也跟在身边……”

小顺子立时明白了展昭的意思,成竹笑道:“陛下此次下凡,正是为了让恕德天王的野心败露,陛下处置好此事之后,一旦回返天庭,奴婢即刻禀报少主!”

展昭听他这么说,顿时放心不少,想起他所说的话,含笑问道:“你每日都回天庭?”

“不!”小顺子惊得一愣,讷讷答道:“只是……陛下和王母娘娘……时常传召。”

“外婆……”虽然十八年来,外婆都不曾与他相见,但展昭知道,外婆一直都是关心他的。不禁唇角轻扬,拉紧手中缰绳,吩咐小顺子道:“走吧!”

小顺子整了整肩上的包袱,翻身上了另一匹马。二人纵马扬鞭,日夜兼程,疾速向杭州赶去。


苏杭美景古有盛名,西子湖畔更是历朝文人骚客必游之地。

西湖位于杭州府境内,湖中碧水如镜,四周群山环抱。亭阁廊榭疏落有致,乔灌二木遍布其间。山峦蜿蜒逶迤,好似龙翔凤翥。遥遥望去,但见山色葱茏,云树笼纱,峰奇石秀,画桥烟柳。数十年后,文坛领袖苏轼任杭州通判之时,曾有诗云:“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可见西湖之美,堪称天下盛景。

落霞余晖之下,仁宗负手伫立湖畔,心中顿生感慨:“江山如此锦绣,朕当愈加勤勉!”吩咐身后的大内侍卫曹湛道:“你去民间暗中打探刘知府的官声政绩,切记不要打草惊蛇。”

“是?”曹湛躬身道:“‘公子’保重!”言罢转身离去。

仁宗回过身来,见不远处有个胖大和尚,正在监督一个管家模样的人带众家丁向百姓舍粥,于是对另一名侍卫彭渊道:“咱们过去看看!”

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妇人刚领了一大碗粥,准备离开,抬头看到仁宗,惊喜地走过来,叫道:“恩公!”

仁宗见此人有些面熟,正自思索在何处见过她,妇人已开口道:“您不认得我了?昨天我儿病倒在城外,没钱医治,您刚好路过,不仅给了我们干粮,还送了十两银子,让我儿治病!”

仁宗一路上救助的百姓甚多,听她一说,这才想起,关切问道:“你孩儿的病可好些了?”

妇人感激地道:“我连夜带他去了医馆,今日一早,他就好多了!”小心捧着手中的大腕,不住给仁宗鞠躬道:“多谢恩公,多谢恩公!”

“举手之劳,不必言谢。”仁宗看着她手中的碗,问道:“这是在那边领的粥?”见碗中的粥虽说不上‘插筷不倒’,但也十分浓稠,心中甚慰。

妇人点头道:“本来每人只舍一碗。”伸手指向大和尚道:“那位大师听说我儿病着,特意允许我再领一碗。”

仁宗问道:“是何人在舍粥?此人可是经常行善布施?”

妇人偷眼看看那个管家模样的人,凑近仁宗一步,压低了声音道:“这是城中富商史家,别看他家的钱多得没处花,向来都是一毛不拔。不过,说也奇了,听说那位大师昨晚游方到这里,去他家化缘之后,史老爷就立即改了脾气,连夜搭了粥场,给穷人舍粥。不仅如此,他还发誓要捐银子修桥补路呢!”

凝视着大和尚魁梧高大的身影,仁宗心中暗道:“此人想必是位高僧。”。

大和尚早已听到二人的对话,高声向史管家呵斥了几句,让他继续为百姓舍粥,便大步向仁宗走来。

彭渊一看他的身形步态和眼中的晶光,便知他武艺不凡,内力深厚,钦佩的同时,也对他提高了警觉。

“这位兄台!”大和尚来到仁宗面前,双手合十道:“你虽为一介书生,却能扶危济困,在下佩服!兄台若不嫌弃,咱们交个朋友如何?”

彭渊见他言语诚恳,眸光清正,渐渐放下了戒心。

仁宗上下打量着大和尚,见他举止口吻都颇有江湖豪气,越发觉得他是方外高人,于是学着江湖人的口气道:“承蒙大师错爱,在下就交你这个朋友!”

“哈哈哈!”大和尚用力拍拍仁宗的胳膊,朗声道:“好兄弟!”

彭渊惊见他如此,心中怒道:“竟敢对皇上称兄道弟,举止还如此无礼,简直是大不敬之罪!”


《昭明传奇》第三部 三界归心(2020修改版)第三章 微服江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