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随笔,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与感性确定性真理

2023-08-29 04:10 作者:露早_哈鲁奥菲  | 我要投稿

黑格尔在意识篇第一章就把唯物主义坚持的客观本质环节颠倒成了非本质环节,通过揭示感性确定性真理对象的内在矛盾而将其真理性整个地倒转过来,即客观对象所现实具备的真理其实只是作为一般否定之物的共相,所谓自在客观的不以意识为转移的「物质」,其在一般时空形式规定下的持存着的本身即是对其自身现实性内容的根本否定。因为感性事物的此刻在场总会被其自身的未来在场充分地否定掉,夜晚会被白天否定掉,冬天会被春天否定掉,作为变化着的事物,它无法坚持其自我的确定性,无法固定地坚持下来,它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对其自身前一阶段的实存的彻底否定。所以这一曾被唯物主义者称之为真理本质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的对象环节,已经被其自身的辩证运动否定成了非本质的环节,那唯一持存着的具有客观确定性的真实之物,真正说来只是抽干了一切内容的纯粹共相。这纯粹共相最初也并非是作为现实的东西直接地存在着,而是经过了自我否定的中介环节才间接地显现出来。换句话说,它作为「纯粹存在」,作为对一切现实存在的否定,其实就是「不存在」,就是「无」。它存在于感性事物的不存在之中。所以真正说来,这个作为感性确定性真理环节的唯一真实的对象,从来不曾实存于现实的客观世界之中,而只是实存于意识的认知之中。这样,唯物主义者们所宣称的「物质本原」论,反倒被彻底颠倒成了唯心主义的产物。并且他们所坚持固守的那个形而上学式的「物质」概念,作为持存着的无内容的抽象东西,也早已经否定了它所暗示、涵盖的那些具体丰富的、当下呈现出来的一切真实的物质内容。因为它们都只是作为变化着的事物而旋起旋灭,并不曾真正拥有它不变的自身。换句话说,本原的「物质」概念是以「真实物质」的不存在而存在的,「物质」实际上不是「物质」,是「非物质」,是否定了「真实物质」的「物质」,因此这里所谓的「唯物主义者」,其实本质上是个「反唯物主义者」,不得不说是个绝妙的讽刺。

随笔,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与感性确定性真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