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周一晚上8点半CCtalk 直播 2019年多省市联考公务员申论冲刺 写作题高分突破

4月15日周一晚上8点直播 cctalk直播群号 82544375 ,2019年联考申论课程及冲刺划重点 或文末二维码。直播会有更详细的解释。
联考的长难句理解题是关键题型
作答这类题必须有明确的答题策略,从句子到资料,层层分析步步为营。不会怎么办?那就别考了。
你要明白考试是为了选拔人并淘汰大多数人,不是给你机会,你必须比其他人更出色。
这类题简单地说,答题策略就是
明确句子的核心内涵
比如2018年的真题
(四)根据给定资料2中的划线部分,“何时做加法,何时做减法,是一门公共管理的艺术,需要智慧,需要眼光,需要技巧,更需要视野。加法或是减法,不一样的切入角度,体现不一样的心态和思维逻辑,直接决定了最终的成败”,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这么长的句子,用的什么修辞方式?逻辑结构有哪些难点?侧重点是什么?最后句子是什么意思?如果你都不理解,你怎么可能准确构思文章?
而且这段文字是两句话,而这两句话其实是一个意思,你能不能看出来?
这句话就是一个倒装强调的句式,强调了放管服是非常高超的操作,你看懂了么?
明确了句子内涵
你才可能准确地谋篇布局
这是严谨的逻辑环节,你是跳不过去的,每年都有无数同学因为不会审题而淘汰。
比如2018年
(四)有知名学者说,“当一件件文物、一幅幅幅佳作走出高墙深闺,来到寻常百姓中间,虽然它的容颜依旧,它的价值却早已跨越了市场定位,带给百姓的不仅仅是自豪,还有自信,让他们更加坚定地沿着自己民族的道路走向未来。”(见给定资料6划线部分)请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自拟标题,自选角度,写一篇1000~1200字的文章。
其实就是说文化与老百姓接触才能发挥积极作用,这就是句子限定内涵,从这个限定内涵,策论文还是证论文的体裁选择,显而易见。
写策论文,你就要写如何让老百姓和文化接触的具体措施,写证论文,你就要写为什么让老百姓和文化接触有诸多良好的作用。
你就发现,策论文万事齐备,证论文则写不出来。
写作题构思,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思路不会,再简单的题,也是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