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雀钢丝筝修复记
上个月,收到朋友寄来修理的一架金雀钢丝筝。啥!?又是金雀?跟我不久前在咸鱼上淘到的金雀同牌子(拙文见我b站《咸鱼淘筝记2》)?


两架少有的筝,在拥有14亿人和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然能碰到一起……令人不由感叹:猿粪,真是猿粪啊!
感叹完了就开工。病人进到医院,医生首先会做什么?对啦,全身体检。看来大家都很有经验了。

不过,本该装钢丝弦的筝,却被装上了尼龙弦。而且还没装对:

这也难怪。钢丝筝不是什么人都能驾驭的,换成尼龙弦才好认、好弹。然后,后岳山开的小孔又太小,低音、倍低音的尼龙弦穿不过去,也就只能像现在的筝一样,架在岳山上面了。
但是,改成尼龙弦带来的后果就是:拉力比以前大了。对旧筝来说,更容易造成脱胶、变形、开裂等伤害。
还有就是,在南方使用的筝,务必要做好防潮。要不,胶水受潮软化,加上受力,就更容易开胶。
比如前后岳山,在弦的拉力的作用下,已经脱胶、位移了:


面板、底板和侧板之间,脱胶也挺严重:



没有了前岳山、边板的束缚,“自由”的面板也开心地“笑”了:

弦钉生锈,不过挺有时代感,嘻嘻~:

经过一番“体检之后”,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治疗方案”。接下来就是——
开整!
第一步,当然是先把尼龙弦卸掉:


第二步,处理前后岳山。前后岳山位移较大,而且脱胶比较严重:

但,在处理前后岳山的这件事上,其实心里是有过犹豫的。到底要不要把它们卸掉重新粘接?还是保留原样?犹豫主要是担心两个问题:(岳山)卸不卸得下?黏不黏得回(为啥担心这个,后面会说)?
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和“装卸工”,考虑再三后还是决定:卸!


然后,开始处理面板开裂:


接着,是粘接面板、底板和边板之间脱胶的地方:


在粘接前后岳山之前,先把铜配件翻新并刷上保护漆:

其它的,则按照朋友的要求,“修旧如旧”,没做翻新。
接下来,是重头戏:粘接前后岳山。
先跟“马云”买了一些鱼鳔胶回来:

取适当份量,先泡两个小时以上:

再隔水炖。一边炖一边搅拌:


再趁热……不是喝哈。是趁热进行粘接:

有些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搞得这么麻烦?用502、白乳胶(太棒胶)、环氧树脂不行吗?
502肯定不行,它不具有填充性,而且干了之后硬、脆,适合紧密接触面的粘接。如果接触面不太贴合,则强度大大降低。乳胶和环氧树脂可以,不过,它们不具备“可重复性”。就是一旦黏住就黏死了,想要拆开的话,只能进行破坏性的拆卸。这对乐器来说,显然是不行的。所以,乐器的修理,得考虑到给以后的修理留余地。
前后岳山黏好后,再做一些其他的收尾、美化的工作:

至此,修理工作就完成了,进入配弦、调试阶段:

配弦,就是选择粗细合适的弦,使之调到某个音高后,筝码位置恰当,弦的张力适中、音色最好。这属于整音的范畴,这里就不赘述了。

修复后的音色怎样?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本站视频栏目听一听。
感谢阅读!
2022/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