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
在2022年3月4日、3月13到18日,我看了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以18枚金牌、20枚银牌和23枚铜牌共61枚奖牌的战绩位居金牌榜第1名和奖牌榜第1名,也是中国代表团从金牌零的突破到金牌榜零的突破。在每个大项都表现出优异的成绩。
总的来说,各类残疾运动员在比赛中都打动了我。其原因首先是冬季运动就有危险,再加上身体残疾,还能依照健全运动员去完成比赛。其次是自己能挖掘到比赛的技巧,不如说是同时也能第一时间预判到对手的攻击和防守的策略,使自己尽可能取胜,一天一天坚持下去,使自己尽可能得到金牌。包括每场比赛中每个队友的配合。最后能充分借助我们的优势,来在短时间内夺得更多的金牌和奖牌。北京冬残奥会打动我还有其它的因素,这针对于个体而言。本来冬残奥会小项就挺少的,北京冬残奥会上中国代表团还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这是我都意想不到的,或说上届冬残奥会中国仅有1枚金牌,4年过后转折这么大,就换作残奥会也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
我看冬残奥会一直是看重成绩,而几乎没看中残疾运动员的体育精神。我以前滑过雪,可是每滑一次就摔一次,成了家常便饭,当撞到了一个小孩之后,我就第一时间离开了雪场,之后再也没有滑过真雪。要说滑冰嘛,其实我总摔要是硬实地来说,并不是我不掌握滑冰的要领或是我愿意忘掉动作,而是我的注意力不能始终集中成是我总想超越别人。不得不承认的是打台球,由于时间问题导致我心理过紧,对手水平太高导致我无法大胆思考对战技巧去赢对方。由于我的身体协调性差加上力量太弱,使得我有一次玩冰壶无论是掷壶还是扫冰,完成质量都不是很理想。在人际交往方面,除父母外,我只能较大机会去上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家和他们交往,而其余的亲戚却很少交往,搬家的亲戚甚至可能交往不到,使得经常忘记亲戚的称呼,死记硬背不是办法。
看来我现在看(冬)残奥会时,既要关注成绩,也要关注残疾人的精神。应该坚信智力残疾也是可以完成体育比赛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就是智力残疾,然而一个人要建立的信心是自信而不是他信,所以我完成任务要建立自信,用硬用行动证明,从而抵制他信。不再玩真雪,雪乐山是我的最佳选项。滑冰从开始到停止之间我要全神贯注周围的情况,用巧妙的方法超越对手,例如对手是小孩我就用全身的力量来超越。学好数学和物理,经常练习身体平衡和锻炼力量,这几者之间综合运用,从而打好冰壶。平时不能仅光注重礼仪,还要学习许多知识,发展自己的情商。另外还要有送去主义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