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主义主义】针对资本主义的精神分析(3-4-4-4)——无意识何以生产出主客体?

2023-09-05 17:39 作者:蛊三  | 我要投稿

3444 针对资本主义的精神分析

(齐泽克必读;

Tomsic:《The capitalist unconscious》,《The labour of enjoyment》)

这个流派最后生产出来的是实证话语/大学话语,和《资本论》相同,不是分析师话语。

代表人物:晚期马克思《资本论》到阿尔都塞到晚期拉康(第二次回到弗洛伊德)


为什么拉康的第二次回到弗洛伊德他的主导问题意识-力比多会变得很关键?

  • 通过阿尔都塞对《资本论》的结构主义把握,问题浮现出来了:
  • 就是一个结构/无意识或《资本论》里把握的【社会生产活动】
  • 问题是无意识何以具有生产性(无意识为什么能生产出【主体性/否定性】和【客观性/表象世界的一致性】)?
  • 主体的否定性总呈现为:不愿自己变成物/致密的本体论网络当中的现成的东西/普罗大众不愿意自己在市场当中异化/成为商品,劳动力
  • 从主体到物/客体中间的机制就是 capitalist vitalism 译【资本主义活力/资本力】,这个机制就是【毫无否定性的生命】,资本主义就是一个无脑增殖的【纯生命】(这种生命没有任何断裂)它就是【无意识】
  • 需要思考的是这个无意识为什么还具有生产性,里面具有一种【劳动力】在这种无意识当中,这个无意识是一个生产/劳动着的无意识。
  • 无意识的主体是普罗大众,但此时的普罗大众不是作为一个具体现实的阶级。那现在的普罗大众指的就是 subject of unconscious 译【 社会无意识的主体】(不同于荣格比较 low 的无意识 collective unconscious 译 【集体无意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则是一个深如海的力比多的仓库;拉康这里的无意识是一个生产机制,生产两个东西一个是主体,一个是客体/观性:就是世界光滑表象


场域论:主体所在的日复一日的毫无否定性的生命当中生存就是资本,它会生出两种东西:1.增殖,会甩出剩余/主体性/创伤的被剥削的主体-【$/无产阶级】,另一方面它靠剩余价值/剩余快感增殖-【a/剩余价值】 2.闭合,通过幻想机制-【◇】,能使【$】和【a】闭合起来。这个幻想可以让人觉得世界是平滑的,没有剥削关系没有断裂,世界是由一种意识形态所主导的弥合的 VS 主体也在理论/抽象当中生存:各种社会话语(政治法律经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哲学,每一个理论都是一个整全的) || 社会的普遍的主体性/无意识的主体/无产阶级的主体/政治主体/纯粹否定性

  • 生命和理论之间的张力是被什么调和的或者说是被什么再生产的或者说是由于什么原因看不见它呢?
  • 是由于无意识,也就是说一个政治主体一定是无意识的,是无法反思的或者说很难/不可能反思的:比如一个具体劳作的人无法反思,原因不是因为理论的影响,恰恰是因为他的反思都是无效的,犬儒化的:他能反思到不同的理论圆谎的方式不一样,他会觉得他的反思是足够的,所以是不能反思的:反思有很多种,哪个才是对的-哪个都不对,所以就会觉得社会还是像康德主义那样是融贯一体的,背后的本体一定是一致的。
  • 所以这是问题所在:政治主体无法获得他的意识,他只能否定,但是这种否定又会为他注入生命,因为他缺少这种否定性。所以说这种否定性让他危机化又为他注入生命力使得能指链转起来
  • 所以索绪尔的传统结构主义在这里就失败了,因为这种结构无法解释否定性如何产生,另一方面无法解释他如何具有一种表象化的机制,这种机制让人觉得背后没有一个结构


本体论:不存在历史

  • 不存在融贯的一致的有一个场的历史
  • 由于“迄今为止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 导致在阶级斗争的历史的视角下,何为历史是没有答案的,历史之是历史是注定失败的
  • 因为《资本论》当中的一个核心洞见就是不存在社会关系,但是存在社会,因为社会就是阶级斗争不断派生的一个场!
  • 就是一直会有一个共时性的场,但是没有一个历时性的历史去成为社会的根据律
  • 无法去设想社会有它的一个时间上的因果链条也就是历史在决定着社会在怎么发展
  • 因为不存在历史,一切历史都是阶级斗争
  • 社会关系不存在:没有一个上帝视角可以评判社会关系,但是社会是存在的,因为阶级斗争是现实发生的,也因为它是无意识的生产主体性和客体性的场所
  • 从一个历史的切面上面来看,不能说存在着如👩-👨-🧑-👧-👦-🧒的社会关系,应该是从👩的视角有与👨的关系,但是从👨的视角却没有与👩的关系,只有与🧑👧👦🧒的关系


斯洛文尼亚学派:

  • 社会就是一个阶级斗争构成的一个博弈场,它本身是一个空的,它是需要阶级斗争的博弈来定义它的
  • 社会是存在的,社会关系是永远无法结构起来的
  • 没有一个公开中立平等的绝对的视角可以描述有怎样的社会关系
  • 但是每一种力量都在挣扎着把他的社会关系固着为社会本身,或者把他的社会关系(他和普罗大众的关系)压抑下去,然后把压抑下去的这个资产阶级雇佣制直接说成是社会的本质,那就会是普遍的商品化,就会把社会说成是资源的有效分配,财富的聚集交往的公共场所
  • 这样就把他(局部片面的)视角下的社会关系来作为(埋设为)社会本身的隐藏的底层机制/本质属性了,让大家忽视这一层,从来去承认有其他衍生的社会关系
  • 他不能把这种底层机制拿到台面上来说,一旦拿出来就失败了
  • 被他压抑的普罗大众,他也会有他自己设想的社会关系(平等的按劳分配的)想要作为社会的底层规则
  • 所以社会关系总是局部片面的
  • 如男人要使女人和他成为某种关系,他必须把这种关系压抑下去作为他和女人交往时的底层规则,他想要以这种方式引导他和女性的关系,所以台面上的关系就是绅士或是男权...但是骨子里的关系是见光死的
  • 所以存在的只有局部的意识形态化和侧向的从一个角度的他想要奠定的社会的机理
  • 社会是存在的,作为一个空的博弈场,这个场就是大家都把他的理想的社会关系压抑下去,所以就形成一个擂台基础,所以最小限度的大家都会认为有一个场/一个规则,但是这个规则要压抑到最下面,虽然大家各自的规则不相同(布尔乔亚认同的一种平等,普罗大众认同的一种平等,台面上都认同是一种平等,只是在真正博弈的时候压在下面的规则确实不一样的,但是他们的最低共识是有一个场,这个场也是无意识生产出来的客观性/表象世界),但是他都有一个同样的名字,就是社会。

自由主义左派:福柯,德勒兹...美国白左

  • 社会不存在,社会关系存在,社会关系是本真的可以预设一个社会关联,而不能预设一个场
  • 这种观点是糟糕的,他就是想要那种局部的细的一簇一簇的东西,由它们涌动起来就制造出了一个社会的假象


认识论:abstraction 抽象/普遍的意识形态

  • 所有布尔乔亚的理论化活动都是不可信的,都是一种异化,都会有剩余的东西作症状
  • 意识形态缝合一定会有症状
  • 理想化先验化超验化...各式各样的抽象:政治的经济的文学的心理学的...整个布尔乔亚的学术体系和意识形态体系都是4,晚期拉康的理论姿态就是这样的
  • 他要用 separation 分离来代替抽象
  • 就是体验到主体性的匮乏,要去主体化
  • 在所有的资产阶级话语里面,这个抽象都会给出一个主体性/生命/活力
  • 所以无论是德勒兹,马尔库塞,阿多诺搞爱欲批判的,认为资本主义压抑了主体的生命力和涌动的活力...这些东西都是抽象的都是不可信的,都是意识形态,都构不成否定
  • 真正的否定要靠去主体化
  • 这个主体是一个被动的消极的或者说是一个不会把自己卷入到欲望辩证法的回旋当中去,它会自激发


目的论:调和主人话语和癔症话语的分析性话语的失败/做无力的理论化

  • 拉康是半个实践者的姿态,他是踏上了注定失败的冒险,他要重新获得一个大学话语/普遍话语
  • 做无力的理论化/绝望的注定失败的但是决不放弃理论化去构造一个大学话语S₂(一定要把这个世界的运行方式肯定的道出)的理论家的姿态
  • 《资本论》里面的结构主义方法是一个绝望的方法,它是一个解释学方法
  • 关键在于这种方法它不设定本体论根基
  • 他要求描述从无意识的符号系统它如何从它自己生发出主体和客体,和他自己本体论化的力量,就是马克思对于商品和价值的研究,这里面就有一个认识论的断裂,一个全新的思维方式的产生
  • 这个全新的思维方式它不是根据背后有一个历史或者根据链条,他的历史完全是断裂的:他的资本论里面的话语是可以自己捉自己的错误——是一种唯物主义的辩证法或者结构主义的
  • 因为这个符号系统里面的本体论化的机制,有一个主体和一个客体生成出来,如资本论所说的主体性如何的再生产(剩余价值和否定性)又不停生成的客体性(把世界不停的抹平),他的生成机制是如何进行的?那么这个大学话语在描述的时候要具有解释力和预言性,那么在目的论上就必须持4的姿态或者说是一种真诚自信的无疑的姿态
  • 他在场域论上的3进行的这种活动虽然是无疑的,但是他有一个姿态就是知道自己的这种方式可能会是错误的冒险的
  • 他领会了场域之中的分裂然后用他的纯粹的主体性做中介,这是时代的共性: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普罗大众,因为我们的主体性基本样态在资本主义现实当中就是【无头的主体性/无意识的主体性】
  • 由这些符号学的格局出发,就必须冒险,只能冒险到底
  • 理论家最激进的姿态不是主人话语,分析师话语,癔症话语,而是普遍话语/大学话语——理论工作先行(但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结构主义原则的,就是说无意识的符号系统具有生产力,且它正在劳动,这就是最核心的信仰。世界是活的,但不是像资本那种无脑增殖/符号系统的自我循环意义上的活;这个活意味着它能甩出否定性,意味着会有丑闻,一些致命的断裂,这些就要靠体验主体性中介才能滑过去。无意识符号系统就是物质,它具有劳动力,这种劳动力更多的是在它的褶皱/符号系统的不一致性上面,这种不一致性往往被叫做【原乐/力比多】)
  • 因为主人话语是被回溯性的建构的

【主义主义】针对资本主义的精神分析(3-4-4-4)——无意识何以生产出主客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