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HALO舰船频道18】UNSC易洛魁号 —— 大局已定

2022-11-27 17:27 作者:XMR02  | 我要投稿

大局已定。

—船舰格言

UNSC Iroquois(舷号:DD-906)是UNSC海军的一艘利戟级轻型驱逐舰,于2552年4月服役。

尊容

服役历史

早期行动

它于致远星轨道的UNSC海军造船厂建造,该舰于2551年动工,2552年4月下水,首任舰长是雅各布·凯斯中校。

在星盟对西格玛IV进行初期调查期间,它是首艘对这场袭击作出响应的UNSC船舰。它在西格玛IV与星盟舰队展开交战,敌舰队由一艘航空母舰、一艘RPV级轻型驱逐舰和两艘护卫舰组成。虽然寡不敌众,但它还是利用自身的机动性和湿婆核弹摧毁了星盟驱逐舰和护卫舰,而母舰则避开了战斗,并在行星侧面部署了地面部队,最终撤出该星系。战斗结束后,易洛魁号因在战斗中执行“凯斯回旋”而身负重伤,仍然停留在西格玛IV的轨道上。

由于在战斗中遭受最大损伤,它需要更换腹部装甲、引擎全面检修、更换15%的电力系统、五组超导磁场系统需要更换;并补充了射手导弹和磁力加速炮及湿婆核弹的弹药补给。它在UNSC摇篮号进行了维修,这座维修平台与迈克尔·斯坦福斯中将率领的利维坦战斗群一起抵达。然而,随着一支更大的星盟舰队正在接近,全面战斗即将打响,易洛魁号无法得到彻底的修复。

西格玛之战

随后,它在没有得到彻底修复的情况下随同利维坦战斗群参与了西格玛IV之战。在战斗中,它发现了一艘停留在轨道上的星盟隐身舰,并试图用射手导弹将其摧毁,但敌舰通过干扰让导弹失去了制导,发射出去的导弹全部打偏。作为回应,易洛魁号直接撞击了这艘小型敌舰,中断了星盟地面部队正在进行的数据传输。由于斯巴达蓝队挫败了星盟在地面的入侵行动,其余的敌舰撤离了战场。

《瑞曲之陨》,它撞击星盟隐身舰

战斗结束后不久,易洛魁号遭星盟间谍探测器追踪,最终向星盟揭示了人类殖民地兼军事据点致远星的存在。2552年8月的致远星之战中,凯斯和他的船员被重新分配到翠鸟级轻型巡洋舰UNSC秋风之墩号。

设计细节

和其他利戟级驱逐舰一样,它的主武器是一门安装在背部上的14B11R2型磁力加速炮,由双联装的1170㎜ / 647㎜主副炮组成。主炮能够发射所有标准炮弹,从超密集动能杀伤弹到半自主自导飞弹,而副炮只能发射动能弹。磁力加速炮由电容器电池供电,若电池受损或老化可以快速进行更换。 

它还装备了26座M58射手导弹舱,能够容纳800多枚飞弹。此外,它还可以搭载湿婆级核弹头。为了防御迫近的飞行器,还配备了四座双联M870堡垒点防御炮。

船体采用大约两米的钛A装甲加固,而船体部件则采用钒钢制成。 船体的两侧涂有红色的作战涂料,意在向同名美洲原住民部落致敬。在“凯斯回旋”作战行动中,这两条涂料遭到了损毁,摇篮号的维修主管表示可以把这个图案抹掉甚至是重绘,但凯斯想让它保持现在这个样子,以保留这艘舰的战斗历史。

船员名录

  • 雅各布·凯斯中校 —— 舰长

  • 日吉和子上尉 —— 武器官

  • 霍尔上尉 —— 战术行动官

  • 贾格斯上尉 —— 导航官,在西格玛之战后被解职

  • 多米尼克上尉 —— 通讯官

  • 威廉·洛弗尔少尉 —— 导航官

船舰信息

类别:轻型驱逐舰

入役年份:2552年4月

长度:485 米(1590 英尺)

质量:180万 公吨

引擎

  • 四部核聚变主引擎

  • 四部核聚变次级引擎

跃迁引擎:有

船体:两米的钛A装甲

武器

  • 1门14B11R2磁力加速炮

  • 26座M58射手导弹舱

  • 4座M870堡垒点防御炮

  • 湿婆级核导弹

搭载:鹈鹕运输机

参与:人类星盟战争

已知指挥官:雅各布·凯斯中校

隶属:UNSC海军 

相关内容

(截止至2022.11.27 / 修订号R2A1)

【HALO舰船频道18】UNSC易洛魁号 —— 大局已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