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技术要想进步,离不开纯木

2022-05-11 16:48 作者:马克聊乒乓-TheMatrix  | 我要投稿

       技术要想进步,离不开纯木。这个40+塑料球时代,练习什么技术是技术进步?对于业余球友双反打法来说,在有一定速度的前提下,给球加上充足的旋转,这就是技术进步。说直白一些,正反手弧圈球技术是业余的弱项,练好了弧圈球技术,业余球友的技术就能得到最快的提升。

       我有一个球友,她以前也喜欢打球,但中间隔了可能十年没打,现在再打球,总觉得现在的球怎么不容易打出威力。我和她解释了一下,现在的40+塑料球比以前的赛璐珞球要硬,要更大,所以更难打出威力。她说以前的球,她感觉很容易就爆冲死对手,但现在打不出以前的那种威力了。说直白一些,现在的40+塑料球,如果弧圈球技术不到位,是很难打出高质量的单板质量的。以前的赛璐珞小球时代,不需要身体发动,只靠手就能打出相对更快的和更转的球。现在的40+塑料球,速度和旋转都比以前更弱,也更依赖身体发力和技术动作的规范合理性。

       有良好基本功的,正反手练球能随便连续练几十板的这种球友,他们当然是可以随便拿vis和968来练功,但实际上业余的很少有半专业和专业的基本功水平。如果基本功不那么扎实的,确实需要一支手感通透的纯木来练功。很多业余球友有个误区 ,他们有时候只图一时之快,买个“传说中”的超级张或者波尔zlc这种弹性非常好的底板来打球。这种板子因为弹性确实好,出球速度确实是最快的那种。但凡事都有两面性,超级张速度超快,弧线实际上是偏低的,而且裹球感并不强,球在球板上的停留并不长。如果只是求快,用超级张是没问题的。但如果要练出一手强大的弧圈球技术,要中远台和对手对拉十几板,用超级张肯定就不行了,因为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弧圈板。

        什么是传统意义上的弧圈板?马龙,许昕和陈梦他们用的就是,因为他们的打法就是弧圈结合快攻的打法,他们的主要得分方式都是弧圈球进攻。龙五x,968,许昕蓝标,斯蒂卡45这些就是典型的弧快底板,这些底板的共同特点就是持球时间长,脱板不那么快,制造旋转的能力比产生速度的能力更加突出。

       如果你正手拉球练习能轻松连续几十板,那么用龙五x,968,pro05x,蓝标,45或者vis练球都是没啥问题的。如果没有达到这种水平,那么务实的来说,手上搞一支七夹纯木去练功是很合算的,而且现在的七夹纯木普遍比纤维板要便宜很多。这里举个例子,你说我要学赛车,不可能教练一上来就让你开400公里每小时的F1,这样不是学车,这种是学“翻车”。如果你对弧圈球技术没有深刻的认识,上来就买超级张,那么这种就是典型的学“翻车”。超级张脱板快,弧线低,手上的感受虽然清晰但手感反馈的量比较少,裹球不深,用这种板子学弧圈球,无异于自己给自己挖坑。长此以往,技术只能负增长。

       快攻技术,旋转弱,弧线很直,不拱,以速度,以快速的节奏取胜,主要站位是中近台,代表人物有张本智和,伊藤美诚。弧圈球技术,旋转强,弧线拱,以旋转的变化和落点取胜,站位中台,结合远台弧圈球对拉。以此可见,快攻和弧圈球技术差异是比较大的,实际上,快攻板和弧圈板也是有差异的。弧圈板的主要特点就是制造旋转的能力,明显比产生速度的能力要强,而且弧圈板的弧线明显会更拱,更易于中远台的弧圈球进攻。

       快攻板的主要特点就是速度快,所以弧线低平,这种底板一旦进入中远台弧圈对拉的时候实际上是吃亏的,因为快攻板的弧线不可能像弧圈板那么拱!因为弧线不够拱,快攻板退台对拉旋转就更弱,而且失误率会明显更高。而且通常来说快攻板的形变都要弱一些,所以快攻板退台之后的底劲也要吃亏一些。

       综上所述,如果要想提升弧圈球技术,是有必要搞一支七夹纯木的。我为啥不建议五夹纯木,因为有些五夹纯木虽然底劲是不错的,但打40+塑料球确实有点太费力,难打出速度。另外,有些软一些的内置其实也可以作为练功板,比如方博x,inner alc或者inner zlc。但毕竟还是纤维板,所以内置手感还是明显比七夹纯木更硬一些,而且价格会比七夹纯木更贵一些。七夹纯木,因为硬度适中,所以持球比较好,手感比较有数,能比较容易的制造出充分的旋转,利于弧圈球技术的提升。具体来说,像三维北欧七,银河437和537这种百元左右的可以无脑入,因为性价比确实高,练功效果确实好。

       业余球友最大的误区就是越贵的就越好,他去买个超级张来练功,嗯,牌面是有的,但真的没法练功。超级张脱板太快,持球弱,弧线低平,手感过于硬挺,而且它压根都不算传统的弧圈板,拿它练弧圈球技术,这是自己跟自己开国际玩笑来着。总之,对于初中级球友来说,要想技术进步,装备一支七夹纯木是很有必要性的,有助于加深对弧圈球技术的理解,提升发力集中的能力,提升技术动作的规范性。至于具体选哪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般来说,练功为主的话,国产百元左右的国产足矣。关键是手感不要太硬,脱板不要太快,弧线一定要好,手上要有足够的反馈。

       一味地追求硬底板,追求快底板,追求贵底板,这是和练功背道而驰的。务实的挑选器材才能助益技术提升,才能符合练功需求。

     

       


技术要想进步,离不开纯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