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场奇葩比赛,引爆了全世界的汽车产业!

2022-08-26 20:34 作者:咕噜烦死了  | 我要投稿

电动汽车的西方发展历史

一百多年前就有电动车了,当时的定位高端了。那时的汽车司机们开车前都得蹲在汽车的前保险杠,通过手摇发动机启动汽车。手臂骨折、肩膀座位都是常有事故。如果有小聪明,弹摇发动机时车还挂着挡位,一启动车就会直接把人撞死。

并且汽车所经之处全部留下滚滚浓烟,不带着护目镜根本开不了。

电动车只需要上车按下按钮就能开了,内部安静舒适又干净,总之优雅就完事,是当时上流车会开他们的最爱。

可那时电池尾部很复杂,不小心电充多了就会爆炸,用久了底部也会有沉淀物,得定期清理,否则会短路,这些都得大量的售后人员来做。而且那时大部分社区并没有通电养开汽车电池比养个孩子还折磨人,只有天龙人才开得起,汽车的价格以及维护保养就比电车亲民的多。

加上福特公司开始用流水线造车,以往汽车都是工人手工拼装的,每辆车都不一样。有了流水线后,造车成本再次大幅下降。

但将电动车赶尽杀绝的是著名发明家凯特琳,他发明了电动启动机装在汽车上后,就不需要手摇发动机了。

再加上美国当时发现的大油田,燃油成本也便宜得可以忽略不计。种种因素一叠加,电动车技术就彻底被封印了。

封印的解开

1965 年,加州理工大学一名叫里佩尔的 20 岁学生解开了这个封印。

那时洛杉矶经常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雾霾大得连路都看不清。里佩尔就在课堂上慷慨激昂地发问,为什么政府他们科学家,他们连太空都登上去了,却不去解决污染问题?

课堂上另一个同学对里佩尔大喊道:

我们就是他们!

教室里鸦雀无声,里佩尔被这句话打动了。没错,大学生可是社会栋梁,咱不想办法,还有谁能想办法?

他开始埋头在古老的书籍里查看被封印的电动车技术,又通过打工赚了些钱,花了 700 美元买了一台大众面包车,又买了一个高尔夫球车上用的电池组和工业叉车用的电机,把这个大众改装成了电动车,可一个人改装没有用,得足够多的人参与才有用。

里佩尔这时对麻省理工喊话:

你们这些渣渣敢不敢跟我们来一场横跨美国的电动车比赛?

加州理工和麻省理工是老对头,对方哪能受这种挑衅?(类似清北,相爱相杀)

刚好麻省理工和产业界关系深厚,参加比赛的学生们很快找各种企业拉到了 50 万美元的赞助。

通用汽车还给他们提供了一辆崭新的雪佛兰Chevelle,

也就是迈锐宝的前身,高登工业公司更是提供了价值 18,000 美元的涅格电池,这可是用来驱动飞机发动机的狠货,动力无敌。

学校内有个教授也设计出了一个电子定时异步电机,非常科幻。车、电池、电机全是顶级的。

但情况马上不对头了,那个科幻电机根本发动不起来。比赛前最后一晚,麻省理工还是通宵换上了工业查车的电机。跟加州理工那台车用的型号一样,比赛规则是两边同时出发,先到达对方校园的车就获得胜利。

当天,麻省理工用广播系统嘲讽道,主要是路上碰到了,我们很乐意提供免费拖车服务,因为你们肯定需要的。


嘲讽完后他们就出发了,也幸亏他们通宵换了个电器,否则可能连校门都出不了。

那辆雪佛兰刚刚消失在欢呼呐喊的学生们的视线之中,就瘫痪了,原因是电池过热。于是麻省理工用了先进的水冷系统,拿一大堆冰块倒在电池上,浓化的水就会顺着铜管流过电池。

但这也导致整个车厢内雾气浓浓,驾驶者没法看清任何东西,只能靠外面的人尺度过热还是小问题啊。

这电池虽然性能好,但输出一直小得可怜,大家折腾得 48 小时没合过眼,但动力还是小得没法开。于是有人去向高登公司求助,对方建议是对电池进行过量充电,虽然有一定概率爆炸,但如果没炸的话,说不定就能开得动了。虽然听起来不太靠谱,但也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

随着过量充电,电池开始冒出气泡,然后发出嘶嘶的响声,跟巫术似的,但神奇的是总算有动力了。

行驶好几天后,麻省理工再次用这个方法充电。不过这次电池组直接发生了连环爆炸,大家到处找掩体躲避。

最后他们心想赶紧解脱得了,找了辆拖车,把这车拖到校园门口附近的车库进行了仓促的维修,最后以电力驱动冲过了线,加州理工这边也没好到哪去。

他们也经历了电机爆炸、电池短路。但由于麻省理工使用拖车被裁判进行了大量的阀使,所以加州理工以微弱的优势取得了胜利。

两辆破旧不堪的比赛用车最后被拖到了博物馆,被命名为未来之车。

这场比赛给电动车的复苏点燃了星星之火,使这场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的是个叫托尔斯普楚的冒险家。

这人在澳大利亚天天开船开飞机,挑战各种记录,或是驾驶汽车和摩托,环游世界,积累了很大的名价。

1973 年,阿拉伯石油禁运危机爆发,激发了他对能源问题的重视。

他突发奇想,想制造一辆以太阳能为动力的车穿越澳大利亚。这辆太阳能车最后被造了出来,在裁判的见证下,不仅成功穿越了澳大利亚,还只花了 20 天,比上一个驾车穿越澳大利亚的世纪记录还短 8 天。


完成这一壮举后,大家都为托尔斯普楚打过纪录欢呼,但根本没人关注这辆车用的是太阳能,也没人关注什么鸟能用问题。


为了扩大影响,托尔斯普楚就筹划了一个世界太阳能挑战赛,邀请世界各地的汽车制造商和顶尖大学来参加。很快,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宣布参赛了。

这公司财大气粗,为了造太阳能车,却招募了一支精英团队,当年加州理工的里佩尔就被找了过来,还有个叫阿兰科科尼的天才,这人几乎是世界上最懂电力的工程师。

这团队花了几百万美元的预算,造出来的车名叫Sunraycer,造型跟个大蟑螂似的。

上路测试时,交警还以为是遥控玩具比赛。还有很多其他参赛者,例如福特的追日者、来自夏威夷的马纳拉、澳大利亚的赛属队以及几十所大学,还有让周围人非常吃惊的四支日本队伍。

因为这些日本人对于车辆设计完全是天马行空,根本没思考过流线型和轻量化设计。比如有个车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飞机,还有个车就像轮子上顶着一堆钢丝。


最奇葩的是一个叫南十字星的日本队,他们的车看起来像两个冰箱拼在一起,中间焊着一块导管,上面顶着块房门一样的电池。

不过日本人也不在意别人的眼光,一到现场就激动地围着通用的那台Sunraycer照相,到处跟现场其他队伍的工程师们交流,就这样把技术都学走了。

比赛开始了,一大堆的歪瓜裂枣浩浩荡荡出发。里佩尔曾在加州理工搞过电动车比赛,他熟悉的那些怪事很快在别的队伍身上轮番上演。

德国的一辆车电池爆炸了,美国一个大学的车起火,日本一个队的电池烧化了,福特的软件出了问题,电池已经耗尽的情况下显示的仍然是满电,而且变速器卡住了。

至于南十字星队这时候还在起点不远处,因为他们的车速只有每小时 10 公里。通用号巨资打造的Sunraycer 跟个鬼一样,瞬间把所有车全部甩不见了。

第六天,Sunraycer 第一个到达终点,此时已有十个队伍退赛了。福特排名第二,比通用多花了两天半的时间。

那四支日本队里也有三支完成的比赛。不过南十字星队实在太慢,签证都快过期了,才刚离开第一个城市,以至于主办方开车带着他们去延长了一次签证时间。他们到达终点比 Sunraycer要慢了 32 天。

下车后,南十字星的经理对媒体说,来到终点感觉很好,我们会回来的。现在日本还有工作等着我们,然后安静地享用了一杯香槟就离开了。

这次太阳能挑战赛的胜利激励了通用汽车的 CEO 他让这个研发团队再接再厉,造一辆可以用的纯电原型车出来。得益于阿兰科科尼的精巧设计,原型车成功下线,命名为通用冲击。


这车呢引起了加州环境保护局的主意,作为全美国环境保护最严格的州,官员们一看,纯电车竟然已经能量产了,是一个解决对齐能源问题的机会。

就干脆出了一套很猛的法规,要求车系 1998 年之前在加州卖的车必须有百分之二十零排放的,到 2010 年,这个比例要提高到10%。这法规一出,汽车公司慌了神。当时除了通用,世界上几乎没有造电动车的车系,他们要么服从法规,要么反抗法规。精彩的是,他们两件事都做了。

在法规的影响下,通用冲击这辆车立即被量产,并被命名为 EV1 也是现代世界第一款量产的电动车。但当时电动车技术并不成熟,一辆EV1 的成本很高,所以他们不卖,你只能和通用签订一份两到三年左右的租用协议,费用大约在 500 美元一个月。

汽车行业有个做法,喜欢把最新的车型交付给社会上具有影响力的人使用。当时电影界名人例如汤姆汉克斯和一些著名的导演,还有一些政界高官,例如洛杉矶市长,还有一些赛车手都在驾驶这个车,大家都很喜欢这个车,社会上对这个车感兴趣的人也越来越多。

按理来说,通用公司应该再接再厉,改良车型,降低成本,开始向公众出售。才是这样一来,他们就是世界上第一个占领电动车市场的公司了。

可意料之外的事发生了,一位互联网创业公司的总裁名字叫克里斯佩恩,他等一位万一上市毫不犹豫地去租了回来。他已经提前了解过这个电动车,上手后更是爱上了电动车的驾驶体验,加速实在太快了,而且一点声音也没有,但合约还差三个月。到期时他去经销商那里修车灯。然而等他来取车时,那台 EV1已经不见了。工作人员告诉他车已经被运走了,他说自己的健身包还在后备箱里,于是人家很快把健身包还来了,但怎么也不把车还给他,让他再选一辆汽油车。

通过别的EV1车友,他了解到大家都有类似的遭遇,拒绝交回车辆的,还会被通用公司以偷车最起诉。

为什么大家明明很喜欢这车,却被强制收回不让用呢?有个车主直接开了架直升机去追踪,才发现EV1居然全部被拉去销毁了。为了让社会关注这件事,愤怒的车主们联合起来,给一个万办的一场盛大的葬礼。

不少明星车主和官员车主都来到这个葬礼发言。克里斯特恩更是想借着这个事情拍一个纪录片,他去找迪安德福林拉投资。德福林是电影独立日哥斯拉的制片人,他爸曾租了一辆 EV1他以为老爸买了个蹩脚的高尔夫球车,结果父亲一加速推向个火箭似的把德福林惊呆了,他也很快就搞了一辆,然后就爱上了这个车,但前不久也被收回了,心里正窝火呢。

所以听完描述后,直接给这部片子投了 100 万美元。纪录片的名字就叫谁消灭了电动车。这部片子详细解释了为什么通用要强制销毁一位。简单来讲,当年通用汽车是配合加州环保法规处的一个问,因为担心以后其他地方也跟进这个环保法规,可没想到EV1 受到了大家伙的喜爱。这车环保又不耗油,加速又快又安静。

但是利益集团美国的石油公司巨头们很快坐不住了,要是全用上电动车,石油公司靠啥赚钱呢?石油公司不仅雇了一大堆群众演员去政府,去抗议,甚至收购了给EV1提供电池的公司,然后直接毁掉这家公司的业务。再就是通用公司内部有些高层也不太愿意继续发展电动车。

为啥呢?因为电动车没有内燃机,这可是汽车工业的核心。有内燃机,车主就需要不停替换和维修零件,有机油滤清器,你起码一年要换好几次,更别谈换机油什么的,这都是非常暴力的利润来源。

而电动车因为结构太简洁了,汽车商很难在这些地方捞到钱,通用觉得没利润。

可图,其他汽车公司更是开始联合游说政府要他们取消环保法规,这个加州环境保护局就更抽象了,他们举办了一个听证会,到场的有老百姓,有环保人士,有EV1车主,当然也有汽车商。每当支持环保法规的人发言,主持人就直接打断他们 ,但是汽车厂商的代表发言时间是不限制的。

最后一共有 78 个人投票赞成环保法规,4个汽车厂商的人投票反对环保法规,结果法规还是取消了,少数战线的多数。所以这些加州环境保护局的人肯定是收米收麻了。

当法规一被取消,通用汽车就产生了左右互搏的现象,想着赶紧把EV1都拖去销毁,不让老百姓们知道电动车的存在。

记得我前面提到的日本人吗?其实日本很快就学会怎么造电动车了,为什么他们不造呢?因为当时电动车用的都是镍氢电池专利,在通用手上,通用直接撞告丰田之类的日起和松下之类的电池供应商。最后丰田败诉,镍氢电池被规定只能用于混合动力,电动车就被彻底扼杀了。丰田的普瑞斯就是这种情景之下诞生的经典混动车。

其实这个事既荒谬又很合理,这就是利益既得者的惯性。各路大神们几十年延续下来的智慧结金一额万被集体拉去敛成讥讽,原因竟然是它太经济实惠太环保了。电动汽车的利益链条核心并不在政府和大企业手里。所以凭什么让你电动车发展的反观石油作为一种自然资源,谁赚了这块地蛇就有赚不尽的钱。

美国花了那么大代价在中东打仗,也是为了控制全球能源,并不是大家所想象的,以及燃油车势力所鼓吹的。

那样怎么电动车有诸多限制,不如燃油车才被市场淘汰掉了,反而大家都很喜欢电动车,这完全就是被扼杀在摇篮里的一个赛道。这个事还有后续,像威斯尔和通用冲击的设计者之一阿兰科尼,他自己成立的一个公司造了一种叫 teazero 的电动车,零星地卖给一些极客玩家,但他虽然是个工程天才,却并不太会做生意,很快就经营不善要倒闭了。有个叫马丁埃博哈德的创业者,刚卖掉公司有点闲钱,又刚离婚,就打算买个炫酷的电动车犒劳自己,可通用的EV1又不卖。于是他找到了科尼,想买 T zero 并提议把 T zero 的千酸电池替换成锂电池,还成立了一个公司特斯拉,因为特斯拉发明的交流感应电机正是 tzero 使用的电机。这就是为何美国电动车只有这一个企业独锈,因为特斯拉是在一众利益巨头的夹缝中成长起来的。

当然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以后有机会再去。而中国的电动车发展和美国完全不一样,可以用百花齐放来形容,因为中国是从国家层面来全力支持电动车产业也发展。

1999 年,奥迪的一个工程师代表团在中国考察汽车产业。这个团长仔细看了一圈后,给国务院写了一封信,中国汽车产业不能再走老路了,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中国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否则一旦市场形成了,中国汽车就被淘汰了,民族工业就没了。还这样建议到中国汽车产业要跨越式发展。

新能源汽车是个切入口,传统能源汽车技术中国落后国际先进水平 20 多年,但新能源技术我们的差距没有那么大。况且这样一来,以后有能源危机了,中国也不怕这人就是万钢。之后他脱离了奥迪,成为中国国家科技部部长。但革自己的命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中国有很多企业对合资车的巨大利润形成的路径依赖,更是有很多人靠卖石油为生,既得利益者赚得一点不比美国利益其很少。

毕竟中国消费市场规模太庞大了,但国家还是铁了心发展电动车,推出了各种极其给力的政策,绿牌购置补贴、免征购置税、到处盖充电桩等等,都是发展新能源的决心体系。自然泥沙俱下,也有很多妖魔鬼怪跑进来骗国家补贴,很多资本也完全是蹭热度炒股价。

可是这几年发生的事大家也看到了,简直就是对汽车工业的颠覆。马路上到处都是从来没见过的新车。

国产电动车这方以前想都不敢想,传统燃油车的核心是发动机和变速箱,核心技术与专利都在国外,国产两大建竞争力非常低,很少有车企会采用。而电动车的核心是电机电控电池。经过这么多年发展,核心技术都在我们自己手上,比如宝马和大众这种老牌强队,他们电动车上的电池有很多都是宁德时代供应的。要注意这可不是弯道超车,而是换道超车,并且绝对是一条无比正确的赛道。


一场奇葩比赛,引爆了全世界的汽车产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