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热带雨林第三集:在夜晚的雨林,找到了目标物种

手机B站点击视频右上角三个点就有写笔记的选项,电脑是在视频下方。可以边看视频边记笔记,希望B站能有越来越多的课代表!
1、周氏睑虎
睑虎与壁虎的区别:睑虎是壁虎的亲戚,但是睑虎脚上没有吸盘,而且能眨眼,壁虎眨不了眼;爬行的时候整个身体是悬起来的,不像很多蜥蜴是贴在地上爬。
简介:周氏睑虎(学名:Goniurosauruszhoui)爬行纲有鳞目蜥蜴亚目睑虎科睑虎属的一种生物,为海南特有种。
特点:眼神很迷人,身体是紫色的
发现与命名:周氏睑虎是2018年周润邦发现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发现者的曾祖父周海泉先生
分布区域:海南
注意:周氏睑虎已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捕捉贩卖都是违法的。


2、澳链尾蝎
简介:澳链尾蝎(学名:Liocheles australasiae)为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蝎目八重山蝎的一种生物。体形特征 3~4cm,食 性 喜吃小蟋蟀、蜘蛛、毛虫,以及同躲在朽木中的甲虫幼虫,也会吃较大昆虫的尸体。
特点:能孤雌生殖,就是只有一只就能产崽
别名:八重山蝎
分布区域:海南,以及兰屿、绿岛、屏东武泰,新加坡、日本宫古岛等诸岛

3、细尖狼蝎
别名:海南双针蝎
特点:毒针旁边还有一个小针,看上去跟两个针似的

4、变色树蜥
简介:变色树蜥(学名:Calotes versicolor)是鬣蜥科、树蜥属的爬行动物。头体长10-12厘米,尾长大约30厘米。
别名:雷公马、雷公狗、马鬃蛇、鸡冠蛇、四脚蛇
分布区域: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印度(包括安达曼群岛,特别是在印度大陆)、斯里兰卡(锡兰)、缅甸、泰国、西马来西亚、马尔代夫、越南、中国(云南、广东、广西、香港、海南)、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毛里求斯(留尼旺岛、罗德里格斯岛)

5、䗛(xiū)
科普:因为叫竹节虫三个字太长了,昆虫命名的时候不能这么命,所以科研工作者为其起名为䗛。
简介:䗛(学名:Gongy10pus adyposus Brunner)为节肢动物门六足亚门昆虫纲有翅亚纲竹节虫目动物的总称
特点:身体很修长
别名:竹节鞭、竹节虫
分布区域: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均有分布
注:视频中的为短肛䗛

6、姬蛙科( 蝌蚪)
简介:姬蛙,无尾目姬蛙科的1属。体型小,分布广泛,数量是两栖动物中最多的(姬蛙科有65属超过300种),澳洲和新几内亚地区的全部一百余种姬蛙都没有蝌蚪阶段而直接孵化出小蛙。
特点:蝌蚪是透明的,嘴朝上飘着游泳


7、细白环蛇
简介:细白环蛇(学名:Lycodon subcinctus)为游蛇科白环蛇属的爬行动物。生活于平原、丘陵地区,食蜥蜴。卵生。
分布区域:主要分布于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海南、福建等地

8、翡螽(zhong)
简介:翡螽(学名:Phyllomimus sinicus)是拟叶螽科翡螽属的一种中型螽斯,头部锥形,体长约20-30mm,全身通绿,停栖时头部至翅膀形成狭长的叶片状,栖息的姿态极为特殊,善于伪装,很像一片树叶轻轻的散落在其他叶片上,因此很难被发现。常见于草丛、树叶间。
特点:善于伪装
别名:翠衣、翠宝、翡翠螽斯、扁拟叶斯
分布区域:分布于中国陕西、湖北、重庆、四川、江西、广东、福建、台湾、海南等地,日本亦有分布。

9、蟠马陆
科普:蟠马陆与球马陆的区别
①看体节:球马陆目体节为12节,卷为球时只能看到11节,蟠马陆目体节为13节,卷为球时只能看到12节
②看触角:球马陆目触角位于头部中间,较细长,第三节和第六节延长;蟠马陆目触角位于头部两侧,整体较短粗
简介:蟠马陆目Sphaerotheriida又称圆马陆目,最大体长约9cm,体节13节(卷为球时第一节掖入最后一节,只能看到12节),触角短粗
分布区域:热带


10、蟋螽科
简介:蟋螽科(Gryllacrididae)是直翅目的一科,主要栖息于丛林、草间,亦有少数种类栖息于穴内、树洞及石下等环境中。食性复杂,有植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等多种类型。该科分17个亚科。世界已知约1万多种,中国仅知200多种,估计约有500种以上
分布区域:主要分布于世界的热带和亚热带区

11、蛇眼蛱蝶
简介:蛇眼蛱蝶(学名:Junonia lemonias (Linnaeus))属鳞翅目,蛱蝶科。翅正面褐色,前翅中室及外半部有黄白色斑纹,前翅cu1室及后翅m1到cu1各室有黑色眼纹,围以橘黄色环,两翅亚缘有橘红色新月纹斑列。
别名:鳞纹眼蛱蝶,眼纹拟蛱蝶
分布区域: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台湾、香港;越南、缅甸、泰国、锡金、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

12、农家乐老板K歌+狐主任露脸
参考来源
搜狗百科
百度百科
【微科普】球马陆&蟠马陆 ━千足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