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家庭角色之间爱与情的思考

2020-03-04 15:20 作者:苗苗吃醋不吃辣  | 我要投稿

         毕竟,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感情和行为是伟大而崇高的,要比其他哺乳动物高级的多,所以当心理学家用心理缺陷和障碍去解释为何有的人过度依赖另一个人为何有的人觉得自己爱一个人爱的死去活来(建议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可以看下《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或者当科学家用冰冷的科学理论去解释爱情其实是由于多巴胺的分泌时,总会触及到一些人心中那敏感而脆弱的神经,就像掀开了他们伟大情感的那块遮羞布,让他们惴惴不安。

        另外当然有人会说“等你自己当了父母就知道了”和“那你的意思就是不用报答和孝顺父母咯”的论调.然而,这两种回复本身不就是一种强盗逻辑?前者让我想起前段时间,朋友圈里到处都有人转“拐卖儿童一律死刑”时,一旦有人评论这不合理时,一堆已经当了爸妈的同事和朋友义愤填膺,说等我自己有了孩子就知道了,是不是如出一辙。我没有孩子,所以我没资格去评论了吗?我不是同性恋我就没有资格参与同性恋话题的讨论了吗?我没有结过婚,就不能对婚姻有独立的思考了么?还有,我有了孩子我的价值观就会动摇了吗?恰恰正是因为我没有孩子,我才做这样的思考和这样的预想。然后说说后者,强调一下这个问题讨论的是“你见过的父母的强盗逻辑”,这个问题讨论的是“你见过的父母的强盗逻辑”,这个问题讨论的是“你见过的父母的强盗逻辑”,一定要说三遍啊。所以我回答我见过的父母强盗逻辑就是有些父母把自己对子女的好定义成对子女的恩情(当然你作为子女你把你父母对你的好理解成什么情都可以;然而这个观点刚好和一些人相反,一些人觉得子女必须把父母的好定义为恩情,而父母自己可以随意)。另外关于恩情,我的理解是:我是个路人,你摔倒了掉水里了,我把你扶起来救上来这是恩情;我是你的老板,本来你犯了个大错可以开除你,但看你家境不好没舍得开除你这也是恩情。但我如果是你的亲人,爱人,我照顾你疼爱你,这是因为我爱你,而不是因为我对你好了而对你有恩情。我们说恩情,是双向的,知恩图报,有恩必然有个报恩的过程,被施恩的跟施恩不平等了,受到道德的约束。这句话能理解吗?我爱你,你爱不爱我,我们都还是平等的;我对你有恩,你不报恩我们就是不平等的。如果所有的父母们都是无条件地对子女好而不求回报,那又怎么能理解成是恩情呢?然而,就是有些父母把自己对子女的好定义成恩情,这就意味着关系就不平等了,对你有恩你就得报恩,说白了就是你欠我的了;你不听话,你不按我的想法去做,不变成我期待的样子,不依我顺我你就是有恩不报,就要受道德的谴责。还有的人就以此得出“你的意思就是父母都是自私的有目的的”“你的意思就是子女就不需要感激和照顾父母”的结论,对不起,本答案只讨论父母的强盗逻辑,也请不要随意甚至恶意揣度我的意图。           其实,我没有任何想声讨和责怪父母的意图,事实上作为90后的我在成长过程中,我的母亲已经是很开明的了,不会强迫我学东西,也很少拿我去和人家比,更没有以自己生你养你你就得依我顺我的姿态自居。我做这样的思考,只是想尽量理性客观去讨论到底是不是属于恩情,但有些人把感性和理性混为一谈,站在感性和道德的高地上质问和拷问我们这些在理性讨论的,那我们只能举双手投降。另外还有人说亲情不能用理性来思考,这个我也是不赞同的,那现在在学家庭心理学、亲子教育、两性心理学是不是都得丢饭碗了。科学家说你所谓的爱情是因为身体分泌的多巴胺难道你就不谈恋爱了吗?

        写这个,更多地是想写给我们这一代准备成为或者刚刚成为人父为人母的朋友们,孩子们是我们带来的他们没有选择权,照顾他们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爱他们的体现,但千万不能因此以自己对他们有恩而自居,然后总是居高临下,灌输我们对他们有恩的思想,强迫他们变成我们期待的样子,逼迫他们要报答和回报我们,甚至是不惜让他们委屈求全。

        第一次听说『父母于子女无恩论』是从一个没有屏幕的mp3里的“老罗语录”听到的,当年我还是个懵懂小伙子,但一听到这个论点我虎躯一震,没有愤怒,没有批判,也没有相见恨晚或是觉得不谋而合,我只是突然发现原来独立思考这么有意思,觉得自己傻傻地被洗脑了十几年。我们的教育方式让我们觉得很多事就是天经地义,不容置疑,而父母生儿育女于子女是恩情,百善孝为先就是其中之一。但你有没有考虑过,这个真的就这么天经地义吗?然而就真的有许多人觉得不是,我们先来看看都有谁提出过这种“大逆不道”的论点。最早提出父母于子女无恩的应该是三国时候的孔融,对就是让梨的那个。孔融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只是原本挺受百姓爱戴的他提出了这个后,似乎引起了公愤,最后终于被曹操逮着机会给杀了。无独有偶,钱钟书、胡适、李敖还有琼瑶阿姨、做锤子的老罗等等也都提出过类似的观点或言论。胡适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我生了孩子以后,虽然养育了他却从来不敢自居有什么恩情。我常常想:如果孩子高兴,我就心安理得;如果孩子活得不开心,我就会觉得很内疚,因为他是我带到这个世界上的,而不是自己要来的。如果我不带他来他不就没有这些不快乐了?

        琼瑶的《窗外》第四十四页:“妈,你别这样不满意我,我并没有向你要求这一条生命,你该对创造我负责任,在我,生命中全是痛苦,假如你不满意我,你最好把我这条生命收回去!”老罗在他的新东方课堂上说:父母有了孩子是一时情动,谈不上恩情,所以说有了生命,本身是没有恩情的。怀孕期间就像东西装在容器里很自然,生出来瓜熟蒂落,大自然待生的过程,一切都无比地和谐和自然,以致于谈什么恩情就庸俗了。

        仔细一思考,这个论点真的不无道理。我们来捋一捋。1.父母给了你生命怎么不是恩情?母亲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怎么不是恩情?这是恩情吗?子女来到人世间,是父母一时冲动的私欲也好,为了延续生命也好,或是看到别人都生了自己也得生一个也好,并非是子女的意愿,所以给予生命本身是没有恩情的,并不是孩子主动要求来到这个充满挫折、疾苦和不幸的人世间的。2.就算生你没有恩情,但至少还有养育之恩吧?那么养育儿女有没有恩情?一个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小生命被父母带到了这个人世间上,做父母的不管谁管?无论在哪个国家,遗弃亲生子女是很严重的犯罪行为。既然选择了生一个孩子,那么养育这个孩子直到他能够自立不仅是道德需求,更是一种义务,一种受法律监督的义务。退一步说,我们中国人习惯说“养儿防老”,许多父母养育子女说白了更多的也是出于担心老了没人照顾的担忧,如此功利怎么还能大谈恩情呢。

        所以,综上,父母最大的强盗逻辑就是:我们生了你养了你,对你就是恩情,你必须得报恩。其他人提的那些的强盗逻辑在这个面前都变得有些不值一提,或者说,其他的强盗逻辑其实都是这个最大的强盗逻辑的子集。因为我们生了你养了你,对你就有恩,所以:

你得听我们的话;

你得依着我们来;

你得长成我们期待的样子;

你得出人头地让我们骄傲不丢我们的脸;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到了年纪得赶快结婚生子;

你得赚钱照顾我们来报恩;

否则你就是不孝。

        当然了,同意父母于子女没有恩情这个观点并不代表我不爱我的父母,更不代表我是想找借口不孝顺我的父母,事实上我很孝顺我的爸妈,但不是出于我觉得他们对我有恩情,而是因为我爱我的爸妈。而且,我自己找媳妇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要求就是希望对方是个孝顺父母的人。说这个观点更多的是想倡导大家要学会独立思考,想留个很大的脑洞给大家,让大家明白也许没有那么多的“天经地

家庭角色之间爱与情的思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