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案例:7岁男童上课发呆成绩下降,在当地治疗效果不佳!
“刘主任,我小孩已经吃药很久了,但到现在都没什么改善!”
在院内诊室里,孩子妈妈谈起自己7岁的儿子,苦恼不已。老师“告状”说他上课发呆走神是常事,学习成绩大幅下降基本垫底。
家里第一时间就予以重视,带去医院检查。在当地确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服用口服液药物效果不佳后才特意来到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妈妈接着说,“但是我知道小孩他智力是没问题的。”现在在家做作业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家里人监督才能完成。对面坐着的专家,是我院发育行为科资深专家刘天姣主任。面对焦急的孩子妈妈,刘主任安慰她放轻松。
孩子注意力差,拖拉冲动的确是多动症的表现,那既然找出原因也配合服药了,怎么会没改善呢?刘主任分享了一些信息给到大家~
单一用药有局限
口服液一般吃多久才能起到效果主要与其治疗目的、患者症状严重程度有关,不同症状、不同疾病程度,起效时间不同。

每个孩子都具有个体差异性,药物治疗的效果自然因人而异,并且药物疗效并非100%,单一的药物治疗并不能解决问题。
如果药物起效了,尽管可以减轻ADHD的症状,但是ADHD儿童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及自我行为管理方面缺乏相应的技巧来应对ADHD症状带来的问题。

所幸药物治疗并不是唯一的治疗方式,怎样治疗方式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呢?
综合干预,医教结合
任何一种疾病都不是单独存在,或多或少会存在共患病的情况。有的小朋友得了ADHD,还会伴有如情绪或行为障碍。因而药物治疗联合心理行为治疗的话,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改善功能,从而达到更好的缓解。

比如联合绘画,沙盘等心理行为治疗,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除此之外,心理行为治疗可能可以帮助孩子使用较少剂量的药物,达到更好、更持久的治疗效果。
还有一些训练方法也对于ADHD存在改善作用,包括脑电生物反馈,感觉统合训练,平衡仪训练,认知任务训练等(需咨询专业医生再去做哦)。家长也需要和医生、老师一起,从各方面给予孩子支持。
日常如何帮助多动症孩子
1、制定时间表
假期也要生活规律,让孩子养成每天固定的行为和时间表,比如固定时间起床、睡觉,固定时间做作业、玩游戏、固定时间户外运动等,大致相同规律充实。

2、管理好日常物品
帮助孩子每日整理好自己的东西,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比如衣服、书包、玩具,每次用完之后都要放在指定的地点,家长每天督促检查。
3、养成手写记事本的好习惯
帮助如果孩子要做某样事,就让他按顺序写下来,每做好一件就打个勾。如果要外出游玩,前一天晚上提前让孩子计划并写下准备要带的物品,对照准备逐一打勾。

4、多鼓励
适当安排家务和义务活动,孩子可能会在很多任务中表现不好,但如果一直听到负面的反馈,会让他们认为自己很差劲。相反,正向的鼓励才更符合孩子大脑需要正向反馈的特征,让他们更加积极地改善自己的行为。
5、陪伴孩子锻炼
与孩子一起进行娱乐活动和体育锻炼,在娱乐活动中放松心情,增进亲子关系。不同类型的运动能够刺激孩子感觉系统的发育,调节大脑功能。

比如有氧运动(如跑步、骑车)、韵律性运动(如舞蹈、韵律操)、球类运动(网球、足球)等,都能帮助儿童改善多动症症状,哪怕只是一次持续20分钟的运动,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6、合理控制上网时间
应根据孩子年龄灵活调整,控制上网和玩电子游戏的时间。除了假期作业,尽量多安排有意义的活动,减少孩子的无聊感。避免长时间依赖网络、电子游戏打发时间。
注明:文章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