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雨港计划【2】

2020-08-25 23:14 作者:东亭菌  | 我要投稿

2 初识

 

陈文瑶拿着相机下了楼,往石家河火车站走去。她赶上了十点半的RainyFlyer,并且在车上拿起局长给她的文件,读了起来。她喜欢听内燃机的声音,伴着内燃机声看文件尤其专注。从石家河站到雨岭石桥站的七分钟里,她居然已经看完了前两个任务点。“雨岭货场,洗煤厂遗址”,陈文瑶默念。

 

十点三十七分,陈文瑶走下雨岭石桥站的站台,走上雨岭镇的街道。她穿过了站前的居民区和一个铁路道口,往石家河方向走去。快到雨岭镇石家河一桥(是一座石拱桥,也是“雨岭石桥”站名的由来)的时候,她往左一转,拐上一条小径。小径的终点是一道锈蚀得接近腐烂的铁丝网,铁丝网上有一个同样生锈的大门,门上的锁早已不知踪影。

 

陈文瑶拉开摇摇欲坠的铁门,眼前是一片长满荒草的地皮。陈文瑶刚一迈开步子,就被绊了一下,相机差点被丢出去。绊倒她的是一根铁轨,她仔细一看,发现这一块空地上至少有十条平行的轨道,向雨岭山下倾斜。这分明就是一个铁路货场!远处有几个龙门吊的骨架,都已经残缺不全,看来在雨岭矿业集团倒闭之后,这种金属制品被偷了不少。

 

拍完铁轨的照片之后,陈文瑶按照着那一份文件所指引的方向,往货场深处走去。齐膝深的杂草让行走极其困难,幸好货场的边缘有一条没有完全被杂草淹没的水泥路可供她行走。水泥路边平躺着一个残缺不全的牌子,依稀可以辨认出“TRU”和“LOA”六个字母和半个箭头,想必是“TRUCK LOADING”(卡车装货点)的意思。走到了龙门吊骨架的位置,陈文瑶发现了更多废旧金属:两辆生锈的叉车。叉车被随意停放在一块破损不堪的水泥地上,地上依稀可见用来标明放置集装箱位置的线条。这块水泥地一路延伸到河边,陈文瑶看了看手上的文件,“那应该就是传说中的雨港了,”她想。

 

水泥地的尽头果然没有让陈文瑶失望:那确实是雨港,是雨岭镇当年在石家河上的港口。只不过它的情况比铁路货场的情况更差,毕竟这条小河只能走不到五百吨的船,在雨岭煤矿采空之后就几乎完全失去了货源,苟延残喘几年之后于1968年关闭。文件上包含了一些雨港的黑白照片,似乎拍摄于理查德殖民时代。老照片上那些用来存放散货的货仓已经不见。装卸机器虽然可以看到,但是几乎已经无法辨认是装卸机器了。港口的吊车情况比铁路货场里的吊车更差:它已经只剩下一块块连在一起的铁棒,如果不经提示,没人可以想象得到它当年矗立在雨岭的石家河之滨的样子。至于港口的建筑,现在已经成了一堆瓦砾。老照片上,这些建筑楼顶上曾经有会发光的“RainyPort”一词,现在这些发光字前五个字母被放在雨岭石桥(Rainy Ridge Stone Bridge)火车站的站房上,后四个字母早已不见。雨港这个港口巅峰时期能供应智茹市三分之一的煤炭,甚至还出口到外省,现在已经变成了这个样子,陈文瑶不禁黯然神伤。

 

陈文瑶是1991年出生的石家河人,从小住在在石家河城关,对雨岭的历史知之甚少,仅仅限于雨岭有一个采空的煤矿而已。她不知道雨岭有过一个这么大的铁路货场,甚至没见过石家河里的船——石谷本线通车不久之后,石家河的客船就停运了,1968年雨港停运之后,货船也没了。她挺喜欢内河航运的,无聊的时候也曾去月门港看船。看到雨港有过那么辉煌的航运历史,她对雨港的好感度瞬间增加了。


听说昨天有人想要比例尺?



雨港计划【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