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区总部经济发展显成效
近日,宁波市2020年度首批总部企业名单公布,全市418家企业被认定为宁波市总部企业,镇海占据其中18席。
这个数字,体现的是镇海立足实际,集中资源培育本土总部企业,并扩大招商优势招引总部企业落户,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的阶段性成果,也是镇海在新阶段谋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抉择。
上市步伐显著加快。近年来,我区企业在研发投入、项目投资、总部功能上下功夫,上市步伐显著加快。我区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PO(首发上市)于2019年底顺利通过审核,次年6月在创业板正式上市,募集资金4.5亿元,成为近8年来镇海本土培育的首家上市公司。该企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发展策略,牢牢掌握关键技术的知识产权。2017年至2019年,该公司研发费用投入逐年递增,分别达到1091.45万元、2049.29万元和2237.11万元。该企业主要从事研发、生产、销售燃料油深加工领域的重芳烃系列产品和轻质燃料油业务,其主要产品包括沥青助剂、橡胶助剂、润滑油助剂和轻质燃料油等。此次上市募集资金主要投向旗下60万吨/年环保芳烃油及联产20万吨/年石蜡生产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下步,该企业将继续提升产能规模和产品层次,努力将企业打造成为全球高端特种油品原料供应商,将持续提升团队能力,借助资本市场之力,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总部梯队企业培育成效显现。为更好地提升总部功能,强化领军企业示范引领,我区着力总部梯队企业培育。我区镇海石化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以“助力能源化工企业物畅其流”为使命,采用集团化运作,为能源化工企业全面提供公路、仓储、水路综合物流服务,获评全国民营物流企业50强,入选宁波市十佳“物流领军”企业名单,上榜2020年中国化工物流行业百强综合服务企业名单。我区宁波物产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上规模的综合性仓储物流企业,在先进高端设备投入方面走在前沿,以德国通快式标准并结合实际改造现代化厂房,投产的精密钣金加工项目首台激光切割设备已投入运营,2020年该企业获全省现代物流业“亩产效益”领跑者称号,全省仅20家。
总部企业招引齐发力。“十三五”以来,镇海区各职能部门发挥自身优势、多措并举、凝心聚力,以清退散、杂、乱的废旧厂房“腾笼换鸟”,以镇海大厦、城投大厦等高端总部经济楼群建设“为凤筑巢”,以“妈妈式服务”招引和培育总部企业落户。我区浙江联盛合众新能源有限公司是2017年新引进的一家由世界500强企业法国法能(ENGIE)集团注资并购的新能源企业,在招引服务过程中各部门协调并进,形成合力,解决营业执照、税务登记变更、经营场所选择等一系列问题,短短两个月就办妥了所有的注册手续并顺利落地。近年来,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宏观背景下,在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企业发挥总部优势,迅速拓宽市场,做大做强做优,已经成长为新能源领域首屈一指的领军企业,在全球项目储备总量已经超过1.4GW,业务遍布五大洲。
新形势下,发展总部经济势不可挡,将为争创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先行示范区汇聚强大动力。目前在编制的《镇海区“十四五”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中也多次提及打造总部企业、发展总部经济、建设总部基地等项目,从规划引领方面着眼未来,聚焦发展总部经济。
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镇海区将大力培育总部经济,盘活镇海大厦等商务楼宇资源,继续引进化工材料、信息服务、港航物流等领域的总部型企业,建设特色总部基地,建设好人力资源产业园、跨境电商产业园等专业园区,谋划推进中电数字经济产业园、节能环保科创园等新园区建设,发展壮大金融、信息、商务服务业,以满足总部企业的配套服务需求力,打造宁波主城区的金融、商务次中心。
下步,镇海要打造总量大、能级高、环境优的总部经济发展高地,着力培育一批类似萌恒集团、创维双创、石化海达等区域性总部和功能性总部企业,鼓励大型总部企业的行政管理中心、研发创新中心、交易结算中心和供应链管理中心落地镇海,提升镇海企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
2021-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