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塞•安德莉娅•布塞尔(Darcey Andrea Bussell)

达尔塞•安德莉娅•布塞尔,姓玛尼·梅赛德斯·达西·彭伯顿·克里特尔(Marnie Mercedes Darcey Pembleton Crittle),1969年4月27日,生于英国伦敦,其生父约翰•克里特尔(John Crittle)是一个在英国的澳大利亚商人(2000年他去世时, 她象一个“陌生人”一样,并没有出席生父的葬礼),母亲安德莉娅•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是英国人,母亲曾先后离过三次婚,后改嫁给澳大利亚牙医菲利普•布塞尔(Philip Bussell),在达尔塞3岁时,被她母亲新的丈夫收养,她和家人在澳大利亚一起共度了一段时间后,因上学才返回伦敦,就读于福克斯小学(Fox Primary School)。
母亲曾是皇家芭蕾舞学校(The Royal Ballet School)的学生,不过没有学完整个舞蹈课程。 5岁时,因她的好友学习舞蹈,她一同前往而开始习舞,当时,并没有一个人认为她是认真的去学的(而事实上,她有时会因为自己不想跳,而坐在钢琴旁)。当时她喜欢足球、体操及游泳,并想在将来当个职业的泳手,不过,她确实不喜欢读书(不过据说布塞尔患了诵读困难症),直到11岁时,她进入了艺术教育学校(Arts Educational school),学习唱歌、乐器、戏剧及舞蹈。她终于发现自己最爱的是芭蕾,并决定投考皇家芭蕾舞学校。
皇家芭蕾舞团初级学校(Royal Ballet Lower School)的严格校规深深吸引了布塞尔,由于皇家芭蕾舞团的初级学校不接受年龄在12岁以上的学生申请入学,当年她12岁便是她最后机会,她最后说服母亲让她报考。经过一番努力练习后,终于考上了位于里士满公园白色房屋的皇家芭蕾舞学校。在学校里跟随帕特丽夏•林东(Patricia Linton)及米尔斯•基尔戈尔(Mrs Kilgor)习舞,在暑假时,到前皇家芭蕾团(Royal Ballet)的舞者斯维拉特娜•贝丽索娃(Svetlana Beriosova)哪里习舞。
从皇家芭蕾舞学校毕业后,16岁的她进入了皇家芭蕾舞高等学校(The Royal Ballet's Upper School),在学校期间,布塞尔获选代表皇家芭蕾高等学校,前往瑞士参加洛桑大奖赛(Prix De Lausanne ),并在比赛中获得金奖。
布塞尔利用比赛的奖金到蒙特卡罗(Monte Carlo)上暑期课程,在那里和鲁道夫•努里耶夫(Rudolf Nureyev)同台练习,结束回到英国后,她在学校时,肯里斯•麦克米伦(Kenneth MacMillan)已发现了她的过人天赋,演出了他编导的《协奏曲》(Concerto),同时演过《黑天鹅双人舞》(Black Swan pas de deux),《天鹅湖》中夫人的侍女(Ladies-in-waiting in Swan Lake)。 1987年毕业后,她进入萨德勒之泉皇家芭蕾舞团(Sadler Wells Royal Ballet)(现为伯明翰皇家芭蕾舞团(Birmingham Royal Ballet))当舞蹈演员,她的第一个独舞是在《睡美人》(Sleeping Beauty)中出演了丁香仙女(Lilac Fairy)。之后她也跳过《天鹅湖》里的大天鹅(Big Swan),《吉赛尔》(Giselle) 第2幕中的鬼王米尔莎(Myrthaμ)。 1988年,因为要她演出麦克米伦编导的新芭蕾舞剧《宝塔王子》(The Prince of Pagodas),彼得•赖特(Peter Wright)宣布将她转往皇家芭蕾团,当时年仅19岁,便成为这个传统舞团的独舞演员(Soloist)、新的芭蕾舞剧因麦克米伦的病情问题而进展缓慢,期间她跳过大卫•宾特勒伊(David Bintley)编导的《幽灵赋格》(Spirit of Fugue ),《睡美人》(The Sleeping Beauty)中的奥罗娜公主,《天鹅湖》中的奥吉塔/奥吉莉娅,《胡桃夹子》(The Nutcracker)中的糖果仙女,《曼侬》(Manon )中的曼侬。 《吉赛尔》(Giselle)中的吉赛尔,纳塔莉娅•马卡诺娃(Natalia Makarova)编导的《舞姬》(La Bayadere)中的尼吉娅和甘扎蒂等等。 1989年12月7日,布塞尔与约翰尼•科佩(Johnny Cope)合作演出《宝塔王子》,同时获戏剧奖并晋升为首席舞者,成为皇家芭蕾团史上最年轻的首席舞者。
布塞尔是麦克米伦晚期作品的缪思、除了《宝塔王子》外,还在1990年演出了《离别双人舞》(Farewell Pas de Deux),此舞是为布塞尔和当时刚离开大剧院芭蕾团(Bolshoi Ballet)加盟皇家芭蕾团的伊雷克斯•穆哈梅多夫(Irek Mukhamedov)而编的。 1991年,麦克米伦将《离别双人舞》加入《冬之梦》(Winter Dream)(一部以契诃夫剧作《三姐妹》(Three Sister)而改编的剧作),他在剧中为布塞尔创造了玛莎(Masha)一角。除了麦克米伦的作品外,布塞尔还获得特薇娜•撒普(Twyla Tharp)编导的《老于世故的的先生》(Mr Worldly Wise),马修•哈特(Matthew Hart)编导的《死之舞》(Dances with Death),克里斯多弗•惠尔登(Christopher Wheeldon))编导的《为一位夭折的公主而作的帕凡舞曲》(Pavane pour une infanta defunte),格林•泰特莱(Glen Tetley)编导的《爱神》(Amores)等中的角色。

如果不是麦克米伦英年早逝,我们深信布塞尔的艺术成就应该不止现在这样。
她的身高在英国芭蕾舞团可说是数一数二高的女舞者、(要知道当年黛安娜王妃(Prinecss Diana)就是因为身高太高而当不了芭蕾舞者),她足足有175公分,亦因为她的高度,令人自然而然地将她和皇家芭蕾团的首席客席舞者西尔薇•吉扬(Sylvie Guillem)相比较,两人都因身高而在舞伴的选择中不是太多,和她合作过的男舞者有约翰尼•科佩,佐尔坦•索利莫西(Zoltan Solymosi),伊格尔•泽伦斯基(Igor Zelensky )等。看她在舞蹈的表演中游刃有余,动作优美。在表现技巧很强的芭蕾舞剧,如:《睡美人》中的玫瑰柔板(Rose Adagio),《舞姬》中的甘扎蒂等,她都能以轻松自如并完美自然的姿态出色的完成表演。
1997年,与澳大利亚银行家安格斯•福布斯(Angus Forbes)结婚,最初定居在伦敦的肯辛顿(Kensington),他们有两个女儿,生于2001年的菲比•奥莉维娅(Phoebe Olivia)和生于2004年佐伊•索菲娅(Zoe Sophia)。在 2008年 ,全家搬迁到澳大利亚悉尼,过着一种环保的方式生活。
2004年11月4日,有费雷德里克•阿什顿爵士(Sir Frederick Ashton)编导的芭蕾舞剧《希尔维娅》(Sylvia),在伦敦皇家歌剧院剧科文特花园演出。

对于未来,她在自传中说:“将会选择一个适当的时候光荣引退”。在2007年5月15日演出后,她准备正式结束自已多年的舞者生涯。而说起挂靴的理由,是她不想在别人觉得她跳不动的时候再被动的离开,她更愿意将她优美的舞姿,定格在她舞蹈事业的颠峰时刻而绚丽绽放。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她为了她的孩子们,她深感不安的是,作为一个芭蕾舞首席,一周6天的训练,再加上频繁的演出,实在没有太多的时间陪着二个孩子,她想做一个全职太太,全身心的陪着丈夫和孩子们。
2007年6月8日,在科文特花园剧场,她选择了麦克米伦编导的《大地之歌》(Song of the Earth),与卡洛斯·阿科斯塔(Carlos Acosta)和加里·阿维斯(Gary Avis)在舞台上告别,来完成其退休前在舞台上的“天鹅之歌”( Song of the Earth),在科文特花园剧场这样一个见证英国舞坛历史盛事的大舞台上作告别演出,在当今的英国的芭蕾舞界,大概也只有布塞尔最合适,也正是在这里,布塞尔20年前开始了自己职业生涯。在告别演出的尾声,与布塞尔朝夕相处的芭蕾伙伴们:威廉•特雷维特(William Trevitt)和迈克尔•努恩(Michael Nunn),制作了特别感人的“送别老友”一幕。除了布塞尔自己整晚在足尖上的演绎,现场还放映了芭蕾伙伴们与布塞尔拍摄于1985年的少年时代记录片。
布塞尔在英国舞坛是个令人无法超越的角色。在当晚的“天鹅之歌”演出中:前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的首席男演员乔纳森•库帕(Jonathan Cope)因为能与布塞尔合作,即便自己早已退休,仍重新身披战袍。一段漂亮的“双人舞”,令人叫绝。
在告别的舞台上,布塞尔还选跳了昔日“伯乐”麦克米伦用印象派手法处理的《三姐妹》。想当初,1991年该版本的创作,其中一个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布塞尔——麦克米伦编排的其中一位主角“玛莎”,就是为布塞尔度身创作的。当然,如今的布塞尔,相比15年前的演出,表现力的丰富与成熟已不可同日而语。在最后谢幕时,确实催人泪下,看到科文特花园剧场巨大的舞台上被鲜花所铺满,布塞尔几乎成为泪人而哭倒在舞台上,皇家芭蕾舞团曾经的当家花旦,现任团长莫尼卡•玛森(Monica Mason)像母亲一样搂着她说:“谢谢你,我们非常的爱你并一直会非常的想念你”。英国BBC二台进行了现场实况转播,全场起立长达8分钟经久不息雷动的掌声,是对她最好的祝福。
在她的舞蹈生涯中,共出演了超过80个不同的角色,以及有17个角色是专为她创作的。仅仅在《睡美人》,她就跳过四个不同版本,其中之一是安东尼•道尔(Anthony Dowell)的版本,她在华盛顿为克林顿(Clinton)总统演出。
她并没有完全离开舞蹈的世界。她是国际舞蹈教师协会的成员和赞助人,后来成为悉尼舞蹈团的教师,并继续担任皇家芭蕾舞团的客座明星,作为一个客席艺术家,她在与许多芭蕾舞团演出,包括:纽约城市芭蕾舞团,斯卡拉剧院芭蕾舞团,基洛夫芭蕾舞团,汉堡芭蕾舞团和澳大利亚芭蕾舞团。或许布塞尔不是英国最好的首席芭蕾舞者,但她一定是英国最负盛名的首席芭蕾舞者,她除了舞蹈之外,她还为时装杂志当模特,2008年10月还出了一套系列6本儿童读物《魔法芭蕾》(The Magic Ballerina)一书介绍芭蕾作品,销售额已超过140万份。2012年出版了自传:《达尔塞•布塞尔——舞蹈生涯》(Darcey Bussell:Life in Dance)。
2012年8月12日,布塞尔参加了2012年伦敦夏季奥运会闭幕式演出,从奥林匹克体育场的屋顶下降来的“火焰之魂”(Spirt of the Flame)面前,带领一支200名芭蕾女舞演员和来自皇家芭蕾舞团的4名男舞者演出舞蹈。
在2016年,布塞尔与编导和舞者纳森•克拉克(Nathan Clarke),一起推出一套“不同的舞蹈组合”(Diverse Dance Mix)。 它被设计成一种新的,用愉快的方式来锻炼和体验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风格的舞蹈,而不太注重技术上是任何具体的风格。它的特点是选自有风格的舞蹈;爱尔兰踢踏舞,探戈,华尔兹,摇摆舞,宝莱坞,迪斯科,弗拉门戈,莎莎和1960年代的扭扭舞,等等。课程还设有芭蕾主题热身,每支舞蹈约2分半钟,每支舞蹈都有定制的音乐。
附
获奖一览:
1990年,获得瑞士洛桑大奖赛(Prix De Lausanne)金奖。
1990年,获得《旗帜晚报》芭蕾大奖(Evening Standard Ballet Award)。
1991年2月,被评选为詹姆斯•加雷拉斯爵士(James Garreras) “多元俱乐部1990年最有希望新人奖” (Variety Club Award for Most Promising Newcomer)。
获得卡尔•艾伦奖(Carl Alan Award)。
1991年4月,获得大都会表演艺术成就奖。
1990年12月,获得英国权威的《舞蹈与舞蹈家》杂志颁发的“年度最佳舞蹈家”( Dancer of the Year (1990) of the prestigious British magazine Dance and Dancers)。
1995年,获得不列颠帝国官员勋章(OBE)。
2006年夏,获得不列颠帝国司令勋章(CBE)。
2009年7月18日,获得牛津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Dlitt from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