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神舟十二号与地球同框啦 你对此有什么想说?

2021-06-17 15:33 作者:泉水叮咚2021  | 我要投稿

据央视新闻,今天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来源:央视截图

这是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空间站建造任务再次向前迈出一大步。

(航天员聂海胜(中)、刘伯明(右)和汤洪波准备出征。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神舟十二号与地球同框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完成为期3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等工作,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目前,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二号的组合体运行在约390km的近圆对接轨道,状态良好,满足与神舟十二号交会对接的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

直播画面中,神舟十二号与地球同框,舱外蔚蓝星球格外美丽。

3名宇航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在舱内“小动作”不断,汤洪波现场“玩笔”体验失重状态,他还不时向窗外望去,比起“OK”手势。

聂海胜还面带微笑向摄像头招手。

集齐天地往返“技能点”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空间站任务阶段第一艘载人飞船,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研制的标准最高、各方面指标要求最严格的载人航天器。

按照预定计划,神舟十二号飞船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模式,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对接口对接形成组合体,3名航天员将在太空驻留约90天后返回地面。

“神舟十二号是迄今为止功能最完整、最完全的飞船,形象点来说,它已经完全实现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之初载人飞船的研制目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设计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系统总体副主任设计师高旭如是说。从进入发射场那一刻,他便期待着发射那天到来。

高旭介绍,神舟十二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全船共有14个分系统,是航天员实现天地往返的“生命之舟”。轨道舱配备了航天员在轨生活支持设备、交会对接敏感器等关键设备,为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做好充分准备;返回舱是飞船发射和返回过程中航天员所乘坐的舱段,是飞船的“大脑”;推进舱则装配推进系统、电源等设备,为飞船提供动力,并在飞行过程中进行姿态轨道的控制。

事实上,神舟载人飞船的跨越式发展并非一步达成,自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立项以来,神舟载人飞船通过一次又一次验证,一发又一发的成功不断积累经验和技术。

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实现了天地往返的无人验证,神舟五号搭载航天员杨利伟实现载人天地往返,神舟六号实现多人多天天地往返活动,神舟七号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神舟八号到神舟十号突破了无人交会对接和有人交会对接,神舟十一号实现了航天员的中期驻留。

时至今日,神舟十二号飞船成功发射,奠定了空间站建造任务载人飞船天地往返的良好开端。至此,神舟十二号集齐了全任务全模式天地往返所需要的全部“技能点”。

实现五个中国首次

时隔五年,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搭乘航天员进入太空,实现了五个首次。

首次实施载人飞船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首次实施载人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在空间站不断调整姿态的配合下,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最快能实现发射后6.5小时与空间站对接。

据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系统总体副主任设计师高旭介绍,神舟十二号就像是有着全自动驾驶功能的“超跑”,自主计算,自主判断到达目的地。

首次绕飞空间站,并与空间站径向交会

在此次任务中,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交会能力得到加强,具有更复杂的交会对接飞行模式,具备与空间站进行前向、后向、径向对接口对接和分离的功能,并将在本次任务中首次开展绕飞和径向交会对接试验。

首次实现长期在轨停靠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实现在轨停靠3个月。为适应空间站复杂构型和姿态带来的复杂外热流条件,神舟团队对返回舱、推进发动机和贮箱等热控方案,船站并网供电方案进行了专项设计,使飞船具备了供电、热环境保障的适应性配套条件。高旭用游戏技能形象地打了比方,“我们现在首次将技能点数全部点满,飞船停靠3个月是没有问题的。”

首次具备从不同高度轨道返回东风着陆场的能力

在神舟十二号之前,载人飞船都从固定的轨道返回地球。空间站任务中,空间站为了节省推进剂的消耗,轨道位置会随着不同时间节点而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满足长期停靠的要求。

神舟团队对返回轨道重新进行了适应性的设计,使载人飞船返回高度从固定值调整为相对范围,并改进返回的算法,提高载人飞船返回适应性和可靠性。

首次具备天地结合多重保证的应急救援能力“载人航天,人命关天”始终是神舟团队心中至高无上的信条,为了保证天上、地上都具有保护航天员生命,在紧急条件下接回航天员的能力,神舟团队开创了天地结合的应急救援任务模式,即携带两艘飞船进场,由一艘船作为发射船的备份,将成为遇到突发情况时航天员的生命救援之舟。

神舟队伍采用“滚动待命”策略,在前一发载人飞船发射时,后一发载人飞船在发射场待命,并具备8.5天应急发射能力,以确保可以实现太空救援。

进舱全过程回顾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清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领命出征。

摩托车护卫 前往发射塔架

出征仪式后,三位航天员由骑警驾驶摩托车护卫飞行乘组乘车前往发射塔架。车队陆续经过东风航天城的标志性建筑航天纪念塔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标志性景观彩虹桥,从发射场的南门进入发射场,在发射场的东场坪下车,最终进入神舟飞船。

抵达塔架 即将进舱

到达发射塔架后,他们搭乘电梯上到塔架九层平台的神舟十二号飞船舱口的位置。正式入舱之前,航天员有过两次机会进入到返回舱内。在全系统演练的前一天,他们就曾进舱确认,这时只是看一下,什么都不用操作;在全系统演练之前,航天员还要着舱内工作服,进入返回舱进行一下确认,熟悉一下,这对航天员的心理和操作技能发挥都有很好的作用。

三名航天员到在第9层等待进舱时,航天员刘伯明首先发现摄像头冲镜头打招呼,紧接着聂海胜、汤洪波也相继发现摄像头,三人同时冲镜头挥手,气氛相当活跃。

进入返回舱 等待发射

完成进舱准备后,航天员汤洪波首先从轨道舱进入到返回舱,坐在了左手边的座位上。随后航天员刘伯明进入返回舱,坐在了右手边的位置上。整个的入舱过程中,航天员非常小心,互相也有一些搀扶的动作,这一方面是要保证航天员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要保护飞船内的设备。航天员聂海胜最后一个开始入舱,他在进入轨道舱后,并没有直接进入返回舱,而是开始对轨道舱进行检查。轨道舱检查完毕后,聂海胜进入返回舱,坐在了中间的指令长位置。

三名航天员进舱就位之后,还将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准备完成之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瞄准9时22分发射。出征仪式上,航天员手上拎的小箱子是干啥用的?

今天,神舟十二号发射航天员出征仪式上,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小细节,每位航天员手里都拎着一个小箱子。

专家介绍,航天员穿着航天服准备进入船舱之前,航天服需要通风,航天员手中提的小方箱子就是一个手持的小型便携通风装置,带电源和风扇,为航天服提供一定的通风量,来保证人体的热舒适性。

航天员的母亲激动地为儿子欢呼

同一时间,17日早上,红星新闻记者在航天员汤洪波老家湘潭市云湖桥镇飞栏村,与他的家人一起倒计时。

当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过后,汤洪波的母亲激动的站了起来。在收看直播期间,有亲友向汤洪波父母竖大拇指点赞。

这次,担任指令长的聂海胜将是第三次出征太空。而据@021视频消息,今年春天,聂海胜刚作为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

他也身着航天员制服,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出现在毕业典礼上。

而他的成长经历简直“上天”

父母想尽办法要让我读书

据北京日报消息,1964年9月11日聂海胜出生在湖北省枣阳市杨垱镇一个小村庄,家中生活困难,但父母想尽一切办法供他读书。

聂海胜曾在采访中回忆,父母常为区区几元钱的学费犯愁,只好东挪西借,“有一次交到老师手中的‘学费’竟是一只兔子!”

小时候,聂海胜总会做一个梦,“梦见自己长出了翅膀,在天上飞”。

这个梦不仅小时候做,后来也伴随他很多年。

图片来源:我们的太空

1983年高中毕业时,赶上空军招飞聂海胜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报了名,没想到各项考核和体检全都顺利过关。

聂海胜还记得,在离家到航校报到的火车上部队接兵的干部给每个人发了半斤糖果,“我带着甜蜜走向部队,是部队让我这个苦孩子有了光明的前途,所以我对国防、对军队充满了感情”。

1986年12月,聂海胜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5月,聂海胜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分配到空军飞行部队成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

在空军部队15年间,他先后驾驶过初教6、歼五、歼六、歼七4种机型,安全飞行148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

1998年1月,他入选中国首批航天员,完成了从“航空”向“航天”的转变。

我们的初心使命就是飞天

入选为航天员以来,聂海胜执行了两次飞行任务,三次入选备份航天员。

2003年9月,入选神舟五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

2005年10月,与费俊龙执行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同年11月被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航天功勋奖章”。

2005年10月,聂海胜与费俊龙执行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08年5月,入选神舟七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

2012年3月,入选神舟九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

2013年6月,担任指令长与航天员张晓光、王亚平搭乘神舟十号执行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执行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2013年6月,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执行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执行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获圆满成功。

而今天,是聂海胜执行的第三次飞行任务。

从农家少年到航天英雄,聂海胜,此生以梦问苍穹。

在接受采访时,他说:“我已年过半百,但为航天事业拼搏的心依然年轻,只要国家还需要我仍会勇往直前”。

来源:中国经济学人

发布:中国经贸法治融媒体中心

转载于:http://www.wlchinahn.com/news/hangyezixun/202106/24897.html

http://hot.ffsy56.com/show.php?itemid=1393129

http://toutiao.wlchinahf.com/wlzc744729.html

http://www.wlchinajn.com/news/slh214490.html

http://news.wlchinahnzz.com/x1459496.html


神舟十二号与地球同框啦 你对此有什么想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