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耽文】后三国拓展DIY企划(贰):蜀势力武将(第一包与第二包)

2020-10-01 22:07 作者:翊策  | 我要投稿

首篇链接↓

第一次来的看官们请务必阅读首篇专栏,了解本篇采用的新概念!

中秋快乐,国庆快乐,我是晨翊策!我开始填坑啦!

后三国系列是我和策划@WAHX共同创作的系列,本篇带来的是前两包的六名蜀将+一名SP蜀将!

此时的季汉,有这么两伙人:

逐渐认清了现实的现实主义者们开始着手于守成,一步步磨灭掉这个政权最可歌可泣的精神;

而继承了前人遗志的理想主义者们仍在奋不顾身,即便民力凋敝,即便希望渺茫。

“能将荐征途。”

SHU 01 睦军之能 向宠 4体力

畅军出牌阶段开始时,你可以将至多X张牌置于武将牌上,称为“晓”(X为全场角色数);若你有“晓”,则你可以将与“晓”花色相同的牌当【杀】或【闪】使用或打出,且因“连环状态”传导的伤害对你无效;准备阶段,你令任意名角色分别获得一张“晓”,然后你获得所有“晓”并将手牌摸至体力上限张。

哀兵〗当你死亡时,你可以选择一名角色。若如此做,你死亡后,其依次成为X张【杀】的目标(X为“晓”数)。

--------------------------------------------------

(撰文:晨懿册)

由于系列完结前夕,手杀官方正式出了杨仪,于是我秉着不与官方重复的想法而将杨仪从正式名单中除了名,将之换成了同时期的向宠。所以向宠其实是整个系列里的最后一名武将,但由于顶替了杨仪的地位而占到了开篇词的第四位(

向宠的设计是我完全在官方胎死腹中的新11向宠的基础上进行修改的,联动全武将重铸计划  原版设计可以参看韩旭的直播录屏(17分以后)或者紫乔前辈的介绍文。至于插画,我是没能搞到阵面原画(

畅军的出典大家都很熟悉了,我也是顺着官方思路来的。而在原废稿基础上增加的连环无效效果是出自夷陵之战蜀军溃败,唯有向宠所领的军队能够完好无损有序撤回的事迹,这个事迹也是“先帝称之曰能”的原因。危难时刻是显示一个人有无领导才能的最好时机,令人联想起年初的鄂省。放在游戏效果里就是配合神刘备了,神刘备连上畅军后的向宠完全没有负面,甚至可以及时停止铁索的传导伤害。向宠不缺杀闪,使用中唯要注意置晓不能过多,否则很难吃到补牌效果,除非你愿意给敌人送牌。

哀兵的出典则是深得军心的向宠在战死后,手下军队奋力冲杀而夺回向宠遗体的事迹。原废稿的一张杀显然不适合军争,于是我联想起深得军心这一点,很自然地就和一技能的晓套在了一起。总而言之这版向宠很有蜀国的一贯风格,是我比较满意的。

“称子均之宽勇,比巨达之忠厚。”

SHU 02 (shuò)功立益 句扶 4体力

宽勇〗每回合限一次,一个阶段开始时,你可以摸三张牌。若如此做,你于此回合结束时选择一项:1.失去1点体力,然后你可以跳过下一个阶段;2.弃置两张牌(不足则全弃)。

--------------------------------------------------

(撰文:晨懿册&WAHX)

由于第一包的大长技能看着实在头疼为人诟病,于是我在第二包开始时进行了设计简洁技能尝试。句扶便是简洁尝试的成果之一。这人是个完全没有任何事迹流传的人,我们只知道他的功劳很大,却完全不清楚他干了什么……但因此,也很方便套一个简单的技能给他,将其设计成了兼具强度与简洁性的简单

宽勇〗的名字出自陈寿的评价“忠勇宽厚”。初版的句扶锁死了摸牌与选项的时机,导致虽然简洁,但给人带来一种与术爸相同的审美疲劳;而这一版的句扶拓宽了设计思路,以“跳阶段”为中心延伸到了每个阶段开始都能发动,增加了多样性与创新性。最基本的保底用法就是英姿+2庸了,如果体力充裕的话还可以掉血跳弃牌蓄爆(当大号魏姜维)、跳判定躲兵乐等等。

原画来源于阵面对决的李严。因为三国杀后来通过原创设计大赛而采用的李严人设与这张人设有较大的不同,所以我理直气壮地将他挪为了句扶(

“倾势控阳阴。”

SHU 03 百术由心 陈祗 3体力

衡廷〗当你使用【杀】或伤害类锦囊牌时,你可以为此牌增加或减少一个手牌数不小于X的目标(无距离限制);当你使用【桃】或非伤害类普通锦囊牌时,你可以为此牌增加或减少一个手牌数不大于X的目标(无距离限制)(X为你本回合使用过的牌数)。

和义〗准备阶段,你可以弃置一名角色的至多X张手牌(X为你的体力值)。若如此做,其下个准备阶段,其将手牌摸至体力上限张(至多为5)。

--------------------------------------------------

撰文:WAHX&晨懿册)

称号来自玩点。陈祗在蜀汉后期可以算是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了。他曾经和谯周辩论(然后谯周输了,回去写下了《仇国论》)、支持姜维北伐,一定程度上稳固了蜀汉内政;然而在黄皓权力渐长时,他却没有制止,导致后来黄皓专权,对蜀汉灭亡也有一定的责任。因此,陈祗的技能与蜀汉后期的相关人物有一定关系。
一技能〖衡廷〗与董允的〖舍宴〗类似,都是改变牌的目标数量。不同于〖舍宴〗的偏防守,〖衡廷〗是偏进攻的,这对应陈祗主战,而董允时期的朝廷主和。但是,仔细分析两种牌的条件,我们就能发现,要想攻击牌多指定一个目标,陈祗就应该少用牌;要想补给牌或者拆顺多指定一个目标,陈祗就应该多用牌,这与通常的牌序是不同的。是否为了发动技能而放弃牌序,或者利用近位敌人甚至队友为跳板杀远位敌人,是需要根据场上情况合理判断而管理手牌的。或许这就是当年陈祗的感觉吧
二技能〖和义〗取自刘禅对陈祗的评价“和义利物”,意为使事物各得其宜,效果上则是取“弃去冗余的、补来缺损的”的意图,以及“表面讨好主和派(弃牌制约),实则为主战派稳住后方(补牌)”的想法——这一点尤为体现在帮助姜维觉醒上。〖和义〗用法多样,任意张数的弃牌能很好地配合〖衡廷〗增减目标,使〖衡廷〗更为顺畅。若是单独拎出来看,补牌效果可以辅助高体力上限队友,而最多三张的弃牌也能大大削减一名对手一轮内的防御力,对于卖血摸牌流的效果更佳,隐含着克制曹魏的意思。

顺提,插画的调色改了好久,不看原图绝对想不到这衣服原来是绿色的(

和义指示物

用来辅助记忆,指示受技能影响的目标。

以前的我是不能接受这种跨轮次记忆的,但自从见过郝昭以后我发现这种一轮记一个人的也还算行(

“耽文思蜀论。”

SHU 04 华辞忠君 郤正 3体力

耽文〗当你使用牌时,若此牌与你本回合使用的上一张牌颜色相同,则你可以摸一张牌。若如此做,你不能对其他角色使用牌,且其他角色不能对你使用牌,直到回合结束。

相导〗一名角色的弃牌阶段开始时,若其未于出牌阶段使用过牌,或其已损失的体力值不大于你,则你可以令其选择一项:1.摸一张牌;2.本回合手牌上限+2。

--------------------------------------------------

撰文:晨懿册&WAHX

大家都知道乐不思蜀的主角是刘禅和司马昭,但教刘禅演戏的郤正的名字却很少被人记住。

两个技能都是事迹类技能。〖耽文〗取自郤正耽意文章而使得黄皓对其无感,而没有受到政治斗争的影响。〖耽文〗可以为郤正带来大量的牌,但是一旦开始过牌就会自守,过到的牌就不是很自由了。而如果先输出再过牌,很容易造成过牌量更加不足,这就需要认真考虑了。而在另一方面,〖耽文〗并没有限定是回合内,所以郤正对高爆发型武将(比如AK标黄盖)是有一些防御的(所有的【闪】都是红色),当然这样的防御很有限。
〖相导〗则取自刘禅在钟会造反时仓皇前往洛阳,郤正毅然舍弃家小与侍从挺身而出护送刘禅的事迹。刘禅在洛阳,一直依赖于郤正的教导才得以安身。〖相导〗最显著的效果就是赠送全队的手牌加成,在团队暂缓输出节奏、回复状态的时候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效果。〖相导〗也能够很好地配合限制出牌阶段的效果,最典型的就是典故来源的【乐不思蜀】和刘禅。
另外,由于〖相导〗条件的判定是“已损失的体力值不大于你”,这使得对面不太敢动郤正,如果集火没打死而让郤正已损失的体力值大于等于全队所有人,那就开启了全队的BUFF效果。实际上还让郤正自己稳定获得了闭月或牌上限+2的效果,这可以显著提高〖耽文〗的发动频率。


“仇论言降。”

SHU 05 孤诣铸犁 谯周 3体力

渊通〗一名角色的摸牌阶段结束时,你可以观看牌堆顶的两张牌;一名角色的弃牌阶段结束时,若你于此回合内使用或打出过两张颜色相同的牌,则你可以摸一张牌;若其于此回合内未使用过【杀】且其未造成过伤害,则你可以令其摸一张牌。

仇论〗当一名角色的体力值于其回合内发生变化时,或当其于回合内成为牌的目标时,你可以判定。若结果小于8,则你摸一张牌并交给其一张牌,然后其本回合不能对不为其的其他角色使用牌。

--------------------------------------------------

撰文:晨懿册)

谯周是当年的我在画面感与契合度上最满意的一个设计,但现在看来着实是有着要素过多到溢出、杂糅了太多想法结果很鸡肋的毛病。整个思路都是围绕着他反战者的形象设计的。

一技能〖渊通〗名称来源于他的学生陈寿对他的评价“词理渊通”,事迹则出自谯周作为大儒饱读经书,被称为“蜀中孔子”。看牌堆顶牌的效果表现谯周通晓天文,能占卜星象;使用两张颜色相同的牌后摸牌表现他博学多识,熟稔经典;令不杀敌者摸牌则体现他的主和立场。
〖渊通〗在自己的回合内不需要有过于缜密的思考,两张同色牌的条件不难达成,若无则可将非必要牌留至下轮使用;但〖渊通〗会改变队友的出杀思路,若周围角色均不好下手、出杀收益不稳定的时候,可以改为蓄爆来换取闭月效果。
〖渊通〗的摸牌与前文郤正的〗类似,在回合外依然有效,能为谯周带来有限的防御

二技能〖仇论〗名称来源于谯周的反战著作《仇国论》,技能内容则融合自他的多个事迹。首先在自己的回合内成为目标,让人最先想到的就是吃桃、喝酒和上装备了。吃桃、喝酒与上装备对应了刘禅沉溺玩乐、兴建宫室,而谯周上疏劝谏刘禅应当遵循先帝遗德。除了吃桃和上装备以外,在回合内成为牌的目标暗指的就是姜维的〖挑衅〗了。开无中和上装备也有着积极备战的含义,而谯周要做的就是打消你的积极。

此同时,能够触发条件的不止是成为目标,还有受到伤害,而在自己的回合内受到伤害能让人很容易想到决斗——没错,此处指的是IF线登位以后与敌人决一死战的刘谌。刘谌整个武将的设计都是基于IF线的,于是我就给出了IF线的配合:刘谌正欲〖战绝〗,顽固的“投降派”谯周坚绝地阻止了刘谌进一步做出行动,“所谓背水一战还不过是垂死挣扎,投降方可保全国家与百姓”。同时,受到伤害再次对应了史实的姜维,姜维若在无闪时〖挑衅〗还被杀中,则能够给谯周两次发动技能的机会。

接下来的判定效果,对应演义中谯周根据星象多次上奏反战的谏言——谯周在任何人的摸牌阶段结束时可以堆顶的牌,他早就知道了判定是什么结果,所谓星象无非是他进谏反对北伐的借口“判定”成功后,谯周给目标一张牌并令他获得自守效果,概括一下就是“北伐北伐北伐个锤,赶紧回来吧”的画面。

最后,判定的数字选择了“小于八”不仅是保证发动频率,同时也是有典故对应的:谯周曾经做出过司马昭八月去世的预言。与此同时,小于八也对应了谯周本人也是正好死在了七十岁(小于八=不大于七)(按公历算为69岁)。
说了这么长的设计思路,〖仇论〗在实战中更多偏向于帮助状态不佳的队友迅速恢复状态。与一技能一样,谯周的队友还要好好考虑牌序,在使用装备和吃桃、开无中之前要尽量把针对其他角色的牌都用出去。〖仇论〗有时也可以对捏着一大把牌的敌人使用,毕竟谁都有可能犯傻,万一看到桃子一激动吃了然后自守了呢
别止息我带你玩.jpg)

面杀中谯周在看过牌以后可以给队友个眼神让他自己体会,毕竟我们要素质打牌不能通牌(

附加牌

全国〗游戏开始时,你获得一枚“附”;当你因受到其他角色造成的伤害而进入濒死状态时,你可以减1点体力上限,弃置所有手牌并将体力回复至2点,然后将“附”与区域内的所有牌交给其。

诏辟〗锁定技,有“附”的角色的身份牌对你可见;若你不为主公,则你的胜利条件改为与有“附”的角色相同。

这是原版的三技能,限定技〖议降〗,因为过于胆创,触及到身份这个不可乱动的游戏机制而被我做成了可选项。而既然是可选项,那么做成两张武将牌未免太过麻烦,于是我突发奇想给它做成了清弦残谱式的附加牌,并大幅度修改了效果,也添加了标记——既然已经是可选项了,我就不拘泥于非神不标了。

“附”标记

〖全国〗出自谯周最有名也是最被人唾弃的事迹——力排众议劝刘禅投降,〖诏辟〗则来源于谯周在投降之后被认有保全国家之功而受到了封赏。原版〖议降〗虽然让劝谏的另一名角色回复了体力,但只改变了自己在存活时的胜利条件,导致被劝谏的人最后还是得死,自己的地位又很尴尬,在契合上略有崩塌。现版本我将投降的效果改为只针对自己而投降,同时也大幅度简化了改变胜利条件的后续效果。投降后的谯周会十分脆弱(2体力上限,对应历史身患重病),这也很容易被对手落井下石,甚至是被双方一起砍死,这时候就要看面杀玩家的演技如何了。历史上的谯周就选择了不进国都留在蜀地,最终在司马炎执意召他后病逝。


“唯守一城孤。”

SHU 09 砺义捍冲 罗宪 4体力

义战〗每轮限一次,一名角色的回合结束时,若其手牌数大于你,则你可以展示其与你的所有手牌并选择一项:1.弃置其至多X张非基本牌;2.摸X张牌(X为其与你的手牌数之差,至多为5)。

烈守〗若你的体力值不大于2,则你可以将一张红色牌当【无懈可击】使用或打出。若如此做,本回合你的所有红色手牌均视为【无懈可击】;若你的体力值不大于2,则你可以将一张黑色牌当【闪】使用或打出。若如此做,本回合你的所有黑色手牌均视为【闪】。

--------------------------------------------------

撰文:晨懿册)

罗宪的初稿是我投稿了3D10J的作品,当然,不出所料地落选了hhh

此次罗宪的技能基本是依据他人生中最出彩的事迹——坚守永安来设计的。罗宪不仅在蜀国灭亡之际始终守住永安到最后一刻,维护了城中的安宁,还在蜀汉投降以后顶住了吴军的大力西征,最终逼退了陆抗。罗宪的才华得到了司马炎的肯定,在晋朝得到了任用,得以善终。

一技能〖义战〗出自罗宪以大义治军守城的事迹 。展示手牌意为光明磊落,不惧强敌;弃牌和摸牌均意为公平竞争。只有到了手牌数差距较大的后期,〖义战〗才能实现大弃牌或是大摸牌,同时少量的手牌也不惧怕公之于众,这与罗宪在蜀汉濒临灭亡之刻才开始发挥出自己的才能相符。〖义战〗的目标主要是摸牌系与屯牌系,在实际操作中这一点与郝昭的弃牌目标是有些相像的,而在契合上针对的是废除防具栏后摸牌蓄爆的陆抗。同时,正如这个技能最初的思路,〖义战〗也克制发动〖寝情〗后多摸牌的黄皓,契合了罗宪坚决不依附黄皓,而受黄皓憎恨被调往巴东的事迹。虽然罗宪在当时是被贬谪到了巴东,但驻守永安也使得罗宪日后能够一展才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这个走到了末路的蜀汉,黄皓也算是成就了罗宪这位将才。在手牌极度匮乏的时刻,〖义战〗或许可以对手牌充足的队友使用以实现补牌效果,不过这样会使得队友的手牌全部暴露给敌人,要慎重使用。

二技能〖烈守〗表现罗宪面对吴军的进攻丝毫不惧,孤立无援依旧死守永安,最终逼退了陆抗的事迹。转化【无懈】和【闪】分别对应克制陆抗废除武器栏后出【杀】上限+3和废除宝物栏后获得的〖集智〗。牌堆中的【闪】全部为红色,同时红色牌中防御牌居多,罗宪将一定不为【闪】的黑色牌当做了【闪】,令其防御坚不可摧;七张【无懈】里有四张是黑色的,将红色牌当【无懈】的思路也是相似的。但一旦选择了转化便不可再回头,所以在发动技能时也需慎重,无脑发动小心会出现让一手桃子变成无懈的尴尬局面(

〖烈守〗的用牌能力也让〖义战〗的效果更加明显,不至于出现抓着一手牌无法〖义战〗成为白板的情况。但〖烈守〗的前提条件是罗宪已半血,如果手长的敌人放着罗宪不管罗宪依旧会变得白板起来(如果罗宪不住扎在永安堵住敌人的去路便无法发挥出才华,魏军正是从其他道路直取成都的),所以嘲讽极低的罗宪要适当卖血,使自己成为团队的无懈手。

义战指示物

用来辅助记忆本轮次内是否已发动过义战。

PS:说起这个罗宪,他的灵感来源的底稿,其实叫郤正(

当时WAHX扔给我的,为克制黄皓而做的郤正一技能是这样的

释讥每轮限一次,一名角色的回合结束时,若其手牌数大于你,则你可以展示其所有手牌并选择一项:1.弃置其中的非基本牌;2.获得其中的基本牌。

我表示这技能名字与效果严重不符是个大问题,完全可以改个名扔给罗宪

于是我就随手摸出来了个罗宪,然后……罗宪就这么诞生了(

SP 01 自缚的争鹬 杨仪 3体力

措军〗每回合每项限一次,当一名角色对其距离1以内的角色造成伤害后,你可以弃置一张牌并选择一项:1.令受到伤害的角色摸两张牌;2.令其本回合不能回复体力,然后其失去1点体力。

怨功〗觉醒技,若有角色因措军〗而进入濒死状态,则当此濒死结算结束后,你加1点体力上限,回复1点体力并摸X张牌(X为死亡角色数),然后你失去措军〗并获得烈辩〗。

烈辩锁定技,当你使用牌结算后,若此牌指定了其他角色为目标,且此牌未造成伤害,则你选择一项:1.弃置一张与此牌颜色相同的基本牌,然后弃置其中一名目标角色的一张牌;2.失去1点体力。)

--------------------------------------------------

撰文:晨懿册)

前文提到过,杨仪的位置被向宠替代了。但由于我舍不得直接抛弃掉这个很中意的早期作品,于是将他也一并进行了优化修改,最终制成了SP的形式。手杀的插画还是香啊(

杨仪的新称号也是我第一次设计五字称号,既然是SP了就放得开一点了,在手杀原版为了和魏延强行对应的“孤鹬”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

一技能〖措军〗出自杨仪随诸葛亮北伐,制定规划、整顿军制,成为武侯军中的得力助手的事迹。〖措军〗是杨仪的主技能,在杨仪牌量充足的情况下可以提升全队的防御力,让全队人都变成1/4个郭嘉+1/4个夏侯惇。两个选项都很实用,补牌配合了蜀国的一众菜刀,而失去体力后不能回复体力的效果使得敌人要考虑好攻击前的牌序,若是满血就只能被扣一血攥着桃结束回合了。这一效果也十分明显地针对了历史上杨仪的死对头魏延。在杨仪面前,魏延的〖狂骨〗变成了完全没用的技能,而〖奇谋〗就更别想了,只能帮助杨仪收掉自己的人头。
但说到收人头,就必须要联系二技能〖怨功〗了。〖怨功〗出自杨仪在诸葛亮死后率军返回,又除掉了魏延,自认功高(摸死亡角色数牌,死的人越多觉得自己的功劳越大),理应接管丞相职务。然而现实并不如他所愿,诸葛亮早已看穿了杨仪是什么样的人,并未让他在自己死后担当大任。于是杨仪又怨又恨又悔,天天散播负能量甚至反动言论,最终被费祎举报,贬为了平民(四血一负面技)。

〖怨功〗与王凌的〖匡魏〗相似,也是一个双面觉醒技,而〖怨功〗的负面程度要更大一些,所以杨仪的觉醒要比王凌更加谨慎。这个技能的存在使得杨仪不可随意贪功收人头,限制了〖措军〗的发挥,使得全队刺猬的BUFF不那么棘手。同时摸牌与回血也是为失去残局收人头能力的杨仪一点补偿。
觉醒后获得的技能〖烈辩〗出自杨仪被流放后依旧死心不改,再次以激烈的措辞上书诽谤。最后,他的作茧自缚终于招来了更大的祸端,杨仪在被朝廷捉拿后自杀。〖烈辩〗与王凌的〖举事〗类似,是大大限制强度的技能,但也有着些许的正面效果。一同弃牌体现杨仪竭尽全力也要证明“老子TM是有功劳的,老子就TM不服你个*****……”,而掉血对应触怒朝廷。目前身份场中没有蒋琬、费祎,所以只能以刘禅来代表朝廷——〖烈辩〗被〖享乐〗克得死死的。最后,〖烈辩〗与〖措军〗同是两个选项,而分别是弃牌与摸牌、自己掉血与别人掉血,这种对应感是刻意为之的。
虽说杨仪是我很中意的作品,但它也是让我第一次开始反思冗长描述的设计。
想加的元素一多起来就难以控制字数,致使系列里好几名武将变得非常繁琐,反映出我的经验不足,总以“系列特色”来作为借口是不合适的。

另,杨仪靠一己之力把这个系列的起始年份提到了234年,向宠也是继承了他的特点(

以上就是前两包蜀势力武将的全部内容了~

我会在这两天努力填完坑的!我们下期再见!

本文共14图8247字,

制作不易,喜欢的话就请点个赞吧~

实卡效果~

彩蛋:

今  日  辱  法

各篇链接:


【耽文】后三国拓展DIY企划(贰):蜀势力武将(第一包与第二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