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中国至今,必须保护扬州淮扬菜历史文化,不容其他城市肆意剽窃

2023-09-10 12:33 作者:扬州隋故都  | 我要投稿

导言:

淮扬菜又名维扬菜、扬州菜。

与鲁菜、川菜、粤菜并称中国四大菜系,简称“鲁、扬、川、粤”。

四大菜肴特点流传一句话:“食在广州,味在四川,汤在山东,刀在扬州”。

淮扬菜主要奠定于两汉,成名于隋唐,完善于明清,对应扬州历史的3次辉煌。早在隋朝就被誉为“东南第一佳味”,历经唐、宋、元、明、清,直到新中国成立的前后约1500年间,一直登大雅之堂。扬州当地有句俗语:“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

扬州当选世界美食之都后,

某些淮安网友大言不惭说:“70年来淮安人独自扛着淮扬菜大旗蹒跚前行,而扬州人扛的是维扬菜旗...”。

自从2001年,前扬州副市长丁解民调去淮安工作期间,借扬州淮扬菜之名炒作,剽窃炒作20来年下来,自己是个赝品都不知道,

正应了那句话:“谎言说多了,把自己都给忽悠了,假的都认为真的了”。

扬州淮扬菜为什么在民国能位列全国四大菜系?

因为传承有序,不同历史时期都有丰富的文献记载,

有一整套菜系教学,人才培养和对外交流展示的体系建设。 下面我就详细阐述淮扬菜的发展历程,特别强调1949年~2001年这段时间。

为什么是2001年?因为淮安剽窃扬州淮扬菜历史的时间点就在2001年,

之前淮安当地人称自己为淮安菜、淮菜,都不知道自己是淮扬菜。 1949年,开国第一宴

开国第一宴是淮安官方最喜欢炒作的话题,

他们对外炒作发布,一直插科打诨,避重就轻,从来不谈重点。

关于开国第一宴,请看我其他文章。淮安伪造历史存在几个问题: (1)开国第一宴由扬州百年老字号~玉华台主办的菜系,

他们只提玉华台,闭口不谈这是一家扬州百年老字号的历史。

说白了为了剽窃,怕露出真相。 (2)淮安一直喜欢扛着周总理来炒作开国第一宴,

殊不知周总理从12岁离开家乡淮安,直到去世一直没回过家乡。因此周总理很少吃淮安菜,也不爱吃淮安菜,他一生最爱吃扬州菜,具体菜品是扬州狮子头+大煮干丝,北京电视台早已解密,网上都有视频,一搜便知。

等于周总理为扬州淮扬菜做了一次品牌代言。 (3)淮安伪造文史把个别菜品包装成开国第一宴和开国第一菜,

造假实在太离谱,已被打假。

开国第一宴淮扬菜部分全是扬州菜,没有一道淮安菜,看下图。

1954年,周总理出国访问

看下图,1954年4月,周总理出席瑞士日内瓦会议,也就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6年,

周总理带着扬州大厨们第一次亮相,就在国际上博得了盛誉。

扬州淮扬菜教学、认证和人才培养

扬州可以说是中国烹饪界的“中央党校”。

扬州烹饪院校中,本科、大专4所,分别为: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扬州中瑞酒店管理职业学院、江海职业技术学院。还有中专技校4所,分别为: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扬州生活科技学校、扬州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扬州英才烹饪学校。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扬州每年输送大专以上烹饪学员300人左右,中专技校学员1000人左右,向省外源源不断输送烹饪教育和烹饪工艺人才。从20世纪70年代算起,共培养本科、大专生3000多名,中专、中技生万名。 (1)1956年,扬州开始进行饮食企业的烹饪培训。 (2)1958年,扬州建立扬州烹饪学校,开设厨师班。 (3)1959年,

扬州在全国率先举办烹饪培训班

。就开始做淮扬菜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了。 (4)1962年,扬州饮食公司制定厨师,服务员技术标准。 (5)1975年,

国家商务部在扬州举办全国第一期在职厨师进修班,这里不仅仅是淮扬菜,其他菜系的大厨都到扬州来学习交流。

(6)1981年,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前身扬州烹饪学校),

帮助中央直属机关培养北京籍厨师40名,毕业后直接分配中直机关下属单位。

接下来几年中还帮助江苏省饮服公司,培养在职厨师2182人,其中一级和特级厨师266名。 (7)1983年,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前身为江苏商业专科学校),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招收烹饪专业的大学生。 (8)1986年,扬州建培训考核机构,分级培训,开展厨师培训考核发证工作,省发特级、一级证书;市发二、三级证书。 (9)1987年,江苏商业专科学校首次举办为期3个月的中国烹饪国际培训班。 (10)1994年,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招收烹饪与营养本科专业。 (11)2001年,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开办烹饪食品安全研究生教育。 (12)2018年,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烹饪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

此致,扬州大学烹饪人才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体系。

(13)扬州旅游商贸学校这10年,

向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国家发改委、国家生态环境部、东方航空公司等机构或企业输送人才近5000名,

近1万名学生赴日本、意大利、新加坡、韩国等国研修、升学或工作。 (14)扬州生活科技学校,建立之初专为煤炭系统后勤部门培养厨师。成立几十年来,

为全国煤炭系统、武警部队、解放军总装备部队等输送了大批烹饪人才。

国际友人来扬州学厨,交流

改革开放后,先后有日本、美国、加拿大、新西兰、英国、法国、德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多国烹饪界的旅游学术团队、专家到扬州来参观、学习进修。 (1)1981年,扬州商业技工学校接待美国代表团。 (2)1985年,日本名古屋市的国际调理师学校组织了一个由3名教师、33名学生组成的烹调考察团来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现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学习。 (3)1987年,

新西兰“专题”制片有限公司,专程到扬州拍摄专业片《淮扬菜系》,作为反应中国饮食文化概貌的中国四大菜系专题片的一集在新西兰播放。

(4)1988年,美国“中国烹饪学校”到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现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观摩学习。 (5)至今有3000多名留学生在扬州拿到了学位,这些留学生学成回国后,对淮扬菜的国际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历届国家领导人关心扬州淮扬菜发展

从1949年开国第一宴开始,国宴主打淮扬菜,主要由扬州来负责的。

(1)1972年,周总理在南京接见扬州厨师等工作人员

(2)1987年,军委主席邓小平在北京接见扬州厨师等工作人员

(3)1991年,江总书记在家乡扬州宴请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

(4)90年代,李鹏总理接见扬州厨师

(5)90年代,万里委员长接见扬州厨师

(6)90年代,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接见扬州厨师

(7)1999年,江总书记在澳门接见家乡扬州厨师等工作人员

(8)2000年,江总书记在家乡扬州宴请法国总统希拉克

(9)2009年,胡总书记在北京接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负责同志

新中国以来,扬州淮扬菜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及扬州大厨对外交流史

(1)1954年,周总理出席瑞士日内瓦会议,周总理带着扬州大厨们第一次亮相,就在国际上博得了盛誉。 (2)1972年,在宴请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国宴上,就以扬州炒饭作为主食。 (3)1982年,美国华盛顿举办《美国国际美酒与食品博览会》,博览会邀请扬州大厨,

孙庭吉、王仲海、陈春松

展示淮扬菜烹饪技艺。 (4)1982年,在英国白金汉宫,扬州大厨

郑连安

代表中国淮扬菜为英国女王做菜,并在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婚礼上,担任中国菜主厨。 (5)1984年,欧亚非11国峰会期间,扬州大厨

郑连安

为各国政要烹制菜肴。 (6)1986年,在日本名古屋,应日本旭东世界公司邀请,

居长龙、陈恩德

等5位扬州大厨赴日展示淮扬菜烹饪技艺。 (7)1988年,在新加坡,应新加坡同乐鱼翅酒家邀请,

王忠宪、陈恩德、仇根帮、肖庆和

等扬州大厨赴新展示《红楼宴》。 (8)1992年,在日本,扬州大厨

李永泰、周晓燕

赴日展示淮扬菜,日本媒体称为“扬州一绝”。 (9)1993年,在日本东京,扬州大厨

徐永珍

赴日展示淮扬菜烹饪技艺。 (10)1997年,在法国巴黎,扬州大厨

徐永珍

赴法展示10种面点,央视和《人民日报》等都有报道。 (11)2001年的APEC会议上,美国总统布什也爱上了扬州炒饭,连续几顿都点此为主食。 (12)2003年,在新加坡举办的《新加坡美食节》上,扬州大厨

薛泉生、陈春松、陈忠明

与新加坡同仁共同制作红楼宴。 (13)2003年,在日本东京,扬州大厨

周晓燕

展示淮扬菜获奖作品。 (14)2005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应澳大利亚“澳中文化交流中心”和“纽省厨师协会”邀请,

扬州迎宾馆6位大厨

掌勺献艺。 (15)2008年,北京奥运会,扬州炒饭成为了奥运村中颇受欢迎的中国美食,据介绍当时一天就消费掉了3吨以上扬州炒饭。 (16)2009年,在美国,扬州红楼宴大师赴美展示烹饪技艺。 (17)2010年,已退休的江总书记在家乡扬州宴请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并陪同李光耀乘船夜游瘦西湖。

之前李光耀多次到扬州就为吃文思豆腐,还邀请扬州大厨把淮扬菜餐厅开到新加坡去。

(18)2014年,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应邀访华。此次访华期间米歇尔一家在北京举行家宴,作为淮扬菜代表佳肴之一的扬州炒饭,成为当天晚宴的四道主食。随后,扬州炒饭在国际宴会上几乎每餐必上。不仅火了扬州炒饭,更火了扬州,让扬州成为了“世界美食之都”。 (19)2015年,在西班牙马德里举办的《国际美食峰会》,扬州大厨

周晓燕

演示了一些刀工菜,并现场做了《淮扬菜精致刀法》的演讲。 (20)2015年,在法国巴黎,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中国非遗美食走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扬州大厨

周晓燕

展示了文思豆腐等淮扬名菜,并以“中国饮食文化”做了主题发言。 (21)2015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洛杉矶、休斯顿、智利圣地亚哥、秘鲁利马,由国务院侨办、江苏省侨办承办的《中餐繁荣访问团》,美国首届“淮扬菜研习班”,扬州大厨

周晓燕

率淮扬菜大师带去了丰盛的年夜饭。 (22)2018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朝鲜的金正恩在新加坡进行历史性会面的时候,菜单里就有扬州炒饭。 扬州淮扬菜对香港特区及其他重要国家的交流史

1. 淮扬菜在美国

(1)1972年,美国尼克松总统全家经常去当地一家中国餐馆,在那里经常吃扬州炒饭。尼克松还请餐馆老板为他推荐中国厨师为他烹饪淮扬菜和扬州炒饭。 (2)1982年,应美国国际美酒与食品博览会邀请,

扬州大厨王仲海、陈春松、孙庭吉等赴美国华盛顿作烹饪技艺表演。

在美10天,他们为美国朋友烹制了许多美味佳肴,其中以4月17日的4桌筵席影响最大,轰动了华府,给与宴的美国朋友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王仲海被美国新闻界誉为“明星厨师”。

跟踪采访的一位女记者在《巴尔的摩太阳报》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厨师使我眼花缭乱”的长篇报道,对淮扬菜大加赞美。《华盛顿邮报》的记者瑞奇曼在

“把不可能变为现实”

的专题报道中说:“中国厨师像魔术大师胡迪尼一样,在难以克服的重重困难中,奇迹般的变出一桌桌酒席来,令人大吃一惊”。

(3)1996年,扬州派出敖庆九,王朝阳两位大厨赴美国西港市进行烹饪交流。在美期间,他们与美国餐饮界同行研讨烹饪文化和切磋技艺,讲授了淮扬菜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并进行操作表演。在西港,先后有1000多位市民品尝了他们制作的扬州狮子头、姜汁干丝、宫灯虾片等淮扬菜点,掀起了淮扬菜热潮。

扬州市与西港市、肯特市、凤凰城等城市结为友好城市或友好交往城市后,两国间烹饪文化的交流更是频繁。

2. 淮扬菜在香港

(1)80年代,扬州厨师赴香港表演“大江南北宴”,淮扬美食在香港声名远扬,供不应求,以至于主办单位美心食品公司不得不在香港10多家报纸上发表“致歉启事”。 (2)1989年,应香港世界贸易中心邀请,扬州商业系统厨师赴香港举办为时5天的“扬州美食节”。《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了美食节的活动情况。

香港《文汇报》则称:“淮扬菜在港受到宾客的青睐,以取材广泛,格式多样引人入胜,难怪于京菜,粤菜,川菜并驾齐驱,为全国四大名菜之一”!

(3)1998年,应香港君悦大酒店邀请,扬州迎宾馆厨师赴香港表演红楼宴,香港几十家媒体竞相报道,红楼宴在香港轰动一时,同年应香港中银大厦邀请,

扬州迎宾馆10多位大厨在中银大厦为香港特首董建华表演制作的红楼宴,许多香港政界名流出席宴会,红楼宴再次名震香江。

3. 淮扬菜在日本

扬州淮扬菜在日本地位较为突出,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东京、大阪、神户、横滨、福冈、长崎等地有淮扬餐馆。

扬州厨师赴日本机会最多,特别是外事旅游部门的厨师,从1980年到2000年,已经有数10批厨师走向日本。

主要有扬州在日本唐津海滨饭店设立的扬州菜馆,从1988年3月~1992年3月,扬州派出3批厨师担任唐津扬州菜馆主理;扬州富春茶社在日本开设的富春茶社分店。 还有扬州华侨在横滨市中华街创办的扬州饭店是一座规模较大的饭店,由本店、别馆、酒家之分,还有几家分店,如赤坂店、涉谷店等。东京的聚宝园是扬州旅日华侨郭长聚开设,以经营淮扬菜为主,并把淮扬菜传统特色与东京居民的口味结合起来,日本已故著名影星高仓健是它的老顾客,东京电视台几次在黄金时间介绍了聚宝园名菜。

80年代起,尤其是扬州和日本唐津市、厚木市等城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后,扬州大厨多次赴日交流。

(1)1980年扬州大厨

王仲海

随江苏烹饪代表团访日,淮扬菜在日本名声鹊起。 (2)1986年应日本旭东世界公司邀请,淮扬菜厨师烹饪表演团赴日本名古屋参加“中国食品展览会”作淮扬菜点烹饪表演,淮扬菜再次轰动日本。 (3)1987年扬州市饮服公司与日本西武百货店合作在东京开设了中国扬州富春茶社,聘请5位扬州大厨掌勺,以淮扬菜和富春包子应市。扬州宾馆的

居长龙

大厨在日本三笠会馆“上海泰山”餐馆任总厨师长。

2000年10月“上海泰山”餐馆更名为“扬州名菜秦淮春”餐馆,居长龙在日本还几次推出红楼宴,在日本美食界为之题词“居氏料理甲天下”。

(4)1988年9月,扬州宾馆厨师长居长龙应邀赴日本千叶县“知味斋”传艺,并于1989年6月正式推出“红楼宴”。 (5)1993年扬州富春茶社厨师赴日本参加“中国江苏风光特产展”作淮扬菜点烹饪表演。同年扬州月明轩饭店厨师随中国烹饪代表团赴日表演淮扬菜。 (6)1994年扬州迎宾馆厨师随扬州新闻代表团访问日本并烹饪红楼宴在日本引起轰动。 (7)1998年起扬州外事系统厨师们多次出访日本表扬制作淮扬菜和红楼宴,日本《朝日新闻》等媒体均作过详细的文字和图片报道。 4. 淮扬菜在法国

(1)1982年,淮扬菜大厨

陈代增、巫志峰

随北京饭店赴法国狄戎参加第52界国际美食博览会,他们制作的淮扬菜点引起了参展的24国的近千家厂商的极大兴趣,

博览会闭幕式上,大会主席向淮扬菜烹饪团颁发奖金和奖状,

法国新闻媒体作了详细的新闻报道,扩大了淮扬菜在法国的影响。 (2)2000年,法国总统希拉克访问扬州,江主席以淮扬菜和宝应龄酒招待贵宾。席间,

希拉克总统对江主席说:“扬州的菜太美了,我永远也忘不了”。

(3)2001年,扬州组团参加法国南锡博览会,随团厨师在法国表演制作的淮扬面点和菜肴深受欢迎。法国《东方共和报》和《欧洲时报》均作了大篇幅的报道。《欧洲时报》称:“中法两国友好象征的扬州展区备受人们瞩目,淮扬美食烹饪引起了现场观众的极大兴趣”。《东方共和报》更是以整版的篇幅图文并茂的方式对淮扬菜大加赞赏,表示叹为观止。 5. 淮扬菜在新加坡

(1)1998年,应新加坡康利公司,新加坡同乐鱼翅酒家邀请,

扬州4位大厨随“中国红楼梦文化艺术展”赴新加坡表演淮扬菜,历时半月,烹制红楼宴200余桌,淮扬菜一时轰动狮城,新加坡电台,电视台,报界都作了广泛的宣传和报道。新加坡《联合日报》对红楼宴作了全面报道。

(2)2000年,经中国驻新加坡大使牵线,应新加坡文华大酒店邀请,扬州迎宾馆4位大厨赴新加坡考察交流,历时半月,新加坡《新民日报》作了长篇报道。 (3)2002年,为期14天的淮扬菜美食节在新加坡国际国展中心隆重举办,这是扬州市被国家定为淮扬菜之乡后的淮扬菜第一次走出国门,中国十佳烹饪大师之一的扬州大厨薛泉生做技术指导兼领队,针对新加坡餐饮市场特点,推出淮扬“遐龄宴”,“乾隆宴”等6个各具特色,不同价位的淮扬套餐和淮扬细点。赢得了新加坡人民的交口称赞。

新加坡《联合早报》,《新民晚报》等当地媒体作了全面的报道和美食推荐,让新加坡人民再次全面了解正宗的淮扬美食。

(4)

曾在扬州品鉴淮扬美食时,李光耀先生不光点赞“文思豆腐”的精湛刀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在品鉴扬州狮子头和扬州阳春面后,对扬州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李光耀先生的关心下,扬州受新加坡相关单位邀请,前往新加坡推介中国扬州文化。期间,由扬州申报并代表中国餐饮文化最高水平的中国名宴之“三头宴”、“红楼宴”以及“八怪宴”,曾接连两年前往新加坡表演展销。 6. 淮扬菜在加拿大

(1)90年代初,扬州百年老店富春茶社的面点在加拿大引起当地居民的浓厚兴趣,在加拿大开设“汉记”食品公司的叶氏兄弟最初将扬州第一食品厂的速冻春卷运来销售,后来有增售速冻富春包子。 (2)1992年第一批富春包子运抵加拿大渥太华,14个品种,40大箱富春点心两天内销售一空,第二批,雪菜、素菜、烧麦等4个品种233箱再次给抢购一空。为了满足国内外市场需要,扬州市饮食服务公司又筹建了冷冻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淮扬细点,增加出口加拿大。 7. 淮扬菜在澳大利亚

(1)1998年,扬州美食代表团一行5人赴澳大利亚考察,在首都堪培拉烹制淮扬菜和红楼宴,历时两个月,推出3次大型红楼宴会,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堪培拉市长等政界要员出席了红楼宴会。《堪培拉时报》记者以及旅澳华人领袖纷纷撰文和发表讲话,盛赞扬州淮扬菜和红楼宴。

《堪培拉时报》也发表了“爽口悦目的菜肴”等文章,赞美红楼宴味美、形美、色美是高层次的美食文化,是淮扬菜的菜中之美。

扬州在海外最成功的国际品牌熊猫快餐(Panda Express) 

熊猫快餐

不仅是扬州淮扬菜文化在海外诞生的最大品牌,也是中国菜在海外的最大品牌。由

扬州人程正昌先生

在美国创办,拥有2000多家门店,遍布美国、墨西哥、韩国等,员工达几万人,包括聘请了几十位扬州大厨。在美华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总结:

1.

某些淮安网友大言不惭说:“70年来淮安人独自扛着淮扬菜大旗蹒跚前行”。

2003年淮安官宣都承认自己淮安菜,而不是淮扬菜。之后改口直接剽窃扬州淮扬菜文化,剽窃时间距今不过20年,这70多年不知道怎么扛的?难道扛的扬州高光历史在外狐假虎威?

2.

从民国明确记载“淮扬菜又称维扬菜,位列四大菜系”以来,扬州淮扬菜历史文化传承有序,历史脉络清晰。我这篇文章概括一下新中国至今70多年来,扬州淮扬菜的发展历程。

试问:淮安能对位写出70多年的传承历史吗?特别是剽窃年2001年之前的历史写的出来吗?

3.

改革开放之后,扬州淮扬菜早就在世界舞台展示了,

国际上只知道扬州淮扬菜,从国外政府层面到知名餐饮企业都是邀请扬州去展示淮扬菜,压根和淮安没关系。

4.

早在2001年中国烹饪协会就授予江苏扬州淮扬菜之乡的称号。

扬州成为中国各菜系中第一家“菜系之乡”命名的城市。至今国宴第一招牌菜就是扬州狮子头

淮安于2002年找个民间组织“中华烹饪协会”(该民间组织已被取缔),自导自演给自己颁发个“淮扬菜之乡”。更让人看不懂的是当年牌子却挂的“中国烹饪协会”?从那开始淮安开启了剽窃扬州淮扬菜历史文化之路...。

5.

淮扬菜最核心王牌菜就是指扬州最负盛名的

“扬州狮子头、扒烧整猪头、拆烩鲢鱼头”,合称扬州“三头”。

淮安这20年来,先把淮安菜洗白成淮扬菜,随后炒作一些乡镇农家乐菜品,明明是淮安菜品非要说成淮扬菜品,有的甚至包装成了淮扬名菜,简直不可理喻。试问:淮安包装炒作的这些菜品,在民国能查得到历史吗?

参考文献:

《万里行记》 《中国淮扬菜志-扬州》 《淮扬菜在海外及其思考》

新中国至今,必须保护扬州淮扬菜历史文化,不容其他城市肆意剽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