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与基本原则
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
实现合理用药,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合理用药是指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是合理用药的重要措施。(2)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内注射、加肌肉注射不输液的原则。
(3)购买药品要到合法的医疗机构和药店,注意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约,处方药必须凭执业临床医师处方购买。
(4)阅读药品说明书是正确用药的前提,特别要注意药物的禁忌、慎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事项。
(5)处方药要严格遵医嘱,切勿擅自使用。特别是抗菌药物和激素类药物,不能自行调整用量或停用。
(6)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应,非处方药长期、大量使用也会导致不良后果。用药过程中如有不适要及时咨询临床医师或药师。
(7)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用药要注意禁忌;儿童、老年人和有肝肾等方面疾病的病人,用药应谨慎,用药后要注意观察;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特殊职业者要注意药物的影响。
(8)药品存放要科学、妥善,防止因存放不当导致药物变质或失效;谨防儿童及精神异常者接触,一旦误服、误用,及时携带药品及包装就医。
(9)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国家免费提供一类疫苗。
(10)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品。
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
1.安全性,是合理用药的首要条件,是对病人切身利益的保护,是让病人承受最小的治疗风险,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
2.有效性 是合理用药的基本要求和临床药物治疗的首要目标。合理用药的适宜性是将适宜的药品,以适宜的剂量,在适宜的时间,经适宜的用药途径,经适宜的病人,使用适宜的疗程,以达到预期的治疗目标。
3.经济性是合理用药的基本要求。合理的用药方案应使病人获得最佳的成本效果比,节约
医疗卫生资源,减轻病人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4.依从性是合理用药的重要保障。病人用药依从性差,往往影响药物治疗的效果。临床药
师和医护人员有责任和义务指导病人用药,提高其用药依从性。
5.适宜性 是实现合理用药的基本保证。合理用药的适宜性
参考书籍:临床药学导论,科学出版社,蒋学华主审,马国,蔡卫民,许杜娟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