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家庭如何塑造人(第2版)

2023-04-01 11:18 作者:不想说话随便说点吧  | 我要投稿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MzscNw6ZvtvZXW8NB60gNA?pwd=svq7 

提取码:svq7


编辑推荐

维吉尼亚·萨提亚是享誉世界的家庭治疗大师,也是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开创者。本书是萨提亚作系统图书的经典作品。萨提亚本人的作品有:《新家庭如何塑造人》《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萨提亚治疗实录》《沉思冥想》《与人联结》《尊重自己》《心的面貌》。

前面的三本,是其不朽的理论著作,完整而清晰地阐释了她的理论体系和深刻洞见。后面的四本书,则是其灵性部分的升华,是对大众身心成长的一种温柔的提点,宛如一种灵性的陪伴。

当今家庭治疗专家 约翰·贝曼、蔡敏莉、郭晓洁 联合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是萨提亚的经典著作之一,是家庭治疗的开山之作,更是家庭关系调适与完满人格塑造的典范指南。作者在书中清楚地分析人在家庭所经历的成长和蜕变,从中探讨人如何建立自我价值、人际沟通及生活模式,同时透过作者匠心独运的举例和说明,倡导如何沟通思想、如何作好家庭工作与组织关系,以及如何发展更健全的人格。它不仅是家庭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和社工人员的专业用书,更是每个渴望家庭和谐、自身成长的人的必读书籍。本书第一版即销售逾70万册,被翻译成12种语言出版。正如萨提亚本人所说:“我写这本书的希望是帮助我们每个人获得成为和谐的人的权利和义务。书中所展现的经验和榜样会引导我们用创造性的方式去理解彼此、关爱自身和他人,为孩子提供一个让他们得以发展出力量和完满人格的基础。”


作者简介

维吉尼亚·萨提亚(1916—1988),家庭治疗创始人,国际著名心理治疗师。美国著名的《人类行为杂志》(Human Behavior)称她为“每个人的家庭治疗大师”。她被誉为“二十世纪Most有影响力的五位治疗师之一”,是西方世界评价更高的前十位治疗师中仅有的女性。


精彩书评

“《家庭如何塑造人》是我在教课时很喜欢使用的一本书,而《新家庭如何塑造人》则又有了一个飞跃。”

——玛利亚·葛茉莉 国际知名萨提亚治疗专家,加拿大圣波尼菲斯医院社工处主任

“再没有人会像维吉尼亚·萨提亚这样能够将家庭治疗的概念和问题阐述得如此简明,容易被公众所理解了。”

——萨尔瓦多·米纽庆 美国精神病学及家庭问题研究教授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你拥有怎样一个家庭
第三章 自我价值——被忽视了的罐子
第四章 自我价值——个人力量的源泉
第五章 你自己的曼陀罗
第六章 交流——诉说与倾听
第七章 交流的模式
第八章 沟通游戏
第九章 你所遵守的游戏
第十章 系统:开放的还是封闭的?
第十一章 夫妻:家庭的建筑师
第十二章 特殊家庭
第十三章 你的家庭图
第十四章 蚯蚓罐头在活动
第十五章 家庭蓝图
第十六章 家庭蓝图的一些基本要素
第十七章 家庭工程
第十八章 延伸家庭
第十九章 生命周期
第二十章 青少年
第二十一章 积极的二人关系
第二十二章 灵性
第二十三章 晚年
第二十四章 在更大的社会中的家庭
第二十五章 内在的和平,彼此间的和平,群体间的和平
第二十六章 未来的家庭

查看全部↓

精彩书摘

自我价值——个人力量的源泉

想象一下,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内部都是一个能源中心,专门负责维持生命和与宇宙能源场的连接。每个中心都有一部发电机,用来产生延续生命的能量。这个中心通过呼吸来添加燃料,而燃料又来自中心能源地,停止呼吸也就终止了生命。
每台发电机都有许多阀门用来调节个人能量的流动速度、流量大小及其疏导的方向。再来想象一下,是我们对自身的了解程度和自我感觉在控制着这些阀门。我们的肢体语言和行为反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状况,当我们欣赏、喜爱自己时,我们的能量就会增加。如果能够积极协调地利用这种能量在自身内部构建一个运转顺畅的系统,那么就会生成一个坚实的基础,它能够支撑我们富有创造性地、实际地并怀有同情心地面对生活呈现给我们的一切。
换一种表达方式,也就是说:“当自我感觉良好、自我欣赏时,我就极有可能以一种高贵、真诚、勇敢的姿态,充满活力和爱心地来应对生活。”这就是拥有自信时的精神状态。
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断地贬低、限制、憎恶或是采取其他什么消极的态度,那么他的能量就会消散减弱,自身就会变得懦弱,成为被生活击败的牺牲者:“如果我不喜欢自己,就会贬低自己、惩罚自己。对于生活,我总是很恐惧,觉得自己无能,从而形成了一种状态——以受害者自居,不思进取。我盲目地责怪自己同时加罪于他人,一会儿屈从,一会儿暴虐,将自己的过错推卸于他人。”与此相伴的心理状态就是他会觉得自己一文不值,总是感觉会被拒绝,缺乏远见,这种状态就是自卑。
不珍视自己的人,通常想要从他人那里得到肯定,如妻子、丈夫、儿子或女儿。这就会导致他总是想操纵别人,而结果往往事与愿违,通常会使双方都受到伤害。
对许多人来说,“要珍爱自己”这种说法是很激进甚至是具有破坏性的,爱惜自己就是自私,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战争。为了避免这种冲突,人们被教导要关爱他人而不是自己。这就导致不断地自我贬低。那么问题也就出现了,如果一个人不爱自己,他又怎么会知道该如何爱别人呢?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爱自己才能爱别人,自信和自私不是一回事。自私是那种什么都高人一等的态度,它传递的信息是“我比你强”。爱自己是认可自我价值的一种表现。当我珍视自己的时候
才能同样地爱别人。如果我不喜欢自己,那么对别人就可能会感到嫉妒或是恐惧。
我们或许会害怕别人批评自己以自我为中心。我发现消除恐惧的第一步就是要敢于公开承认它。例如你可以说:“如果我告诉你们我爱自己,我很害怕会被你们拒绝。”在这种情况下,“不,我不会拒绝你,我觉得你是很有勇气才敢这么说”——这种答案出现的概率是95%。当你以这样一种简单的方式面对自己内心的魔鬼,也就是面对被拒绝的恐惧时,所产生的效果会令你惊异不已。
只有自信的人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才会举止得当、受人欢迎。简单一点说也就是,只有珍爱自己的人才会珍爱他人,才能很好地面对现实。拥有自信可以使你生活得更有意义,令你健康快乐,并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使你成为一个举止得体、有效率且负责任的人。
一个在意自己的人绝对不会做任何伤害、贬低、羞辱或是毁坏自己或他人的事,也不会将自己的过错推卸给其他人。例如,一个在意自己的人绝对不会以吸毒、酗酒或嗜烟来虐待自己,也不会允许别人伤害自己的身心,更不会用暴力的方式破坏自己的人际关系。不知道爱惜自己的人很容易沦为那些不讲道德的人发泄愤恨、实施暴虐行为的工具。他们会放弃自己的权利从而沦为情感的奴隶,并表现为不断地讨好别人。
一个人的自信心越强,他就越有勇气改变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多一点珍爱就会对别人少一点要求。对别人要求得越少,对自己就越信任。越相信自己和他人,就越愿意付出爱。对别人多一点爱意就会少一丝恐惧。与人多一点沟通就会增进一份了解,对一个人了解得更深,你们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就会越宽。由此,自信可以帮你摆脱孤独,不再疏远他人、集体和我们的民族。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你将从《新家庭如何塑造人》中读到什么?

维吉尼亚·萨提亚(1916—1988),她是家庭治疗的重要创始人之一,还发展出可为专业与非专业人士共同使用的沟通技巧。所有这些沟通技巧全部汇集在这本书《新家庭如何塑造人》中。

在这本书中,萨提亚教会我们如何更好地照顾自己以发展出健康的家庭生活,如何进行清晰和坦诚的沟通,面对人与人的不同。

我们将学会如何对自己的经历特别是来自于家庭的经历表示感激,同时学会应对来自过去的负面影响。一如萨提亚的一贯观点,她将告诉我们如何在不能改变外部环境的情况下,改变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

我们还将学会如何应对自己的失望情绪,把这种情绪对我们的人生及人际关系的影响降到最低,学会更多的接受、理解与自我照顾……

萨提亚的学问可以应用于全世界各个国家和文化中,在她所到之处,无论什么国家与文化背景,人们都发现她的观点与自己密切相关和很有用处。现在,萨提亚过去的同事也是她的学生进一步发展了萨提亚模式,同时在很多国家进行了成功的传播。

中国的读者将会发现,萨提亚模式与自己的生活特别地贴近,这不仅是因为中国历来重视家庭,还因为萨提亚模式中的很多重要思想都与中国传统的阴阳平衡理论息息相关。可以说,萨提亚从中国思想中吸取了许多养分。


新家庭如何塑造人(第2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