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个人归纳---德国近现代史(五)
统一过程中俾斯麦外交政策的作用
1848年2月29日,慕尼黑起义,大学生、工人、市民联合占据军械库,要求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一世以及他的宠妾“罗拉内阁”下台,皇帝被逼成立一个由中产阶级代表组成的新内阁。如此。内阁的风潮厉行整个南德意志地区,史称“三月内阁”。
1848年3月18日,柏林革命,中产阶级与工农阶级聚集王宫广场,要求实行出版自由、召开联合会议、组织人民自卫团,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被逼部分同意人民的要求,但人民并不罢休。3月20日军队撤退,3月22日,起义胜利,国王在群众注视下为183名烈士脱帽致哀。3月29日,柏林自由派内阁组成。腓特烈·威廉四世意识到原先的改革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的要求,于是召开了一个立宪会议。他宣称希望成立一个联邦制的德意志帝国,在这个帝国中将会有一个民选的议会,国民拥有言论和出版自由。同时帝国议会通过了小德意志统一方案也就是排除了奥地利,由普鲁士来统一。腓特烈·威廉四世却担心奥地利的敌视而放弃了。从而德意志的统一延迟了数十年之久。

俾斯麦作为容克老贵族,老柏林正黑旗的,担负起了一统德意志的重任。
经济自然发展是无法给德意志带来统一,只有武力。首先他在普鲁士议会发表了著名铁血政策。
利用沙俄与英法奥各国在中东以及巴尔干地区的矛盾,实行亲俄政策,使得沙俄在三次王朝战争中保持中立,稳定了普鲁士的东方边境。
对于志大才疏的拿破仑三世,1865年9月,俾斯麦对驻柏林大使馆的法国一等秘书表示,只要法国不帮助奥地利,那么俾斯麦对于法国侵占讲法语地区的土地予以承认。10月,俾斯麦拜见拿破仑三世的时候,他还模糊表示会给予法国莱茵河畔的土地。同时对于拿破仑三世渴望的威尼斯地区,俾斯麦暗示威尼斯并不是奥地利的领土,以此麻醉拿破仑三世。拿破仑三世还错误的判断普奥战争不论普鲁士胜负与否,都会元气大伤,对于法国欧陆霸主的地位不构成威胁。
对于奥地利,则是利用其与意大利对于威尼西亚地区的争端,与意大利结盟,迫使奥地利双线受敌。
在普奥战争后,普鲁士又积极与英国保持良好外交关系,在国际范围上孤立法国,使得普法战争的天平进一步向普鲁士倾斜。
总而言之,俾斯麦的一系列操作都是为了避免在欧洲出现任何形式的反普鲁士同盟,为统一战争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保证统一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