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什么别人好运不断,而你却祸事连连?很可能是你没有守住这两个字……

2022-05-24 02:08 作者:天羅地網  | 我要投稿


如果不能尽力做好分内工作,就不应该逾越本分,做分外的事,获得分外的名利、财务,这正是制造祸害的主要因素。

「曾仕强每日箴言」

中国人常说一句话,福祸无门,唯人自召。

 

祸福原本无门,是祸是福,说起来都是人自己搞出来的。

 

可惜很多人不肯承认,总以为福是自己求来的,而祸是别人陷害的,是别人要嫁祸于我,不是我想要的。

 

不错,自古以来,人类追求幸福唯恐不及,躲避灾祸唯恐不周,哪里有自求灾祸的?因而把祸害的责任推给别人,以求自慰。

 

仔细想想祸福的降临,并无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也没有特定的对象,不像有意设定,要加害某人的样子。

 

是祸是福,完全看个人的行为而定,可见操之在我,与他人并无关联。

 

既然福祸操之在己,那怎样才能得福避祸?


主要就在谨守本分,也就是守分。

 


1本分是什么



人,都是自己做出来的,人人不同,也各有各的目标,各有各的不同使命。

 

我们所说的本分,即是此生所为何来的任务。


如果不能尽力做好分内工作,就不应该逾越本分,做分外的事,获得分外的名利、财务,这正是制造祸害的主要因素,不可不特别警戒!

 

我们再讲得清楚一些。分,用今天的话来说,就叫定位。

 

每个人先把自己的位定好了,就知道自己应该守什么样的分。

 

李鸿章跟外国人讲过一句话,我们要好好去体会。他说:我们中国人比你们西方人更讲究身份地位。

 

这句话被误解了,以为是说中国人爱摆架子,喜欢给人家难堪。


其实不是,而是说职位越高的人,越要自重,别人可以讲的话,自己不能讲,别人可以做的事情,自己不能做。

 

这是学谁?学孔老夫子!孔子曾经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同样的事情别人做,人家不会骂,但如果是孔子做,就一定会挨骂,但是他认了,他并没有抱怨,反而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意思是,我孔丘很幸运,只要犯一点点过错,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所以我更要自重,更要谨慎自己,更不可以乱来。可见,这是相对的。

 

人,要么做普通人,拥有更大的自由,爱怎么讲就怎么讲,反正没有人听。


但当你有了一定的身份地位以后,你讲的每一句话都会影响很多人,你所做的任何一个动作,人家都会指指点点。

 

换句话说,你的地位越高,人家会用更高规格的要求来对待你,你一定要接受,不能抱怨。

 


2声望越高,越要守分



中华民族的古圣先贤,深切了解自己所知相当有限,因此十分自我克制,不敢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任意提出主张,以免误导别人。

 

雅典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我所唯一知道的事,便是什么都不知道。


西方哲学家,大多抱持“自认无知,或时时不疑他人与自己的所知,用爱去寻找探索真知”的态度,是我们所不能够加以忽视的。

 

孔子也自认无知,《论语·子罕篇》记载孔子所说的话:“吾有知乎哉,吾知也。”

 

东西两大哲人对知识的尊重,值得我们钦佩,声望越高的人,所说的话,大家越重视,影响力越大,因此越不能乱说话。

 

孔子极力主张一个人必须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以维护真正的知。


他为防止一般人还没有搞清楚真相,便草率地开立先例,说出新的主张,特别加重语气,说出“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样难听的话,无非再提醒大家,必须十分谨慎才好。

 

老子也提出,“不敢为天下先”的主张,他并且以身作则,把一生的精华心得,写成《道德经》之后,就隐身而退,把他所描述的功成弗居,完全付诸实践。

 

古圣先贤能够自我克制,不敢随便把自己的研究结果,公诸于世,为的是考虑到后遗症的问题,这种谨守本分,未雨绸缪的慎始态度,应该是尊重大家的表现。

 

后人还以为自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却很少体认先贤的这种苦心。

 


3热衷自我表现,贻害无穷



现代人热衷于自我表现,稍有心得便要把它公开出来,实在很糟糕。

 

老子提出“不敢为天下先”,孔子也诅咒“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便是对不守分的人做出非常严重的警告。

 

像爱因斯坦这一么伟大的人,也在没有充分考虑后遗症的情况下,把原子弹催生问世。


虽然说如何控制科学和技术,人类才不自自取灭亡这一类的问题,并不是科学家技术家所能够解决的。


但是科学家,毕竟是专业人员,经常有新的发现,更应该培养这种慎始善终良好习惯,以免危害世人。

 

不知什么人,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动机,就轻易地把成就感提出来,他们自己到底有什么成就感、有多大成就感?我们不知道。


但是他们这么一来,使得很多人为了追求成就感而不得,却不幸引来很多挫折感。

 

何况年纪轻轻,能有多大的成就?如果年纪轻轻就要追求成就感,所获得的成就感,必然不大,又何必这样年轻就要追求呢?

 

所以,我们建议每一个人必须要培养自己不为天下先的素养,深思熟虑,把各种可能的后遗症都分析过后,才敢小心地把自己的心得公诸于世。

 

自我表现,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做的。

 

现在很多人,以为一切都不一定,世界多变,因而主张求新求变,导致变到乱掉根本,做出不守本分的乱变,只知变,不知常,以至妄作凶。


这些轻举妄动的行为,严重扰乱了宇宙万物自然变化的常则。


再加上不知守分,以求新求变来驱动妄念,使得变化越来越多,速度也越来越快,简直背道而驰,把自己逼近灭绝的危境,岂不是十分愚昧?


本分是什么,是自己累世以来,自作自受的成果。

 

谨守本分就是信守自作自受的公正法则,不守本分也将居于自作自受的规律,造成来生更多的孽,而更加害苦了自己。

 

《易经》告诉我们,不可不变,不可乱变。不可不变,因为不变也不是本分。

 

人生的任务是在改变自己,这也是求变,但是千万不要乱变,以免这一生越修越偏差,甚至于把原先带来的一些优点都丢掉了。

 

所以,有原则地变动,才是真正的谨守本分。

 

不守分,做出逾越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自我表现,对自己没有好处,对他人却害处多多,不可不慎重

 

  

人生就是自作自受,每一个人的祸福也是自作自受的表现结果。

 

而谨守本分的人,认认真真做人,脚踏实地工作,不偷奸耍滑,不坑蒙拐骗,不欺不诈,不妒不媚,上不愧天,下不愧地,堂堂正正,坦坦荡荡,自然更能够避祸趋福。

本文内容:曾教授著述汇编


为什么别人好运不断,而你却祸事连连?很可能是你没有守住这两个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