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的2019生活区视频幕后花絮

2020-01-31 20:40 作者:IceCreamSandwich  | 我要投稿

我从小就是一个摄影和摄像爱好者。本文主要讲述2019年我的生活区视频背后的故事(视频简介和置顶评论有更多信息。)

01.【校园】【日常】2019年武汉的第一场雪

之前我听过TV动画比宇宙更远的地方》的OST,里面的一首“南極の太陽”印象非常深刻,非常有画面感,2019年1月1日晚上,武汉飘起了雪,我突然想到这首曲子,就拿起相机和三脚架在学校里转了一圈,拍了一些镜头。但我在剪辑的时候没想到的是,一些对着路灯的镜头出现了强烈的频闪,然后我到群里问了问,一位群友的回答使我受益匪浅:

电脑版TIM截图

后来又找到了一篇文章,对这一现象解释得更加详细。

因为我国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普通没有带镇流器的日光灯会以每秒50HZ的频率闪烁,只是速度太快我们人眼看不到。而相机如果不是以50或者50的倍数拍摄就很容易拍到这种闪烁,需要将快门速度设置为50或50的倍数,使拍摄速度和灯光的频闪速度同步,便不会出现闪烁了。

当时我对摄像的快门速度还一知半解,更不知道日光灯还有“频闪”这一说,这真是一次宝贵的经验教训。后来我通过使用一个插件来减弱这个现象。

02.【4K】【延时摄影】魅力武昌理工 Amazing WUT

这个作品纯粹是为了试验8K延时摄影大范围移动延时摄影而拍摄的,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拍摄,基本上只要没课,没有下雨就背上三脚架和相机出去拍摄,剪辑了十多天,实际上做出来的效果还不错。

我在拍摄之前有看过B站一些大范围移动延时摄影的拍摄教程,同时也看过很多精彩的大范围移动延时摄影的片段,所以自己也想尝试一下;另外我之前拍的都是4KP30的延时摄影,所以这次想挑战一下8KP30规格的延时摄影。

前期相机设置全6000×4000分辨率,不保存RAW格式;拍摄大范围移动延时摄影按照教程上的做:在相机显示屏上打开三分法和对角构图线,在拍摄时将两个对角构图线的焦点始终放在建筑物的同一位置,并在每拍下一张照片之后等距离移动三脚架。在PR中使用7680×4320分辨率(16:9宽高比)创建序列,导入素材时勾选“图像序列”,PR会自动导入一段文件名连续的一组图片作为一段视频素材。导入之后发现素材不能完全铺满画面,所以要缩放128%。由于手持拍摄大范围移动延时摄影会有不可避免的抖动,所以可以使用“变形稳定器”效果来增加稳定或者使用AE来“多重稳定”

2019年7月,我导出了完整8K分辨率版本并且码率达到了可怕的194Mbps(其实并不需要导出那么高的,160就够了),现在可以在YouTube上观看。我对这个作品的评价是,其实拍得还可以,但8K分辨率实在是太超前了。4K和8K分辨率画质对比:

03.【社会 人文 纪实】游惠州西湖【VLOG | 20190206】

这个是我在2019年2月6日下午游西湖时拍摄的一些素材后期剪辑成的一部VLOG,应该也是我的第一部VLOG。视频中平滑的变焦和运动都是PR中“变形稳定器”这个效果的功劳,我没有使用任何稳定器。虽然是一部“哑巴VLOG”,但我觉得我选的曲子很好听。BGM是东方project同人社团“Foxtail-Grass Studio”原创的专辑《なつねいろ。》中的第一首曲子《はじまりの朝》(开始的早晨)。这是一个非常轻松愉快的治愈日系纯音乐专辑。

视频规格是1080P60。其实60帧的效果还是很震撼的,看起来非常的流畅,感觉很有现实感。2019年我拍视频的帧率一直在变,从一开始奢侈的60帧到NTSC制式的30帧再到PAL制式的25帧。主要还是为了省空间吧,60帧只有拍慢动作的时候才会用到。

那一天惠州天气很好,西湖人山人海,晚上的花灯也吸引了很多游客前去观赏。只是今年很遗憾,因为武汉肺炎病毒蔓延而临时暂停了已经举办了12年的西湖花灯博览会,只有1月22日20:00-22:30亮灯了两个半小时,会不会重新开灯还没有消息。

04.【社会 人文 纪实】武汉 · 汉口里【VLOG | 20190317】

这是我拍摄“哑巴VLOG”的第二次尝试,从那以后再也没有拍过VLOG。这个是三月在武汉汉口里拍的,有同学说镜头好稳,其实还是使用了“变形稳定器”这个效果。这个因为素材不够迫不得已搞了两个BGM,第一个音乐剪了一大半。第二首曲子还是来自上面的《なつねいろ。》这个专辑。这两个VLOG其实质量一般,但我更喜欢游惠州西湖的VLOG,毕竟是自己家乡嘛,有家的味道。而且汉口里这个地方感觉更像个商业街或小吃街,里面的建筑都是仿古建筑,没有惠州西湖那么有历史文化。

05.【4K】【延时摄影】惠州24小时 Huizhou in 24 hours

拍这个延时摄影的目的一是想拍一个以我的家乡为主题的延时摄影,二是想实验4KP60的延时摄影,跟《魅力武昌理工》8KP30的规格一样丧心病狂!由于我找了一个非常长的音乐,而且还要拍60帧的帧率,所以一共拍摄了3万多张照片,共141GB!(《魅力武昌理工》只有不到2万张照片,共122GB)

为了拍摄这个延时摄影在实际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到了惠城区的许多地方,相较之下可能没有《魅力武昌理工》要好。首先60帧的帧率拍摄大范围移动延时摄影十分困难,要移动的步数增加了一倍;其次是音乐节奏太缓慢,单个镜头时间太长,我们老师也指出了这一点。但60帧的延时摄影看起来还是非常舒服的,尤其是后半段夜晚车流的几个镜头,特地测试好了最佳的ISO和快门时间,在画面纯净度和车灯拖尾长度上得到了平衡。

这个延时摄影开头的字幕其实是完全模仿TV动画《悠哉日常大王》第一季的OP字幕做的,字体颜色是用拾色器取的,淡入效果也尽量做得跟动画里的一致。最后的一个从天空向下摇的镜头其实是用红米Note3拍的,因为Canon 200D一代不能拍摄4K视频。又因为红米Note3不能拍摄4KP60视频,所以那段素材使用“光流法”补帧。当时没有买新三脚架,摇的时候不是很稳。

《惠州24小时》OP

《悠哉日常大王》第一季OP

06.【追逐 犯罪 交叉蒙太奇】《人质救援》【大二影视摄影专业期末作业】

这是我第一次将我在学校拍摄的作业发到B站上来。在视频发布两天之内,很多观众给了很多宝贵的建议,@Moodlebug 甚至在视频发布当晚打来微信电话跟我聊了近一个小时!这让我非常感激也非常感动!

这个其实是我们“影视剪辑艺术与技术”课的期末作业,老师看的是剪辑技巧以及对PR的熟练程度,而我们看的是搞笑的,甚至片子里的演员自己都在笑。我们组的这个片子班上看了都觉得不错,老师也只是让我们补了一个镜头,就是3分16秒处的那个手机特写。我们以为我们已经拍得很好了。但观众给的那些苛刻的建议让我很震惊,这些问题我们居然都没有发现!包括暗部细节过少、高光比场景下过曝、演员笑场等等。虽然我们的演职员太少,幕后的拍摄和剪辑只有我一个人,其他的只有演员,顾不了太多,演员也是非专业的,这些或许可以理解,但还是深深地影响了我,让我深深意识到,一个作品不能放在一个小圈子里,必须放在一个大环境下,给更多的观众看,这样一个作品才能暴露出更多的瑕疵,也能得到更大的进步

我已经把收集到的建议记录在置顶评论里了,我会在以后的练习中参考这些建议。最后再次感谢@Moodlebug 以及所有给我建议的人!

07.【延时摄影】两分钟看完2019年12月26日日偏食

作为一个摄影和天文爱好者,作为惯例,我通过延时摄影的方式记录下了2019年12月26日的这次日偏食。这是我第一次拍摄日食延时摄影,也是我第一次用相机拍摄天文延时摄影。

这次日食好几个星期前就开始准备了,特地买了个用来拍日食的ND1000(减10档)减光镜,拍摄之前测试好了拍摄参数,计算好了拍摄间隔。由于我需要保存RAW文件,为了节省拍摄张数,所以这次用胶片电影的帧率23.976帧来制作。但RAW文件没有用在视频制作里,只用了最大日食的那一张。由于200D套机的镜头焦距最大只有55mm,所以我把6000×4000分辨率的照片序列塞进了1080P的序列里并缩放100%。这次因为楼顶的风太大,即使挂了重物相机还是晃动得非常厉害,所以使用了“变形稳定器”效果和一个稳定插件来防抖。这个延时摄影只拍了2186张照片,共1.14 GB。视频最后的片段似乎没有把减光镜取下来,结果噪点非常多。

这次延时摄影也有不足的地方,1.中间因为电池电量不足少拍了十多张照片(大概少了一分多钟)。长时间拍摄延时摄影应该使用外接电源防止拍摄中断;2.在风大的地方三脚架应该悬挂重物,并降低中轴,降低重心,减少晃动。

接了外接电池盒的单反相机

过去的两次天文延时摄影,均已换源到4K版本:


我的2019生活区视频幕后花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