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不要被这句话骗了:良善被人欺,慈悲生祸害
世上的人们多是劝人向善的人,慈悲为怀嘛。
但就像我们所感受和体会到的那样,在这个世界上,好人固然有很多,坏人其实也不少。甚至可以说,我们是遭遇坏人的时候更多一些。
而且在那些劝我们“放下、原谅、慈悲”的人当中,很多人的用心都谈不上多好,他们自己就从来不会“放下、原谅、慈悲”。
“你要小心这世界上的坏人,他们都憋着劲教你学好,好由着他们使坏。”
这句话值得天底下的所有好人引以为戒。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这句话的逻辑是成立的,所以很多人都是信以为真,实际上它含有自欺欺人的成分。
什么叫懂得?意思是你认识到别人的难处、愚昧和局限,在经过跟别人的共情后,你就理解了对方,从而做到“慈悲”。
所谓慈悲,就是宽以待人,善待一切人,包括那些诋毁你、打击你、伤害你的人。
但我最讨厌的就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自欺欺人,“我是好人,所以我上天堂他下地狱,我应该原谅坏人”,这样想跟阿Q的精神胜利法又有什么区别。
你想慈悲为怀,你要悲天悯人,最好是先问问自己:我配吗?

坏人是不会变好的!
你对坏人慈悲之后,会怎么样?如季羡林所说,坏人从来是不会变好的。他们就像有毒的植物一样,不会感到愧疚,不会自我改变。
所以,你宽容大度的后果就是坏人的得寸进尺,变本加厉。
当一个人到了一定的年龄、有了足够的阅历后,就会明白一个真理:每个人都难以改变,每个人都认定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宽以待己、严以待人才是人的天性。
比如我有个长辈大半生都是道德有问题,亲朋好友都吃过他的亏,但在老了之后,他依然是我行我素,对过去对别人毫无内疚,他就一直认为自己是聪明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自己没有错,别人被自己占便宜是别人傻,怪不得自己。
如果你觉得坏人会悔改,坏人会“回头是岸”,那你就太傻太天真了。坏人对“好人”的杀人诛心往往成功,而后者对坏人的“杀人诛心”则往往失败。

良善被人欺,慈悲生祸害
俗话说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就是告诉人不要做老好人。有时候你觉得自己是在做好人好事,实际上是在姑息养奸,助纣为虐。
因为你助长了坏人的气焰,他会变得越来越嚣张,会做更多坏事。所以“惩恶”才能“扬善”,你可以有菩萨心肠,但更要有“霹雳手段”才行。
人生在世,千万不要随便可怜别人,怜悯之心反而会给你惹来祸事。人一定要有自知之明,看自己有没有资格去可怜别人。
慈悲生祸害,方便出下流。这样的情况在现实中一再发生,你以为自己是给人方便,是对人慈悲,实际上是在纵容对方的错误,最终带来沉重的代价。
因此真的慈悲不是随便慈悲,慈悲也要分对象分情况。

因为懂得,所以残忍
如果你没有伤害别人的能力,那你的“慈悲”就是不值钱的。
换句话说,你因为懂得人性,所以你就可以做到引导人性,具备“残忍、伤害”的能力,然而你不这样做,这才是真慈悲。
人心险恶,社会复杂。人在江湖,你可以心软,但绝不能软弱。
要知道好与坏是相对的,金刚怒目,霹雳手段,其实也是救人之心。而很多坏人坏事在一开始的时候,呈现出来的都是一片善意和慈悲,不如此不能打动别人,不如此不能把人诱惑到陷阱之中。
所以,你可以做好人,可以慈悲,但最好你是“仁慈的狮子”,具备能够残忍的实力,这样你的慈悲才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