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选好的985、211院校开始没落?要不要调整目标
一直都说985、211高校代表着我国高校的顶尖位置,也是很多同学考研择校的首选。但有些院校却早已不复当年荣光,开始呈现“下山”趋势。

那么,对于24、25的考研人,如果目标院校已经开始有“衰败”的趋势,是要继续坚持,还是要重新调整目标呢?先一起来看,都是哪些院校逐渐没落了。
01天津大学、南开大学
网络上很多人把天津大学称为“末流985”。近几年天津大学的排名下降得很厉害。高考的录取分数线也是在逐年降低。与它仅一墙之隔的南开大学也有同样的困境。

造成现在这种局面的原因,除了这两所大学比较低调之外,院校的学科数量也比较吃亏。

天津大学偏工科,南开大学偏文理专业,综合实力有待提高。
还有就是社会各界普遍认为,这两所院校在新兴专业的设置上,力量不足。
不过,这几年国家对于这两所院校的经费支持力度还是很大的,计算机等新兴专业也在不断建设中。可能不是985院校等中的顶流,但形容为“末流”真的谈不上
02大连理工大学
一所高校的发展和当地的经济实力是有很大关联的。大连理工大学这两年分数线不断降低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大连近两年的经济发展不是太好。

其次,听名字就知道,大连理工大学主要优势学科在理工科类,但这样的专业在现如今的社会发展中,已经有了“衰败”现象。
很多同学都不太愿意再去报考些专业,把目光放到了新兴专业上。多方原因,导致大连理工大学开始出现衰败趋势。
03山东大学
在网上随便一搜山东大学的关键词,就会跳出类似于:山东大学何以落败至此的字眼。

确实,在23年最新院校排名榜单当中,山东大学已经跌出前10名了,位居第22位。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一是因为近几年山东大学的师资力量明显下降,教授和副教授的数量比较少。再就是山东大学管理体制有漏洞,学生管理不严格等问题,导致的院校现状。
04吉林大学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吉林大学虽然不能和清华北大相媲美,但也是我国数一数二的高校,但现在提起吉林大学,很少有人这么认为了。

除了东北经济衰退,吉林大学随之受影响之外,院校管理的观念落后,发展停滞不前才是导致吉林大学没落的主要原因。
吉林大学特色很明显,但也正是这一特色,限制了其向前发展的步伐,偏科型院校的发展,想要改型并不容易。
再加上经济的发展倒退,吉林大学失去了资源的支持,又没有优势的地理位置,近几年的学科水平建设也不尽如人意。
但就库学姐看来,即使这些高校目前发展可能遇到了困境,可作为985、211高校,长时间的发展所积累的资源底蕴依旧存在。只要积极破除成规,找到发展的新思路,改变目前现状也是很有可能的。
而且,根据现在的学科评估来看,这些院校所拥有的优势学科依旧很多,短时间内是不会对大家的择校造成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