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MET14跳跃突变靶向耐药后怎么办??MCLA-129双抗临床项目,适用于卡马赛沃耐药后
可提交报告至诺康国际进行医学评估!(其他平台同名)
北京全域陪诊:所有三甲主任挂号、床位绿色通道!

MET突变大家并不陌生,他的全称叫做“肝细胞源性生长因子受体”。MET的表达目前常见的有三种:MET扩增、MET过表达、MET14跳跃突变。之前我们分享最多的是met扩增的治疗方案和临床项目。而今天我们主要介绍的met 14跳跃突变。

MET 14跳突通常发生在老年患者,肺腺癌中的发生率(约3%)高于肺鳞癌患者(1%~2%),其中肉瘤样癌的发生率更高(5%~32%)。携带MET 14跳突的NSCLC患者在未使用MET抑制剂时,通常表现为肿瘤高侵袭性、抗肿瘤治疗的耐药性和不良的预后。目前检测出MET14跳跃突变的检测方法有很多,根据他们不同的优缺点整理如下:

很多肺癌患者在确诊初期就发生了met 14跳突,早在2021年,国内就获批了首个MET抑制剂,目前14跳突的患者目前可以用的met抑制剂包括如下几种:
1、赛沃替尼:最早国内获批上市的met抑制剂,有较强的入脑效果,缺点价格昂贵,一线使用中;
2、卡马替尼:虽然在我国卡马替尼仍未上市,但是很多患者已经在使用卡马替尼的仿版获益,相比昂贵的赛沃替尼,仿版的卡马替尼得到更多患者的认可,有较强的入脑效果;
3、特泊替尼:目前仍未在国内上市,在2022年下半年曾在国内开展过特泊替尼的临床招募,但是入组条件相对苛刻,目前个别患者选用特泊替尼的仿制药,但大多数人还买不到这款药;
其他一些met药物还包括新上市的谷美替尼、恩沙替尼、卡博替尼、克唑替尼等。上述药物均能在一线治疗met 14跳突的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控制水平。
但是当这些一线met抑制剂耐药了怎么办呢?
今天我们介绍的一个临床项目,就是针对MET14跳突的二线治疗方案,当患者一线使用上述任何met抑制剂耐药后,就可以参加的一个临床,可以说解决了常规met抑制剂耐药的问题。
MCLA-129临床项目介绍
临床试验名称:
抗 EGFR/c-Met 双特异性抗体 MCLA-129 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进行的评价安全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和抗肿瘤活性的 I/II 期临床研究
药物介绍:
MCLA-129项目是贝达药业通过战略合作引进的项目。2019年1月,贝达药业与荷兰Merus公司宣布就MCLA-129项目达成战略合作,获得Merus公司独家授权许可MCLA-129项目在中国的开发和商业化权益,Merus公司保留中国以外的全球权益。
EGFR/c-MET双抗的药物,类比的已上市的药物是埃万妥单抗,主要针对的肺腺癌和含有met突变的实体瘤,而药物目有两种不同的作用机制:一是,Merus的Dock & Block®作用机制能阻断EGFR和c-Met的信号传导,抑制肿瘤的生长和存活。二是,MCLA-129利用GlymaxX®技术增强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提高细胞杀伤的潜能。由于Dock & Block®和ADCC作用机制取决于EGFR和c-Met的共表达,因此与EGFR抑制剂相比,预计MCLA-129毒性较小。
并且该项目针对常规met抑制剂耐药的14跳突患者设计的临床,相对为该部分常规治疗耐药的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可能。
招募人群:具有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
试验分期:I/II期
治疗线数:二线
药品名称:MCLA-129(每两周给药一次)
对 照 组:无
开展中心:北京,浙江,山东,湖北,安徽,天津,河北,吉林,哈尔滨,辽宁,河南,成都,重庆,福建,广东,湖南,上海,江苏,江西,甘肃,宁夏,陕西,内蒙,江西,云南
简要入组标准:
经治的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的患者,既往接受接受过其他小分子MET抑制剂靶向药治疗的患者;
经治疗的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合并EGFR突变的患者可接受,既往可接受过EGFR-TKI靶向治疗;
项目认可患者的基因检测报告,不需要提供白片复测;
简要排除标准:
排除间质性肺炎;
脑转移患者需经治疗后稳定状态(脑膜、小脑、脑干转移者不建议筛选)
排除不可控的胸腔积液或腹腔积液
该项目的用药MCLA-129,是由贝达药业引进的一个进口EGFR/c-MET双抗药物,类比药物是已经国外上市的埃万妥单抗,曾经那个一个月30万的天价药物,这个项目目前招收的MET14跳跃突变经治后的二线患者,给这部分患者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