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经验分享】日专生东京大学交换留学回国总结之课堂学习内容及感受分享

2023-04-17 10:58 作者:初心联盟  | 我要投稿

想加入日本经管&MBA留学交流群

请联系初心联盟日语微信号:ChuXinLianMengRiYu



前    言

大家好!我是之前在爱初心实习过的roji,现在大三在读,于2022年秋季赴日本东京大学交换留学一学期。虽然在写这篇总结的时候我已经回国整整三周了,但在日本发生的一桩桩、一件件事,在日本遇到的每一个可爱的人都在我脑中清晰地浮现着。

通过这次交换留学,我不仅提升了语言能力进一步了解了日本文化和日本人的生活习惯还找到了未来的职业方向,明确了剩余的一年半的大学生活的目标。可以说,这半年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我将分课堂学习篇、校园生活篇、校外文化篇来总结本次交换留学,本次先为大家带来课堂学习篇。


课堂学习篇

在交换留学之前,其实我经常在保研和出国之间犹豫纠结,所以我把这次交换看作是检验自己是否能适应日本生活和学术环境的一次尝试

我属于东大交换项目中的USTEP项目,这个项目不局限于某个专业,各学院的课程都可以选择(部分课程不对我们开放),我对于文学比较感兴趣,所以选了很多文学部的课。除此之外,为了转换学分顺利毕业,我还选了面向留学生的日语课,以下是我的课表。

东大的本科生课程分为前期课程后期课程,前期课程一节课90分钟,后期课程一节课105分钟,中间都没有休息时间。早上第一节8:30开始,我的通勤时间是单程一个半小时,所以成功养成了早起的好习惯(微笑)。


日语课程 

先来说说日语课(共通日本語)。我们的日语课在选课前会参加一个线上测试,这个测试会考察学生的听力词汇语法阅读,甚至还有口语写作,然后根据考试结果将学生分为7个等级(L1-LS),L1-L3是初级,课程以传统的讲授语法和单词为主,还有一些教大家演讲、会话等实用技能的课,L4-L5是中级,课程形式与初级差不多,但是难度和量都有所增加,还增加了教大家敬语和写邮件的课,L6/L7/LS是上级,课堂以学生为主,主要形式是学生讨论+发表,还可以选择用日语上一些讲授日本社会、经济相关的课。

我测试的结果是L6,选了4门日语课,分别是:读《学术写作:读日本小说写书评》《读日本历史》《日语发音与学术汇报》《综合学术技能》。


  • 《学术写作:读日本小说写书评》类似于我们小初高时候的语文课,老师课前会布置阅读任务,前半学期是短篇,比如芥川龙之介《在丛林》、森鸥外《最后一句》、梶井基次郎《柠檬》,后半学期变成了中长篇,村上春树的《萤火虫》,吉本ばなな的《厨房》,然后要求课前完成“阅读题”,问题类似“某句话有什么深意”“某个人物所起的作用”等等。课堂上大家针对这些问题交流讨论,老师几乎就是充当一个引导的作用。一节课90分钟几乎有60分钟都在说话,而且一个班只有3-4人,就不得不参与讨论了。大家交换意见后会发现文学作品的多种解读方式,很有意思。


  • 《读日本历史》前半学期是读了一个日本历史学术专著,难度比较大,主要是分成两三个小组(一共也就5-6人),每个小组读不同的内容,然后做一个发表给其他小组讲自己读过的内容。难点在于大家对历史都不是很了解,而读的书又是面向研究历史的人的专著,所以读的过程中就需要不断查找相关事件和概念,但收获也很大。后半学期读了日本的历史小说,趣味性增强了,难度也降低了,但是角度也发生了变化。


  • 《日语发音与学术汇报》是纠正发音的课,主要内容就是影子跟读,还讲了一下日语的音调规律。


  • 《综合学术技能》是日语课中难度最大,也最让我头疼的一门课。虽然是面向留学生的课,但是班上5个人中居然有一个是日语母语者,因此无论是讨论还是发表都感受到了被碾压的痛苦……这门课的主要任务是写一篇完整的综述性质的学术论文,每堂课都在推动论文进度,包括写思维导图、查找文献、筛选文献、写文献摘要等等,为了锻炼我们的学术能力,前期我们每周都要读一篇与自己的研究领域毫不相关的20余页的学术论文,并且将这些论文整理成3000余字的レジュメ,每次写这个都要花费我们5个小时以上的时间,但确实学术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训练。老师极其负责,每次作业都会逐字逐句纠正语法错误,并且给出评语。后期写完论文还要模拟学会发表。但不得不说,虽然学得痛苦,但是学完之后发现写论文的能力往前迈进了一大步。

文学部课程

除了日语课,我还选了一些文学部的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中国近现代诗歌文学史》:每节课读一本近现代作家的诗集,从胡适、郭沫若开始,到田间、何其芳结束,上课时前半节老师会讲解作家生平,兼谈诗论,后半节是学生们讨论读后的感想和发现。我们课上一共5个人,2个日本学生,1个巴西留学生,1个香港交换生和我。讨论氛围非常好,大家都会发言,老师也会对每一个人的评论进行点评。最后的考核是论文,老师还给我写了一大段点评。


  • 《读<野草>日语翻译》:这是研究生和博士的课程,是ゼミ的形式,每节课读鲁迅《野草》的一篇文章,对照五种日语译本,探讨翻译家们的翻译策略。这个课上大概15人左右,5个日本人,其他都是中国人,中国学生对原文的理解更深刻,而日本学生有先天的日语优势,大家刚好取长补短,每堂课大家都讨论得热火朝天。这节课和上面的课是同一个老师,老师人很亲和,从来不会轻易否定学生的意见,所以讨论氛围很好。(也是我毕业后想跟的导师)


  • 《语言学概论》:这门课是最让我发愁的一门课,加起来4个学分,会把语言学的各个方面梳理一下,包括音韻論、音声論、形態論、統語論、語用論、言語類型論、歴史言語学、心理言語学等等,这节课最麻烦的是全班将近90人,只有我一个外国人……老师上课用的课件和发的资料是英语的,讲课又是纯日文,而且语速就像机关枪,105分钟从头讲到尾,听课是相当痛苦的(哭)。考试也出了很多英语作答的题目,考完我一直担心不合格,但好在我出勤率不错,上课也有努力回答老师的问题,所以最后幸运地拿到了B。


  • 《比较文学论》:这个课是从翻译的角度看日本文学,比如和歌的翻译、拟声拟态词的翻译等等,pre大部分日本人做的是英语翻译,只有我做了中文翻译(还夹带私货科普了《三体》),大家都很感兴趣的样子。


  • 《日本戏剧》:讨论日本的戏剧,包括悲剧、宝冢歌剧、剧场的运营等等,内容很丰富,还有很多的实践和体验,期间去看了一场剧,还亲身体验了木偶戏。

上课整体感受

上课的感受就是,没有一堂是水课,都非常硬核。但其实也不是所有东大学生听课都十分认真,因为很多人(尤其是确定了学部专业的大三大四学生)其实都是在混日子拿学分,他们真正投入精力的是就职。就拿《语言学概论》这门课来说,学期开始选课的人有90人,但最后到教室上课的就只有6个了,还有30人在线上上课,其他人……大家都懂的。不过东大好在有自动退课制度,如果你中间觉得这门课太难什么的,就可以直接不用去上,只要不参加考试,就不算挂科,对GPA没有任何影响的。

但东大学生表达自我的意愿是十分强烈的,上课的时候讨论氛围很好大家的观点也都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原创性很高的东西,和他们交流是一种享受了。关于东大的校园活动、校园生活等,我将会在下一篇推送中介绍,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和我讨论~


文/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 王璐儿


【经验分享】日专生东京大学交换留学回国总结之课堂学习内容及感受分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