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华:后李小龙时代,我们是否还应以李小龙原传截拳道作为传承基础?

为道塾·朱老师问答录——如同数学一般,在千变万化的复杂研究对象与以简驭繁的表达式之间,建立起简单直接的高效联系,即李小龙科学格斗美之核心
问:在后李小龙时代,我们不应该拘泥于李小龙的原传截拳道,或者说我们根本不需要什么李小龙原传体系,我们应该去混合学习更多的东西,然后将它变成你自己的体系,这样才是你自己的截拳道,不然,你们固守原传截拳道,就过时了,就违背李小龙的发展理念了。很多人都这么看截拳道的,你们认为呢?
答:就格斗术来说,李小龙当年对于截拳道的定义很清楚——科学的街头格斗术。其中一个关键词,就是作为前缀的“科学”一词,它很好的明确了截拳道实践、传承和自我进化的基础和前提,那就是:一切以是否符合科学效率作为检验截拳道实践和自我进化的唯一标准。
如果你不明白“科学”一词的定义,以及不明白“科学”对于截拳道实践的前提性意义,那么,陷入到歪解、曲解截拳道的那些“很多人”的思维迷茫中,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事实上,“很多人”以为他们理解了截拳道,但也许一直都像被黄金叶子所吸引的孩童般,在迷恋地追逐技术技巧的混合,纠结于招式的新旧、多寡和不同之中,迷失了原初的方向。
道不远人,人自远之。

截拳道的科学是什么?截拳道的格斗科学,简单说就是:
1、以两只手两条腿的人类无所限制的格斗及其原理、规律作为研究对象。
诚如李小龙所言,格斗绝不会因为你练的是传武、现代搏击而有所不同,简言之,截拳道并不是如某些人所言,只是符合李小龙本人——只要你是两只手两条腿的人,凡是在李小龙身上高效的,在你身上同样高效,区别只是个人的天赋高低以及后天努力程度;
2、以在格斗中如何“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效果”——即秉持截拳道的经济学原则,效率第一原则——作为检验一切截拳道科学实践和自我进化的唯一标准。
可以说,李小龙当年积极倡导的简单、直接、非传统截拳道三原则,正是我们打开截拳道科学实践大门的钥匙,或者说是截拳道科学实践的第一性原理。
精简——日日精简,而不是日日增加,
直接——如回声般反应,如影随形般适应,
非传统——超越形式束缚,保持整体的流动性。
凡是经过两只手两条腿的人类——不管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也无论是黄种人、黑人、白人,也不管他来自什么文化或种族——在实战中大量实践,并反复证明实效的科学格斗之法,截拳道人皆可从同一解决方案的诸多善法中,秉持自然科学“奥卡姆剃刀”式的简单有效原则,取其中最简单直接者,从善如流。
李小龙当年正是取击剑隐蔽机动,节奏多变,远距半路截击的科学原理和战术,拳击高效的基本拳法、灵动的身法、步法和建基于身体动力学的发力技巧,以及咏春的守中用中,连消带打的近身封打原理和方法,取精用宏,融会贯通,最终创出人类武术史上以简单为美的无限制全能科学格斗的现代实战武道——截拳道。
截拳道的创立,不是很多人误以为的各种中西武技复杂混合的结果,相反,它是李小龙结合自身丰富的格斗实践心得,通过格斗科学家一般对于世界上各种武技进行深入研究、剖析和归纳总结之后,超越套路化的传武以及规则化的擂台搏击术等种种人类武技枝节花叶的复杂表象,从人类武道本质出发所取得的大道至简,普适于所有人类武术修习者的伟大武学成果。
删繁就简,以简驭繁,以无法为有法,让人类格斗的一切因此变得简单明白起来,这就是李小龙一生信仰、阐发、倡导并奉行的格斗科学价值观和科学格斗方法论。
这最终引发了全球武术界的思想大解放,引导和推动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现代武术的真功夫革命,并对二十世纪全球武术界的科学格斗思想及其研究、实践方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直到今天。
爱因斯坦说:“每件事情都应该尽可能地简单,如果不能更简单的话......简单是科学追求的伟大目标。”
如同物理学和数学一般,在千变万化的复杂研究对象与以简驭繁的表达式之间建立起简单直接的高效联系,正是李小龙科学格斗武学美之核心,体现的是李小龙以武入道的至高武道哲学智慧。


李小龙正是始终秉持这一简单化的科学原则,以其武道哲学的整体思维为指导,开展他的所有截拳道科学实践,促进自我进化,在后李小龙时代,我们同样应秉持这一原则训练、实践以及自我进化。
有人说,李小龙截拳道是半个世纪前的产物,所以它已经过时了。类似结论无非是毫无逻辑和科学精神的信口开河,因为他们无法理据分明地实证,他们打着“截拳道”旗号反截拳道所标榜的一切,比李小龙原传截拳道更加简单、直接、高效。
事实上,两只手两条腿的人类身心结构进化完成已经数万年,在应付世界的变化,诸如人类的学习、生活、运动,乃至于格斗的需要方面,仍然游刃有余。同样,拳击也已经诞生一两百年,至今仍然生命力强劲,仍是世界搏击类运动的蓝波湾——因为凡是符合人类生命进化和科学格斗规律和原则的自然存在,必然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而立足于两只手两条腿的人类科学格斗的实践,以效率为本的李小龙原传截拳道,即使时间过去了半个世纪,仍然走在真功夫时代的前列,仍然是当今日益流行的综合格斗发展趋势的风向标。
因此,李小龙在与不在——不管是前李小龙时代,还是后李小龙时代——都不妨碍截拳道作为一门人类科学格斗体系的存在,并因此能得到科学有序地体系化传承——只要两只手两条腿的人类存在,那么,李小龙经过大量实践验证而开创的截拳道科学格斗技术、战术体系,就会永远存在,并在与时俱进的实战砥砺中得以自我进化,生生不息。

李小龙原传截拳道中确实存在李小龙希望后学者掌握,相对稳定且简单的科学技战术结构,就像拳击的直摆勾三拳,一两百年来作为拳击的核心技术结构从无变化——因为它们普适于所有两只手两条腿的人类,符合人类本能直线或弧线出拳的科学原理,而不是仅仅只符合某一个人,就像截拳道的科学技术并不仅仅只是适合李小龙个人一样,所以任何人都可以学习它们,并能通过后天的自我努力,达到自我最高的水平——随着时代进步,拳击变化的只是训练方法,辅助器材和辅助训练手段,以及教练、选手个人对于这三拳的教学训练理解、细节执行和风格变化。
一如追求自由实战的拳击一样,截拳道虽然核心技战术结构相对稳定,但在相对稳定的共性基础上,不断通过个性的自我进化、自我表达与时俱进,生生不息。在截拳道修行的过程中,你可以秉持简单和效率原则,与时俱进的采用更好地训练方法、训练手段,辅助工具,让自己的表达变得更加简单直接,让自己的出手更加的快准狠变,进而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出自我特长或表达风格(前提是,你真的具备了评判取舍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以及对于自我身心有了真正深刻的理解,否则,任何自以为是的“改进”都不过是低水平的乱法)。
拳击的三个基本拳法,是经百年紧贴实战,千锤百炼发展出来的,所以,这也是拳击的拳法为什么对于无论东方、西方武技的拳法进化,都具有普适的兼容性、指导性的原因,同理,这也是追求无限制的科学全能格斗的截拳道,对于当下的国际综合格斗的发展,在理论、技战术和交叉训练方面,具有同样普适的兼容性和指导性价值的原因所在。
世上没有无需地基就能建设起来的空中楼阁,如果你只是一个菜鸟,没有任何李小龙原传截拳道的系统训练基础,就不要想着标新立异地要去创造神马与众不同的“自我截拳道”。没有共性的基础,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根本谈不上个性的自我发展和创造。
太阳底下没有新东西。
简单,直接,非传统,才是人类大道至简,科学格斗的本来面目。

人类武道修行到极致,无非是道法自然,大道至简,真正的截拳道人的修行,不是要去做加法,不断地去混合,而是在掌握基本的李小龙原传截拳道科学技战术体系的基础上,如何不断地去掉多余的东西做减法,并在大量的实践中让自己变得更加的简单、直接、非传统,这才是截拳道真正合道、合科学的修行之路——诚如李小龙所言,没有任何技巧,能比在正确的距离和时机里简单、直接的一击更加实效。
简单的技术,就是截拳道中最高深的技巧,一如所有的世界级拳王的拿手“绝技”都脱不开拳击最简单的三拳,截拳道的“绝技”训练,就是采取原传截拳道核心的直线和弧线的简单技术,以简驭繁,刻意训练。

所以,什么是格斗的“绝技”?就是一种简单技术一技万遍炼,练到极致,成为你的本能,它就会成为你让李小龙也会忌惮的绝技——“我不害怕掌握10000种踢技的人,但是我忌惮一种踢法练习10000次的人”。
当年,在振藩国术馆,在李家后院,“嘿,再简单一些”,这是李小龙经常对他的弟子们说的一句话。
难道截拳道的科学奥义就是简单吗?
是的,就是简单。
"掌握截拳道并不意味着增加更多东西,而是砍掉非本质的东西。截拳道的学习是一种不断精简的过程(李小龙)"。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少则得,多则惑。
所以,李小龙后院私教进修弟子,前美国世界空手道冠军迈克·斯通才会说:人们很难理解李小龙,因为他教导的理论,教授的格斗技战术实在是太简单了。
这也是后李小龙时代——在李小龙发起武道思想大解放半个世纪之后,仍然有此一问,有此一答的根本原因所在。
当人们迷失于武术的枝节花叶中时,对于原本简单的根本,人们都视而不见。

对于一个追求在真实的实战中高效的自我表达的截拳道修行者来说,真正的关键在于:
1、你能用简单直接的技术,随时不需要调整的从任何距离和角度出击(首先实现与自我协和);
2、在高度机动和高速高压情境之下,拥有强大的时机、空间的控制和把握能力(实现与对手的协和)。
3、“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发挥肢体最大的潜能?这就需要我们研究自己,研究自身武器发挥潜能的方法......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在学习使用自身武器的过程中了解自己。(李小龙)”
这是一个截拳道人在格斗中真正实现富有活力,富有效率,乃至于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我表达,即所谓“自我截拳道”的关键,它不可能通过外在形式的复杂混合来实现。
换言之,如何在合道、合科学的截拳道修行基础上,通过充分自我认知,在实践中结合自我身心特长不断自我进化,渐次达成李小龙所推崇的“科学技能和自然本能”合一的自由自我表达的武道境界,才是李小龙武道哲学意义上的真正的“自我截拳道”的实现。
只有从来没有打过实战,或游离于真实实战之外的人或体系,才会纠结于外在技术、招式的多寡与新旧,才会纠结于通过各种复杂的外在形式、技巧上的不同混合来标榜所谓的“自我”截拳道!
记住:截拳道从来不是教你如何标新立异——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不是截拳道的自我进化标准,充分认识自我,让自己变得更加简单,更加直接,更加高效才是。
李小龙原传截拳道始终追求的是大道至简,道法自然,从思想到行为,一切以合道、合科学为检验格斗真理的标准。

和全世界所有实战为本的搏击术一样,截拳道也有李小龙原传的经过大量实践检验和证明相对稳定的科学格斗教学传承进阶体系——这是李小龙这位武术巨人给予截拳道后学者的巨人之肩——看似固定,但实际并不固定,因为它对于截拳道后学者个人武道的未来发展始终是保持开放的——如同投入水中的石子,落点(圆心)是特定的,但是你的自我发展的圆周,却可以有无限拓展的空间,至于你能在武道探索中走出多远,一切取决于你个人的天赋和后天造化。
所以,李小龙原传截拳道是一个保证你的科学格斗实践循序渐进,扎实落地的高起点,以及帮助你看清前路,探索人类科学格斗之道的路标和指月之指。它非但不会妨碍截拳道人与时俱进的学习,还会大大开启你的武道智慧和科学格斗的知识和技能,让你少走弯路,不至迷途。
当你能够在实践中拥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时,如果你能发现更好的,能够促进我们更快、更直接、更有力、更精准出击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以及经过大量证明真正实效的技术细节改进,那么我们截拳道人就应该毫不犹豫的去学习,而这,才是真正为宗师所鼓励的,也是宗师当年这么去做的——一切以科学高效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但,我们一定要避免人云亦云,以讹传讹,一定不要为改变而改变,为混合而混合,为与众不同而与众不同。只要你还只有两只手两条腿,还存在于地球的空间和时间里,那么,朋友,一切以科学效率作为检验截拳道科学格斗真理的唯一标准吧。
截拳道的实践不是为了追求不同——就像奥运会上百米跑高水平选手全部都采用人类共通的高效技术,而不是所谓与众不同的自我跑步技术去比赛一样——截拳道人只会采用普适于两只手两条腿的人类共通的最有效率的那一拳一脚,去简单直接的攻击对手的要害目标,以最小消耗取得最大效果。
当你能从这个角度去观察截拳道,
你会发现李小龙原传截拳道哲学和科学的至简之美。
WALK ON


附录·李小龙阐释截拳道
什么是截拳道?
我正在创立一种功夫体系——主要融合了咏春拳、击剑和拳击的精髓。
我将自己的体系命名为截拳道——理由是它已经突破咏春拳的局限,我真的感到自己的体系更为机动和有效率。
截拳道是科学的街头格斗技......截拳道所针对的是完全“真实的格斗“......我的训练方法更提倡注重实效的街头格斗,针对各种可能的情况。
截拳道是富有活力的全能格斗。

截拳道(JEET KUNE DO)是当今存在的唯一非传统风格的中国功夫,做起来很简单,但解释起来却并不容易。截(Jeet)的意思是“阻止、偷步接近,拦截;拳(Kune)的意思是“拳头或者风格”;道(Do)的意思是“方法、途径或终极实相。换句话说,是“截拳之法”(The Way of The Stopping Fist)。这种武技的主要特征是没有通常传统武术中的消极阻挡防守。阻挡防守是最没有效率的。截拳道是攻击性的,它是有生命的和自由的。
我的武术——功夫和截拳道——只有万分之一的人才可以掌握。它是技击术,整体的攻击性武术......事实上,我所教的与当代其他武技都不一样,主要在于我所强调的是积极的攻击。它是一种节奏流畅的表达,在对手击中你之前就运用任何可能的手段摧毁他。

截拳道是什么?毫无疑问是中国武术,一个没有门派之分,反对让武术流入形式化的武术,是从传统中解放出来的武术。
截拳道简单说就是如何使动作精简直接。如何表达真正的自我。
截拳道是一门返璞归真、以简驭繁的功夫体系,学生们将会对自己能够修炼这门独到的功夫体系而倍感自豪。
截拳道不单纯是技巧的锻炼,更重要的是它对自我心灵的探究与修炼。
四肢,你的自然武器有双重目的。
1、摧毁面对于你的敌人——消除自由、正义与人性的障碍。
2、摧毁任何纷扰你心灵之物,毋需伤害人,但能克服自己的贪婪、愤怒与愚昧。
截拳道是朝向自我发展的武道。

像拳击与击剑一样,截拳道也需要按照循序渐进的程序来修习,每个技术动作都必须反复练习无数次(就像柔道中练习摔投一样)。
学生在真正开始实战之前会不停地学习和积累新技术;但是,他更应该投入必要的时间去掌握简单技术的正确运用方法。一个人学习了多少新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从所学的内容中吸收了多少有用的东西。最好的技术是得到正确运用的简单技术。
必须无条件地追求动作的正确与精准,无论这一要求是否能够达到。但是这种对动作正确性与精准性的追求,其最终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从练习中最大限度地获益,提高身体条件与掌握知识,而不是纯粹地进行机性械练习。
指导包含格斗,也包括格斗训练。格斗训练可教给你每一种攻击技术,直到你继续向前,学习新的技术---如何做 ,为何做,何时做。
总体上来说,传统的形式和效率都很重要,我并没有说形式是不重要的,如果能够做到形式的经济的话,对我来说,效率才是真正最重要的。

要将任何肢体工具的运用发展成为一种艺术。记住,要将其磨砺成为一种杰作。运用工具时,一拳一脚必须体现出整体性、准确性、速度和劲力,直到你面对所有对手都能够灵活应对并能从任何一个角度、时机和距离发动拳打和脚踢。你应该牢记效率。
拳脚技术虽然在早期的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这些技术不应太机械,太复杂或有太多限制。如果我们盲目地专注于拳脚技巧,最终我们会被它们所束缚......武艺实际上就是自我的表达。方法越复杂,越受限制,一个人原始意义上的自由表达的机会也就会越少。
学习游泳的最佳方法就是真的跳进水里去游;学习截拳道的最佳方法就是去实战。只有在自由实战中你才能学会多变的节奏、正确的时机,以及准确判断距离。
除非世上有着和我们构造不同的人,否则不可能有不同的格斗派别。为什么?因为我们都只有两只手、两只脚。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发挥他们最大的潜能?这就需要我们研究自己,研究自身武器发挥潜能的方法......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在学习使用自身武器的过程中了解自己。最大的困难在于环境会影响你的行为。

掌握截拳道并不意味着增加更多东西,而是砍掉非本质的东西。截拳道的学习是一种不断精简的过程。
截拳道的妙技就在于单纯、精简,即如何表现自我——浑然的自我。抛弃执著、偏见、束缚,迈向自由之境。
我认为在现实中,武术的最高境界一定是没有绝对形式的。
自我的表达无法通过形式化的练习来完成。但形式的练习都是表达的一部份。
无形之形并非意味着“没有任何形式”。无形之形是由有形进化至更高深更完美的自我表达的境界。我们应该考虑到‘没有方法’与‘无法’之间的微妙区别,前者代表无知,后者则意味着超越。

截拳道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忘掉所学的一切。
当一个人在武技上日趋成熟,那么他的表达方式就是无形之形。这种成长,成熟的过程,就如同把冰融成可以适应各种形状的水一样。只有当一个人武技上没有了形式,他才能拥有所有的形式;只有当一个人没有了风格,他才能适应所有的风格。
修练功夫的目的不是致力于击破石块或木板……我们更关心的是用它影响我们的整个思想和生活方式。
成为一名武术家,即意味着成为一名生活的艺术家。生活是不断前行的过程,你应在此过程中保持流动,不断去发现自己、实现自己、升华自己。
保持空灵之心,无形,无法,就像水一样。水倒入杯中就成了杯子的形状,倒入瓶中就成为瓶子的形状,倒入茶壶中就成为茶壶的形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像水一样吧,我的朋友。
光是知道是不够的,必须加以运用;光是希望是不够的,非去做不可。

武道修行三阶段
“李小龙认为在学习一门武术时,一个人要经过三个发展阶段,‘振藩国术馆’的课程就包括了这三个阶段”——丹·伊鲁山度
PRIMITIVE STAGE 初始阶段(部分性)
这是最初的阶段,即一个人对格斗艺术毫无所知的阶段。在格斗中,他只是简单地本能阻止进攻和反击,根本不去想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当然,他所采用的方法并不可能是所谓的科学方法,然而却是真正他自己的方法,他的攻击和防卫方法是自然流畅的。
THE SECOEND STAGE 复杂精练化阶段(流动性)
这是一个人开始格斗训练的阶段。用不同的方法教他阻止进攻和进行攻击,以及各种踢腿方法、站立方法、呼吸方法、思想方法——毫无疑问,他已获得了有关格斗的科学知识和技术,但遗憾的是,他最初的自我自在和自由感已经消失,他的行动不再随意于自己,他的思想会集中在对不同动作的计算分析和理性思考上。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可能会陷入枝叶追求的误区,他可能在这方面形成了认知束缚,执着于、局限于有限的技术动作,而将自己排除在无限变化的现实之外。
THE THIRD STAGE 返朴归真的阶段 (空)
经过多年的、长期系统的严格训练和实践体验之后,他意识到功夫不是什么特殊的东西,也不是必须僵化的、固定执行的思想和行为。他开始认识到格斗中自己与对手的关系一如流水渗透般——只要对手有任何细微的破绽,立刻就会渗透攻入。这并不是尽力去做而是无意识的,就象水在流动中遇缝即进一样。在这个阶段,他所有的经典的或传统的技术以及基本拳式将减至最少,他能超越胜负,他能自由发挥而不受限制。
“在我学习武术之前,对我来说,一拳就是一拳,一脚就是一脚;当我学习武术之后,一拳不再是一拳,一脚也不再是一脚;至今当我对武术有所深悟之后,一拳不过还是一拳,一脚不过还是一脚罢了”
——李小龙

X是截拳道
Y是你要教授的另一种武技
为了代表与传授Y,就必须按照Y的道理反复训练弟子
对于任何有资格及授权可传授X的人来说,也应秉持相同的态度
将X与Y进行混合,基本上就是摒弃Y——但仍然将这种武技称之为Y
一位人格高尚的人,应忠于他所选择的道路
玫瑰花园只会生长玫瑰,
紫罗兰花园也只会长出紫罗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