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上海)】 肯德基的早餐真好吃

有人认为: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他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会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此言虽谈不上至理名言,但也让我不由得点头称是。
我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不管听了多少英语听力,看了多少日剧韩剧,读了多少西哲名言,中国社会赋予我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道德标准,中国人的审美倾向,都是我浑身上下,挥之不去,深入骨髓的“中国味”,当然还包括一个“中国胃”。
然而,正如题目中所言,对音乐的“中国味”更深刻感受,对“中国味”更有意识地去寻找,是在“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之后,这无疑是具有普遍意味的一个过程。我们对于身边有价值的“存在”,无论是具体的物还是抽象的品质,总是熟视无睹,甚至还嫌弃。直到置身于一个陌生境遇,或是遭遇“异质”入侵后,我们方能于比较中重新认识这些“遗失的美好”,如同毕加索所寻找的童真,“中国味”无疑也是这些美好之一。
并不是说“中国味”全是好的,但我们听取数十年前弃医从文者的意见后,问题就简单了很多。
自近代开始,中国的发展碰到了许多钉子,长期的落后使得不少国人的精神脊梁发生了“范性形变”。在他们眼里,凡是打上西方烙印的事物,从制度到文化甚至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是先进、优秀的代表,凡是打上中国本土烙印的事物都带上了一种落后、愚昧的色彩,应可以看做为什么只有经历过其它才懂得如何欣赏中国味的现实原因。我也曾是其中的一员,言必称欧美,作文必言及西哲,然而,随着国力的强盛和个人视野的拓宽,这种愚昧的二元对立的思维在事实面前訇然碎裂。西方“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观念,真的好过中国古人推崇的“天人合一”吗?西方人讲究“断裂”的代际关系固然有助于个人成长,但是否也在无形中助长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中国人讲究“和合”的代际关系虽然难免模糊人际边界,但的确有助于社会和谐,更强的集体理性和更长远的传承,当然,是指去其糟粕的传承。即便观察生活中的小细节,你也会发现,路人手中的小米、华为并不亚于曾经“统治街头”的苹果、三星,如同老干妈在美国大火。
不少旅居国外的华人曾不止一次的感慨:到了外国生活,才发现自己有多么的爱祖国。这种“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认知规律虽然不可违抗,但是对于“身在此山”中的我却是一个提醒:美好的特点是要经由比较才能凸显的,风景不一定在远方,有意识地去接触异国情调,经一番比较鉴别,也许更能品出“中国味”的馥郁芬芳。
每日清晨,著名美国品牌快餐店肯德基里,卖的最多的早餐是中式热粥。你看,我们的“中国胃”在寻寻觅觅、兜兜转转、四方游历之后,依然选择了“中国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