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视角/用户行为/真假用户/为什么卡/真需求/真用户~
如何做到用户导向,在业务创新地图中的位置是,突破口,单环节突破口
价值是业务价值++,用户导向使得公司业务对用户价值越来越大
一套经典卡片图,客户解释他们想要的产品,项目经理通过客户描述想象的效果,系统分析师设计的效果,开发人员实现的效果,顾问咨询人员描述的理想,后期的系统维护效果,客户为项目开发的投资,后期真正的技术,其实客户真正想要的——全部没一个相同的。。。
基本所有公司遇到的问题,客户需求的传递,随着在各个部门之间的流转,最后都不知道成啥了——还有一个小游戏依次比划收到的信息的,也类似
但是本质上,做不到以用户为导向不一定是问题,因为客户往往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什么情况下,用户导向才重要?
在供需曲线上,只有供给>需求时,用户导向才能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存量市场竞争时
用之前的迭代用户认知和迭代业务路径的串行,完全的用户导向是只迭代用户认知,完全的非用户导向是只迭代业务路径,两者结合其实是非常有难度的

设计业务流的挑战1:用户视角
小孩说商场不好玩,看到的都是腿。。。这个故事还记得
比如迭代课件,是公司审核迭代,还是试讲按客户反馈迭代
用户视角的拜年,其实每个用户不一样吧,看用户需要什么,给多点背景啊,即便把自己当成用户,也不能代表所有用户——的确这是我之前考虑过的,我真的是尽量减法生活,让我理解用户真的很难,所以个人最喜欢的还是头条这种ABtest的公司,不用去理解,就快速迭代,数据导向就可以了
怎么快速切换用户视角,成为用户,一手信息,观察用户,再访谈?

把业务代入具体场景,场景用时间空间角色关系来具象化,代入用户视角明白其需求,就能做出用户导向的决策了
但其实这真的不是绝对的,真的每个人都不同,只能说选择目标用户不同,产品不同
产品其实可以等同于解决一个问题,那这其实跟能力是一个本质——所以也可以用时间/空间/角色/关系来从简单到复杂,从小到大的做提升
产品是场景的产品,能力也是场景的能力

在公司,服务部门比如财务如何为内部提供更好的“服务”,比如销售要出差报销,出差时没心情搞财务报销什么的,但财务要求的就是报销单整理,这个可以为公司提供价值,节省销售和财务的时间,用软件管理?实时拍照上传?但财务卡也是必须的,工作量太大

另外一个自助餐厅的上的方案,在万达空间,周末时间,一些情侣想要比较好的约会空间,价格也没有额外高,而且还有情侣专享,身份认同,对于餐厅,赚钱来说不会少,吸引情侣
如果搞大优惠,那就是吸引价格关注的用户,整体体验一般,服务提供难度也会增大,客户满意度会下降,虽然引流效果会更好,但这种客户价值低,平时恢复价格的时候也很难复购
所以,还是不要第二种了,价格不能降,但可以附赠,第一种还是比较合适的一种方案,对于普通非情侣客户也可以搞附赠来引流的
叶教课里面没有对这个进行延展,个人觉得考虑的比较周全了~

所以上面的结论是,用户导向要切换用户视角,但是也必须兼顾企业的业务实现成本
那下面的课题我非常感兴趣了,如果切不了用户视角怎么办——就像我,很多东西自己都没需求不感兴趣,如果需要用户视角的话,怎么办
举例,不懂销售的人力资源要出销售提成方案,男码农要设计女生美颜算法,女广告人设计中年男性啤酒广告等等类似的

美颜算法这个有点印象,晨练中提到过,是迁移了什么场景来着。。。
个人觉得,这只能去思考本质了,销售提成方案,本质是提成,是为公司创造利润的奖励,美颜算法其实本身是实际照片效果和理想效果的差距如何弥补?啤酒广告本质是驱动用户购买的机制,人性的弱点拉一遍然后可以做个问卷去搜集反馈
忽然又想到Film他如何了解目标人群,选择的是目标人群主持的综艺,比较真实全面的去理解目标,然后用一个形象去比拟
那有一个想法就是研究业内标杆——参考研究一下本质需求,或者细分的竞争设计
叶教的说法还是先成为用户,贴近用户,用户视角,可能在后面讲每个场景的具体做法?我喝啤酒也无法理解啤酒广告的。。。

设计业务流的挑战2:用户行为
常规记录的用户行为,模糊的像是没像素。。。记录的好的用户行为是低像素,实际上的用户行为却是高清
信息不完整凭什么决策是对的
举例,客户拜访纪要,首先客户要进行筛选,其次拜访栏要多行,因为一般需要多次拜访,客户需求要非常详细,这样方便checklist式的跟进,竞争对手情况也要非常详细,同上
所以,要从目标出发,能基于底层逻辑的去抓关键点的详细内容——个人认为的

怎么提高“用户行为分辨率”
感知颗粒度拆细,慢镜头来展开细节——厄,这样怎么抓重点啊。。。细节太多了没法入门了
我们都可以在前人的积累上去迁移的,正如1000小时定律所教的,还是得先搞基础学科理论,然后在具体的场景下去观察各部分细节,还是抓重点
用户行为流拆解和每个环节关注的关键点,这个是非常专业困难的,用显微镜看是可以,但是还是那句,抓重点~
用户视角是看到行为,分辨率是记录行为,分析用户挖出行为的倾向、痛点和需求,最后是满足需求

设计业务流的挑战3:真假用户
在非用户身上做无效投入,是业务流低下的一大原因
是的,其实刻画用户画像个人觉得是B端销售非常重要的点,核心还是在于价格、需求、背景三点上找几个关键点去选择客户,并且能识别很多表象之下的底层,这样才能节约时间,否则每天都在重复低效忙碌或无效忙碌,没有时间去提升自己的思维
各个专业都有有效底层,比如财务就是资产和负债的本质,人力资源的本质是人才的定义

从业务流到用户行为流,要找真用户,然后站在用户的视角看业务,用多角度、慢镜头看用户行为,找到每个环节的需求痛点——这是第一步,至于选择什么角度来作为产品基本需求满足,什么角度作为拉开竞争差距的优势点,则要根据公司方向和资源来定了
企业和企业的差距:快公司和慢公司,用户导向和非用户导向,业务引擎高效or低效,规模增长边际成本降低还是增长

找出业务卡点的挑战:为什么卡
找到卡点,挖掘原因,常规思路是“我哪里做的不好”
思考这个思路的bug,就是非用户导向的思考,应该以发现业务本质为目标,用户视角的思考,去抓关键点是吧
bingo!^_^

从业务卡点到用户痛点:真需求
转换思维:用户要的什么,我没有充分满足
难点:用户不会直接告诉你需求
B端客户通过沟通和总结,还是能还原需求的,但C端用户通过沟通也是很难还原真实需求的——应该还是用人性组合来设计,或者用来甄别,把立场和观点、自洽逻辑还原成为人性底层
如何挖掘真实需求:教练式互动
这个关键是,教练式——还是得有底层本质性啊
你的需求是什么,你为什么做某个行动,是什么具体触发你的某个行动,提出猜想,再次确认猜想
永远不要和用户去争论,目的是挖他的需求,去了解用户的触发点,是想要收益or规避风险等等,被鄙视了也没关系,因为目的就是挖掘需求的
苹果手机早期被吐槽不能设置壁纸,其实真实需求是一种掌控权,但苹果没有满足这个掌控权——因为人的掌控权远远不是壁纸这个事情能当得起啥的,生活中处处都是不能控制的事情

识别主要矛盾/假设方案/最小成本验证的卡点:真用户在哪儿
企业导向,用户在哪里,起明神排序消除的是公司业务引擎的威胁,创造的是业务的机会,但是非用户导向的
认知地图中如何迭代用户路径中,就有,业务卡点,用户需求/解决方案,给用户提供的价值,最后做价值排序,来决定主要矛盾是什么,针对提方案然后最小成本验证
不是在业务视角去排序,而是在用户价值上做排序,重点是我在哪里没有满足用户而产生问题,那满足需求有很多种方式,以吃这个诉求为例,满足需求在健康/口味/价格上有很多组合

先over~
图片貌似叫,喜羊羊带队挑战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