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军:六经问辨
六经病诊断捷要
学《伤寒论》必须学会运用六经总纲进行辨病,但是,仅有总纲是不够的。张庆军拟出了一个问诊清单,只要患者填妥之后,再仔细询问一下,即可基本作出诊断。这种方法具有公式化的作用,可以做到有规律可循,操作性极强。
太阳病问诊:头痛吗?脖子难受吗?怕风吗?怕冷吗?鼻子透不透气?痒不痒?出汗怎么样?属于提纲证诊断。根据患者具有的症状,然后,再找出对应的方剂。比如,头痛、脖子硬、恶寒、无汗,脉又是浮的,那就是太阳病的麻黄证,用麻黄汤。如果有汗,那就是桂枝证,用桂枝汤。
阳明病问诊:汗黏吗?怕热吗?心中懊恼吗?大便困难吗?口渴吗? 阳明外证特征,怕热、出汗多、汗黏为石膏剂;心中懊恼是栀子剂;腹胀、腹痛大便干是大黄剂。
少阳病问诊:口苦吗?胸胁苦满吗?这是少阳病最准确的2条特征,实际上百分百正确的是胸胁苦满。值得注意的是若患者胸胁苦满,必须用柴胡剂治疗。口苦脉有力属于少阳病,口苦脉无力属于厥阴病。
太阴病问诊:腹胀吗?饮食如何?进食凉东西难受吗?太阴病提纲“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通过腹胀、脉无力可以确诊为太阴病。另外,太阴病和阳明病一阴一阳,所以大便难,脉无力也是太阴病。同样道理,腹满而吐,食不下,但脉有力也是阳明病。临床上凡是进食凉物(冷饮、水果等)后难受的都是太阴病。
少阴病问诊:精神怎么样?睡眠如何?四肢凉吗?少阴病提纲证:“脉徽细,但欲寐”。即脉无力,精神差,怕冷。因此,怕冷、脉无力是少阴病;脉无力,精神极差是少阴病。此外,四肢凉,即胳膊和腿凉也是少阴病。
厥阴病问诊:手脚凉不凉?厥阴病提纲:“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实际上此提纲证指的是乌梅丸证,见到饥而不欲食,见到蛔虫病就用乌梅丸。厥阴病的本质是手脚凉。记住,厥阴病只是手脚凉,如果已经出现四肢凉,就不是厥阴病,而是少阴病。厥阴病手凉不过腕,脚凉不过踝。
手指头,脚趾头,都是身体最远端。这是厥阴病的特征:手指头麻木冷痛,脉无力,厥阴病。脚趾头麻木冷痛,脉无力,厥阴病。
手指脚趾发凉的,也是厥阴病。男科病里龟头的病变也可以考虑厥阴病。好多化疗后的病人,末梢神经炎,也是厥阴病。
通过这个简单明了的六经问诊,是不是很容易诊断了?这比教科书实用得多了。
这个问诊清单,发给一位经方爱好者,他看了之后,觉得脑洞大开,觉得自己忽然间提升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