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6.27 同一律

2023-06-11 08:26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仅供学习参考】


27、同一律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之一。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个gn4、判断必须具有确定的同一内容。它的公式为:“A是A”或“A=A”。公式中的“A”表示任何的概念、判断。例如,“人民”这个概念,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内涵是确定的。如果说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人民”,就必须保持抗日战争时期的“人民”这个概念本身内涵的确定性,而不应该把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概念或者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人民”概念,同抗日战争时期的“人民”概念混淆起来。

  同一律所明确的概念、判断的同一性,是指逻辑上的同一性,是逻辑上的同一性,而不是指表现概念、判断在语词或语句的形式上的同一性。如,“白头翁是一种鸟”,“白头翁是一种中草药”,“白头翁是一位老人”这三个判断中,三个“白头翁”是同一语词,但表现的却不是同一内容的概念,一个指的是鸟类,一个指的是植物,一个指的是老年人。因此,这三个相应的语句,是三个判断,而不是一个判断。

  客观事物的相对确实性,是同一律的客观基础。肯定客观事物的确实性,并不否认客观事物及其反映客观事物的思维形式有变化性和灵活性。同一律是客观事物的相对同一性在思维中的反映,把同一律解释为事物的绝对不变,是形而上学对同一律的歪曲。恩格斯指出:“旧形而上学意义下的同一律是旧世界观的基本原则:a=a。每一个事物和它自己同一。一切都是永久不变的,太阳系、星体、有机体都是如此。这个命题在每个场合下都被自然科学一点一点地驳倒了,······”。[i]

  遵守同一律能保证思维的确定性;违反同一律就会犯“语词歧义的诡辩”、“偷换概念”、“转移论题”等逻辑错误。


注:

[i]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38页。

《哲学小辞典》6.27 同一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