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红楼梦:林黛玉才貌俱佳,出身高贵又清贵,为何没人去贾府求娶她呢?

2023-04-02 20:45 作者:南山橘暖读书时  | 我要投稿

大家好,今天说说,为什么《红楼梦》里林黛玉才貌双全,出身清贵,但在原著八十回结束的时候,至少十六七岁了,是个大姑娘了,却没有人家来贾府给她提亲呢?


按照古代女子十五岁及笄成人之后就可以婚嫁的习惯,林黛玉的确是应该谈婚论嫁了,没有人上门给她提亲,其实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林黛玉父母双亡,贾府衰落,她缺乏政治联姻的价值


古代人结婚讲究门当户对,社会等级越高越讲究这些。对于古代的名门望族来说,男女双方的婚事其实是两个家族之间的结盟方式,只有社会等级、地位、家族势力相当的两家联姻,才能实现双赢,利益最大化。


《红楼梦》中贾母是保龄侯尚书令千金,嫁给荣国公之子贾代善为妻,这就是典型的强强联合。王夫人嫁给贾政,王熙凤嫁给贾琏,这也是贾府和王府之间的作为旧勋贵势力相互扶持的政治联姻。


贾母让女儿贾敏嫁给勋贵之后、探花郎林如海,贾政让儿子贾珠娶了国子监祭酒李守忠之女李纨,这是贾府想要从武荫勋贵转型的政治联姻。因为林如海和李守忠在儒林和朝野的影响力是非同小可,和他们联姻既可以稳固贾府目前的地位,增加贾府人脉关系,更是极大的方便了以后贾府子孙走科举入仕的道路。


再说回林黛玉,她父母双亡,家族人丁稀薄,嫡系已经没人了,可以说父族资源几乎没有了。林如海当年虽然受皇帝器重,但是人走茶凉,只剩下比较好听的官声和政绩,以及一些普通交情的同僚、同年等等,只能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

林黛玉的母族资源就是贾家,表面上看还不错。


贾府一门双国公,当年曾是四王八公中仅次于北静王家的势力地位,如今也是八公的老大。外祖母是一品诰命,背后还有史家一门双侯,大舅是一等将军,二舅是五品京官,大表姐是贵妃娘娘。


但是也只是看上去不错而已,贾府已经内囊中空,衰落了,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贾元春这个贵妃,偏偏元春还不得宠。


京城里的权贵世家都是有门路的,贾府什么情况他们只会比冷子兴更加清楚一百倍。所以那些皇室宗亲,四王八公家里都知道贾府没有什么联姻联盟的价值。


几人如此,那么贾府的养女林黛玉没人提亲就很正常了,高门大户娶她没有好处,一般的门户不敢高攀贾府,贾母根本不可能同意,何必自讨没趣。


其二,林黛玉孤女身份、体弱多病、长得太美,都是难嫁的因素


林黛玉长得很美,风华无双,才华横溢,看上去这都是她的优点,基本上《红楼梦》里也没有人能比得上。


但是她有两个致命的缺点,一是她的孤女身份,二是她体弱多病。这些是她无论如何也不能弥补的短板。


虽然她自幼有贾母抚养,算是有身份尊贵的女性长辈教导,但是她作为“丧母长女”的身份,属于古代五不娶之列,古代人结亲很多会介意这个,一是觉得不吉利,二是觉得没有母亲教导,缺乏教养。


比如《金瓶梅》中守备夫人庞春梅给陈敬济娶媳妇,有个朱千户家小姐,才十五岁,自带一份丰厚的嫁妆,只是没了娘,直接就说不要,后来选了个商户之女,连陪嫁丫鬟也没有,但是人家父母俱在,所以就同意了。


自幼充作男儿教养的林黛玉,性格的确不是古代严格意义上循规蹈矩,谨言慎行的淑女,她初来贾府时,非常谨慎守礼,生怕说错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但那只是初来乍到的礼数和小心,后来她父亲也亡故,她在贾府过着“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生活,被当家主母舅妈王夫人不待见,她谨慎隐忍之余,也会用锋芒来维护自己的尊严。


她怼周瑞家的,怼李嬷嬷,怼薛宝钗,那都是不避人的,贾府里很多人可都知道林姑娘不好惹,所以就连宝玉都拿她当过挡箭牌。尽管黛玉把潇湘馆打理的井井有条,尽管她也会很大方的打赏丫鬟婆子,但绝不可能施恩给所有人。贾府的奴才“一颗富贵心,两只体面眼”,看着林姑娘这个只靠着老太太庇护的孤女表姑娘,是不可能给她很好口碑的。


黛玉和宝玉年龄渐长依然有时亲厚不避嫌疑,尤其是元宵夜宴上当众喂酒这件事真的是很犯规了。


当场在座的可不只是贾府众人,但是如果这件事一旦被传出去,不管是哪家的主母听说了之后,也不愿意给儿子娶林黛玉做媳妇,她们会认为林黛玉品行有问题。这也是为什么王熙凤急着打掩护,贾母着急安排“掰谎记”急着遮掩保护林黛玉的原因。


林黛玉的身体健康状况也不好,从吃饭起就吃药,她初来贾府大家都能看出来她有不足之症,常年人生肉桂养着,春秋两季咳嗽风寒起不来,连贾府的下人小厮都知道她是气大了都要吹倒的“多病西施”。


南安太妃、北静王妃等在贾母生日上都见过黛玉,黛玉也曾去参加过王子腾家的宴会,京城权贵圈子里的太太、奶奶们其实大多数都见过她了。


这些精明世故的古代贵妇们们基本上都和王夫人一致的品位,她们都很难会喜欢林黛玉这样娇弱多病、过于貌美的女孩子。


再稍微一打听,知道她还是个孤女,又是个才女,肯定很难和她们这些庸俗的女人相处,要是娶进门肯定就知道和他们儿子风花雪月,吟诗作赋,这不是给她自己添堵嘛?


我们当然知道黛玉是很有才华的,而且眼界格局见识不俗,也有和厉害的管家理事的能力。


但是这些高门大户的主母们不知道,她们没有上帝视角,她们也不愿意相信,她们一看见黛玉那倾国倾城的模样身段已经在心里已经彻底否定了她的一切优点,古代没有强大背景的女子,长得太美本身可能就是一种错。


其三,林黛玉和贾宝玉自幼亲厚,贾府的小厮都知道他们是一对


古代的婚姻讲究的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就算外面那些权贵世家的子弟有幸看到了黛玉的诗词歌赋,在外面拜她为女神,朝思暮想,哭着喊着让家长来提亲,基本上也没戏。


而且京城的权贵圈子真的挺小的,贾宝玉常年在这里面混迹,什么冯紫英家、卫若兰家、北静王家以及柳湘莲等都和他结交,还有秦可卿葬礼上出场的那一大堆四王八公家的儿子、孙子,其实大家都是老熟人了。


宝玉身份尊贵,长得又好看,又和北静王交好,他本就是个明星人物,他的一举一动,周边八卦都可以上头条。


比如宝玉和蒋玉菡相好的事情,明明只发生在一二回酒宴上,又不可能是大街上拉拉扯扯欠收,可外面却是这一城内,十停人倒有八停人都说他们关系好,这说明平时就有很多双眼睛都在关注宝玉。


还有宝玉和花袭人那些鬼鬼祟祟的勾当,锦香院的妓女云儿都一清二楚,她怎么知道的呢?要么是宝玉喝醉了自己说的,要么是小厮传的,要么是薛蟠往外说的,这么机密的事情都能传播范围这么广,那么宝玉和黛玉的婚事更是公开的秘密。


贾琏的小厮兴儿都知道宝玉和黛玉是一对,宝玉的婚事“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只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故尚未及此。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便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


这事儿宝玉的小厮能不知道吗?宝玉有多少个小厮,有名有姓的6个男仆,八个小厮,随便哪个嘴碎的一传就满城皆知。


别忘了宝玉自幼可是在厮混内帷,是个封建社会男性中的异类啊!


他和黛玉自幼一起养在贾母膝下,比一般姊妹亲厚,感情好的很,有什么吃的喝的玩的都想着黛玉,让着黛玉,一天好几次给黛玉嘘寒问暖,比对他娘王夫人都殷勤,一听黛玉要走,整个人直接死了一半,闹得天翻地覆,太医都来了。


贾宝玉身边的人,只要眼睛不瞎,都能看出来贾宝玉的心都在黛玉身上了。


那么既然宝黛的感情这么好,外面的人就算不知道细节,想要打听真的太简单了。那么问题就来了,只怕没几个公子王孙愿意娶一个自幼和表哥一起长大,感情好的不得了的姑娘做正妻。


应该会有读者提到康熙朝的太子妃瓜尔佳氏、八王妃郭络罗氏等孤女高嫁的例子,但是吧,这几位王妃的家族至少不像林家这样凋零,外祖家更是比贾府更加厉害稳固的多了。


比如瓜尔佳氏她父亲袭三等伯爵,母亲是宗室女,她姊妹四个都嫁给了皇族,而且家中也与当时蒙古博尔济吉特氏联姻;郭络罗氏也是受康熙重视的安亲王岳乐之外孙女,父亲是和硕额驸明尚,母亲可是和硕格格。


他们的出身其实都是远高于林黛玉的,林黛玉就算身体健康,与贾宝玉没有那些不避嫌疑的过往。在书中设定的情况下,一旦她的父亲亡故,她也很难高嫁到四王八公,宗室皇族里做正妻,但是她要给这些王爷皇子做侧室也好,又都是绰绰有余的,简单来说就是搞不成低不就。


其实林黛玉的婚姻走向大致看来,除了贾母力挺,护着她和宝玉订婚完婚之外,进宫做妃嫔反而是最高配的一条路。作者也给她取雅号“潇湘妃子”,让她住在“有凤来仪”,未必没有这一层意思。


但是,如果林黛玉父亲林如海还活着,且官居高位的话,她的婚事就完全是另一种局面了。首先林如海不会放任她十五岁成年后还居住在贾府,任由贾母把她和宝玉养在一起。


以林如海的资质,从巡盐御史任上回京,下一步就是户部堂官的节奏,以后入阁拜相都有可能。他的独生女儿,别说宝玉没功名配不上,就是那些勋贵人家只怕也争着求娶。


毕竟古代男子,谁不想有个探花郎做老丈人,而且还是皇帝心腹人,林黛玉又才貌双全,不就是身体弱一点么,大不了娶回来好好养着就是了。


说到底,古代家族联姻,还是以利益为重的。



红楼梦:林黛玉才貌俱佳,出身高贵又清贵,为何没人去贾府求娶她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