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太监是怎样炼成的(中)
好了,上一篇讲述了太监如何自宫(不是)他们入宫后会怎么怎么样等等。这一章我们便要思考加论述:为什么当个太监也这么难?

曾几何时,人们曾把进士考试比作高考,这其实是不严谨的。进士考试每场最多留下一百多位进士,这些进士们便可成为权力的牺牲者或胜利者(凭运气二选一),有极低的可能改变国家(参见张居正),考到进士,它简单吗?
一、院试也称“小考”、“小试”,包括由知县主持的县试、由知府主持的府试,合格者成为秀才;
二、是乡试,又称乡闱,即省级考试。在各省省城举行,每三年举行一次,合格者叫举人,就资格做官(做多大的官自己清楚)
三、是会试,即部级考试,在京城举行、由礼部主持,每三年一次,合格者叫进士;
四、是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试策问,当场交卷,参加者均称为“进士”。这样,你就可以进翰林了,做一名七品编修。
除去某几位天才13岁去考进士(老张,老杨),大部分人心里只想着考上个举人就好……
更有六十岁还没考上秀才的鹤发童颜们,请不要哭…………
现在大家可以知道科举需要的时间以及经历了,像我这样只会背三字经前两句的我都已经准备好去经商了呢…………

相比之下,太监这条路就很轻松了,就、就有一点、一点疼而已……
在中国,传宗接代的思想是十分巩固的,想挨这一刀的人不是感到人生完了,就是像我这样连三字经都记不住几句的人。
一条是需要千辛万苦才能攀上的高峰,有很大可能都会因为斗争而充军或死刑(试运气二选一)但成功了,你就能改变这个王朝
一条是不需要努力,有大概率成功,且不须什么劲的,成功了,你照样能改变这个王朝。
谁都会选,对吧?
一个是徒步上珠峰,千辛万苦
一个是飞机上珠峰,端茶倒水
结果都是一致的,某某登上了珠峰,就是有些人会在暗地里说你靠飞机上了珠峰。但结果都是一致的,对吗?
太监越来越多参加政治的原因很明显,就是想以轻松简单的方式登上顶峰,这样的话,拿钱还能拿权,岂不美哉?
但俗话说,有得必有失,换来的,就是靠自己实力登上顶峰的文官集团的仇恨和嫉妒。
老子同样是人,老子苦劳和功劳都是靠自己挣得,你太监算什么玩儿,还来挑我们刺,你过来啊,老子打不死你………………
这种太监的行为和文官的心理,成为了两大集团的互掐,持续了上百年。
这期文章先这样吧,我不知道还要几篇才能讲透,看着来吧……
审核兄弟们,能给个推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