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精力旺盛,做好这点

3到6岁的孩子正处于精力旺盛的阶段。身体的一切机能都生气勃勃地向各方面发展。他喜欢黏糊糊地缠着亲近的人;喜欢尝试各种各样有趣的却陌生的事;喜欢不厌其烦地追究广袤自然的奥秘。
这时,他们身上已经初具人格的缩影,成长和认知的偏差已经普遍出现。
此时的家庭教育必须留意一下几点
不要嫌烦
首先家长要接受孩子幼儿阶段的多话现象。在与他们的沟通中尽量双眼对视,表示关切,制造愉悦的对话氛围。尤其不要抑制孩子说话的欲望。特别是“啰嗦”、“闭嘴”等焦躁消极地禁止孩子说话的态度是最不应该的。
当孩子影响你和客人谈话时,你可以蹲下来直视他的双眼说:“我现在在忙,等一下再听你说好吗?”让他知道你对他是有反应的,以此来培养孩子的耐心。
虽然只是简单的反应,但却充分显示了对孩子的尊重和重视,已经令孩子相当满足了。
当孩子第一次说粗话时,你不妨对孩子说:“这句话不好听,被说的人会伤心的,不要这么说哦。”然后教导他正确的说法。
幼儿阶段,孩子每天都在和你的对话中汲取新词汇来更新自己的认知体系。
你的态度不仅影响了他语言发展,更影响了他构建三观的方式。
培养他的耐心
幼儿阶段,孩子会对任何一点新鲜的刺激感兴趣。这种刺激往往会轻易攫取他的注意力后就马上被抛之脑后。所以容易养成孩子兴趣改变得快、耐心差、坚持性差的习惯。纵观古今中外,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匹配持之以恒的耐心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培养孩子面对困难、坚持努力的耐心非常重要。
父母可以用亲切的语言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他所作的事情上,避免分散注意力,使他坚持完成正在进行的活动。例如,当孩子画画只画了一半就想离开,你可以说:“画完了你给我讲讲你画的是什么好吗?”孩子一听父母要看画,就会坚持画完。
当然,在学习上也同样要用积极有趣的方式或奖励的方式吸引孩子坚持下去,一步步循序渐进的延长他坚持的时间。
引导孩子的科学思维
孩子的科学教育不仅源自学校的授课教导,更源自生活中的发现和实践。父母应该透过实际的生活经验,引导孩子建立发现、求知、探索的正确态度,进而启发他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恰当的科学启蒙,不仅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还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
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安排孩子发现科学线索,并由此安排一场生动有趣的科学小实验。
激发孩子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并帮助他掌握基本的探索科学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