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型扬声器 之 Dynaudio 丹拿信心3号

2023-06-21 15:04 作者:音乐精灵官方  | 我要投稿

大型扬声器专栏将陆续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扬声器型号,基于平衡和全面的声音理念,搭配出成套合理的播放系统,供各位朋友参考和鉴赏。同时也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为大家的音响搭配灵感略尽绵薄之力。

古董或现代,大体积或小体积,两分频或多分频,谐振箱体或惰性箱体……不同音箱风格实属迥异,我们力争做到每种风格下都有一款音箱的实际搭配和演示。希望发烧友能够在大型扬声器专栏,找到与自己心仪音箱同类型的搭配实例,可作为搭建理想播放系统的参考。

受作者认知和机缘局限,没有选用作为搭配示例的音箱,不能说它们就不符合全面声音的搭配标准。或许,每一对在设计上有出发点、不胡来的音箱,都有属于自己的搭配密码,等待大家去发现。

外观精致干净的丹拿音箱,很符合上世纪90年代末,钱包稍微有些积累之后的社会审美


丹拿的信心3号音箱,和同系列的落地音箱信心5号,在2000年前后流行了相当长一段时间。那个时候被代理推荐、发烧友追捧的搭配方式是全套马克推丹拿

Dynaudio 信心5号和它的T330d高音


2002年前后,在朋友大卫兄家听过法国轩乐仕CD机马克380S前级,马克335后级推动的信心5号。听王菲的《矜持》让我“中毒”了,对,那个年代的发烧流行“中毒”这个词。确实是太好听了,音箱上使用的330D高音表现力很强,将王菲嗓音中那种空灵和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大卫兄的信心5号系统,Weiss解码后方是马克335后级


后来,我渐渐把听音区间聚焦于古典音乐少量摇滚,从CD转向黑胶,从听比较现代的录音转向听黄金时代的演奏家,转向历史录音,转向单声道。以这样一个听音过程来回看当年听的这套系统,可能会觉得声音厚度少了一些,当然这是后话。

大约是2006年,在我准备添置黑胶唱机的时候,又去听了好朋友阿戴兄的C3系统(信心3系统简称C3系统)。阿戴兄是古典音乐修养深厚的爱乐者,大概不想花太多钱,他用Krell的合并机400XI推C3,音源除了英国之宝的CD机,还有一套Michell的黑胶唱机

Krell 400XI音色不高级但有些力道,把C3推得生猛。印象很深的是这套系统播放卡萨尔斯(Casals)的大无(黑胶)大提琴的声音被推得有点尖。

以现在的音乐欣赏阅历来认知,声音的力和美不能兼具的时候,内在力量的表现比声音的美感更为重要。阿戴兄显然做了这样的取舍,他向我展示,“卡萨尔斯在大无里像便秘的那几下大力擦弦,很过瘾!”

卡萨尔斯的琴声苍劲有力


后来阿戴兄把C3和Krell功放出掉,换成了15寸的老天朗,还写了一篇文章探讨15寸古董音箱播放女声是不是由樱桃小口变成血盆大口。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丹拿中频比较平淡,声音表现力在两端,甚至低频还比较少、比较紧,音乐表现力更偏向高频

如果一套系统的声音表现力在中频或在低频(当然低频宽松丰满的系统,中频一定不会差),那肯定是水准之上的系统;如果表现力只在高频,那恐怕是不耐久听,无法让人长期使用的系统。

记得当年在新街口开店的“申少侠”说过,马克推丹拿(按照当时潮流还得配点银彩线材),声音“精白”。总结的的确有道理,声音太精了,自然就白了。

2000年初“申少侠”的名线商店


丹拿的代理商和拥趸无不夸耀丹拿音箱数据指标高,声音如何“精”;反丹拿的发烧友则抨击丹拿不耐听,声音如何“白”。双方各执一词,打得不可开交,似乎永远也说不到一块儿。

多年之后的2012年,在深圳的丁老师家,又一次听到C3,这次发出来的声音让我非常震惊。

再听C3,是在这样一个四壁都是书和唱片的环境


彼时我已经从CD转向黑胶多年,听了很多地球、宽标等经典录音,对声音的中频表现越来越重视。发觉只有中频饱满的系统,才可以把音乐当中,尤其是古典音乐当中蕴含的丰富力量变化表达出来。中频平淡的系统播放古典音乐,音乐的内在力量起伏被收窄,甚至绝大部分时候是绵软无力的。

丁老师随意甚至是无意之间搭配的这套系统,表现出了惊人的三频表现力。

音源有黑胶和CD,黑胶唱机是并不昂贵的松下直驱唱机SP10,两支12寸唱臂,上面装的是几千元一个的中档唱头;cd机是Studer 730,无论黑胶和CD,都算不上是高级产品。

松下直驱黑胶唱机SP10,后景是满墙唱片


功放更让人大跌眼镜,没有前级也没有后级,就是一台天龙的合并机S1,用一些随机线连接起来。

不可想象的是这套丹拿C3出来的声音,中频很厚润很活跃,低频也不那么紧了,很松快,加上330D的高频能力,全频表现堪称完美。

丹拿最被人诟病的音乐味道差完全不见了,其实音乐味道差的根本原因就是中频表现力不足。没有中频衬托,丹拿的高音容易强势刺激,低音容易发狠没文化。有了足够的中频厚润度和活跃感,丹拿单元的高频能力和低频能力完全转为正向表现。

这套系统听黑胶效果很棒,很不可思议的是,把音源换成CD机后,中频感染力仍然没有下降,全频仍然展现出惊人的乐感。

经典的studer 730 CD机


这些迷人的中频究竟是怎么来的,难道是搭配上有什么秘笈?

除了不算高档的黑胶唱机和CD机,功放就是天龙合并机,然后就是一些随机线材。

看来搭配上真的找不到什么端倪。

和丁老师沟通得知,这对C3大约购买自2002年,至今已经听了十年(当时是2012年),最开始声音并不怎么好。

看来唯一的解释就是高频次、长时间聆听,把音箱煲开了,尤其是把中低音单元的悬边听得老化变软了,这大大提升了中频和低频的量感,以及这两个频段的鲜活度

丹拿的中低音单元悬边老化变软后,中低频量感、宽松度和微动态都会提升


经常有人在音响领域里讲木桶的长板和短板理论,认为音响的声音决定于器材中最短的那一块板的素质。这可能是错的。

比如丹拿C3上用的330D高音素质很高,按照木桶的长板理论,应该给它配高频表现好的音源、高频表现好的功放和高频表现好的线材,才能在最终呈现出来的声音中无损C3的高频表现力。

如果真这样做了,由于声音的掩蔽效应高频太突出,会让人觉得其他频段弱化了,声音严重失衡,让人不忍卒听。

对音响领域有效的应该是“加和理论”音源、功放、喇叭,包括线材和附件,高频优势的器材不能太多,中频或低频优势的器材可以稍多,但也不能是全部,否则都将导致声音严重失衡。

针对没有煲透的丹拿C3而言,它的低频比较紧,尚且可以用大力功放催出。但音箱端缺少的中频,想通过音源和功放弥补是比较困难的。这大概就是丹拿很难玩好,总被老烧们不屑的原因。

煲透了的丹拿C3,中低音悬边老化后,中低频都比较容易出来,只需配上中频不太薄的音源和功放,就能轻松完成非常迷人的三频表现力。

大型扬声器专栏搭建的Dynaudio信心3号演示系统


下一期,我们将讲述C3的搭配实例,并拍摄视频向大家展示播放效果


大型扬声器 之 Dynaudio 丹拿信心3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