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武汉适合做全国航空中转枢纽,中国版亚特兰大将助力打造航空强国

2023-09-22 21:27 作者:作家李楠枫  | 我要投稿

武汉适合做全国航空中转枢纽,中国版亚特兰大将助力打造航空强国

前两天,我在一篇文章中提出建议: 以武汉天河机场为全国中转枢纽机场,打造中国的亚特兰大 。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我国还有超过10亿人没有坐过飞机,航空业相对比较落后。我国虽然是航空领域的第二大国,但还远远谈不上航空强国。我国的航空业为什么这么落后,我在前一篇文章中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里就不赘述了。其中有一点,我国的航空网络布局非常不合理,是导致我国航空业相对较落后的重要原因,这里我再啰嗦几句。

我国的航空网络以点对点为主,枢纽机场除了航班数量多一点之外,并没有发挥出枢纽机场应有的作用 。比如,武汉周边的支线机场,几乎都有直飞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的航线。但是除了这些热门航线外,去其他城市很不方便,除非先坐火车、汽车去枢纽机场坐飞机。这样一来,如果不是路途十分遥远,时间十分紧急,还不如坐火车呢!

目前真正发挥了枢纽机场作用的就是乌鲁木齐机场和昆明机场。这两个省区铁路和公路交通极不发达,所以支线机场很多,给航空带来了更大的机会。一般而言,这些机场都要到省会城市中转,点对点直飞不是主流。除了昆明和乌鲁木齐,成都也可以算半个,而其他各省的机场均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

建立中转枢纽机场有什么好处呢?

枢纽机场最大的好处就是优化和加密航空网络,减少不必要的航线,提高航空效率,降低航空成本。关于这一点,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做了详细的阐述。

如果都是点对点飞行,支线机场能到达的地方非常有限。即便是湖北第二大机场——宜昌三峡机场,平常每天进出港的航班数量也不足100个。像湖南怀化芷江机场、常德桃源机场、邵阳武冈机场、永州零陵机场这样的机场,每天进出港的航班均在20个以下,甚至不到10个。比如永州零陵机场,9月22日的计划进港航班和出港航班都只有3个,少得可怜。

如果以武汉天河机场为中转枢纽,这些机场除了开通去少数热门大城市和邻近大城市的直飞航线外,只需要开通到武汉的航线就可以了。 比如,从湖南常德飞乌鲁木齐,可以先飞武汉,再转乌鲁木齐。

有人可能会说,先从常德坐火车到长沙,从长沙飞哈尔滨也一样。问题的关键不在这里。如果武汉天河机场成了枢纽机场,势必会开通到全国大多数机场的航线,这不是其他普通枢纽机场可以做得到的。如果说常德飞哈尔滨可以从长沙出发,那么常德飞义乌、南阳、邯郸、大同、包头、汉中、营口、固原、三明、伊宁、和田、西昌、玉树、佳木斯、伊春、漠河、忻州等城市,也可以去长沙坐飞机吗?如果长沙等其他省域航空枢纽都开通到这些中小城市的航线,势必会导致航线数量剧增,而上座率锐减。航空公司没有收益,肯定是不会开通这类航线的。如果大量人员到全国性的枢纽机场中转,同去一个地方的人员增多了,上座率提高了,航空公司才玩得下去。

那么,是不是所有支线机场都要到武汉机场来中转呢?当然不是,我们还要把握一个就近中转的原则。比如,从常德去三亚,肯定不宜先飞武汉,而应该在深圳或广州中转。我国幅员辽阔,各类问题都要灵活处理。

为什么要选择武汉机场作为全国中转枢纽呢?

武汉是全国的经济地理中心,从武汉出发,到全国绝大多数城市的平均距离最短。平均距离最短,因为这航空公司支付的成本最低。顺丰航空和联勤中心都要放在武汉或武汉周边,就是这个道理。

有人可能会说,西安才是全国的地理中心,所以应该将中转枢纽机场放在西安。听起来很有道理,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西安是全国地理中心没错,但西安以西有多少城市?有多少人口?有多大的经济体量?如果将中转枢纽放在西安,大多数航线都要往东边飞,反而导致平均距离变长,这是很不划算的。因为同样的道理,成都、重庆都可以出局。上海、北京、广州都很发达,都是国家门户机场,绝对的枢纽机场,但这些机场主要是目的地机场,且远离经济地理中心位置,不适合做中转枢纽机场。就像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一样,虽然拥有6座航站楼和4条跑道,占地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旅客吞吐量超过6000万,是国家级的门户机场,但并不适合做中转机场。

那么,武汉天河机场除了位置要素之外,自身条件适合做中转枢纽机场吗?

目前,武汉天河机场拥有3座航站楼,2条跑道,为4F级别的机场,第三跑道正在建设当中。第三跑道建成之后,天河机场将形成年旅客吞吐量63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80万吨的能力,相较目前水平分别提升80%和81.8%。紧挨着第三跑道东侧,沿江高铁将在此设置11台20线规模的天河机场高铁站。三跑和高铁站建成后,将形成类似于上海虹桥枢纽的空铁一体化交通枢纽。此外,汉孝城际铁路及多条规划中的地铁、市域铁路也在此交汇。

从亚特兰大机场的情况来看,目前的武汉天河机场还不满足做中转枢纽机场的条件。不过,机场西边预留空间比较大,如果对天河街道进行拆迁,即便不填湖造地,也足够布置第四跑道、第四航站楼,这已经写进《武汉市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而且,如果有必要,建设第五跑道也不难。如果填掉姚子海的部分湖面,拆迁天河街,完全可以再造一个天河机场,达到5条跑道,至少4座航站楼,年旅客吞吐量不少于1亿人次。要知道,客流量高达1.1亿的亚特兰大机场也就5条跑道,7座航站楼,其中5座航站楼是卫星厅。

再有, 天河机场与花湖机场相隔只有100公里左右,以后会不会相互干扰? 花湖机场是亚洲第一个专业货运机场,堪称 中国的孟菲斯机场 ,目前是顺丰航空的中转机场,2025年的货运吞吐量目标是245万吨,2030年是330万吨,2050年是900万吨。两个国家级的客货中转枢纽布置在如此狭窄的区域,会不会因空域资源不足而导致航路严重拥挤呢?不用多想,这个问题肯定是存在的。相对来说,我国的空管效率还是比较低的,以目前的水平万万不足以应付两个庞大中转枢纽的指挥控制。要解决这个问题, 就必须建设具有最高管辖权的武汉空管中心,对标国外最先进的水平,大幅度提高空中管制效率 。花湖机场主要集中在夜间起降,而天河机场以白天为主,就算24小时运营,晚上与花湖机场产生冲突的程度也比较低。所以说,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但并非完全无解。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中转效率。 中转效率高不高,首先就在于衔接的顺畅程度,但这个问题真的很不好解决。如果中转时间超过4小时,肯定没有坐火车方便,除非距离特别远 。比如,从九江去包头,从北京转火车全程需要至少13个小时。如果航空中转时间在4小时以内,全程可以控制在7小时左右,还是比较划算的。如果从九江去恩施,中转时间就算只要2个小时,相比于6小时的火车车程也没有什么优势可言。如果中转时间超过3小时,则与火车直达的时间差不多了,绝大多数旅客宁愿选择坐火车。

影响航空效率的问题很多,除了航空网络布局、空管效率与中转效率外,还与安检效率、机场到市中心的通勤距离有着莫大的关系。总而言之,若要大力发展航空业,就必须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民航有关部门要进行全面统筹。打造一个全国性的中转枢纽机场,提高空管效率与中转效率,这都是国家层面应该做的事情,光靠地方与航司努力,是做不到的。

为什么铁路系统可以做到一盘棋呢?因为铁路运输系统只有一家企业,一家独大,自己说了算。而民航系统有几十上百家企业,彼此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很难拧成一股绳。再者,一直以来,铁路系统长期处于强势地位,而民航系统一直处于从属地位。这种局面不改变,航空业很难迎来真正的春天。

(2023年9月22日于武汉)

武汉适合做全国航空中转枢纽,中国版亚特兰大将助力打造航空强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